热态钢渣倒驳运输是现代钢厂钢渣处理物流运输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钢渣轨道化运输到无轨化运输是一次质的飞跃,具有重要的节能和环保意义。采用轨道化运输,需要铺设轨道,不仅基础投资大,而且工艺流程长,能耗大,不利于环保;采用无轨化运输,节省了轨道铺设,减少了基础投入,缩短了工艺流程,便于环保控制,优化环境,而无轨化热态钢渣运输工艺的必备设备就是抱罐车。抱罐车产品的推广使用大大优化改进了冶金工厂的冶金渣处理工艺,为冶金渣的物流运输及处理工艺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钢渣有轨运输工艺“先天性”不足给钢渣无轨化运输工艺提供了契机,无轨化钢渣运输工艺可以使得渣场设置点灵活布置,完全和冶炼厂关系分开,相互不受影响。实现钢渣无轨化运输和热泼工艺的关键设备就是抱罐车,上世纪末之前,国内除了能够生产小吨位的抱罐车外,大吨位的抱罐车只能依靠进口。由于进口抱罐车引进成本较高,制约了国内钢渣的无轨化热泼工艺的推广。“国产大吨位抱罐车”的呼声越来越高。

抱罐车全名抱罐运输车,也叫渣罐车、渣包车。它是冶金渣运输及处理的专业特种设备,具有抱罐、运罐、翻罐以及放罐等功能,主要用于处理高温约达1300度的渣滓、钢水或其他固态物体。该产品在国外冶金行业中已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中国冶金业的高速发展,抱罐车陆续在国内各大冶金工厂得到推广应用,随着产业的发展,也从原来单一的钢渣领域慢慢延伸到了黑色、有色领域。

一、抱罐车从“0”到“110”  开创中冶重机品牌

1、“0”的突破

80年代中期,宝钢从日本引进了整体式抱罐车,对原有的运输工艺进行改进。在八十年代初期、抱罐车技术在以往主要被发达国家垄断,如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国内使用抱罐车必须耗用大量资金到国外采购。中冶重机结合国内钢铁企业重组和工艺升级改造的契机,判断采用抱罐车的新工艺,能对无轨化运输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潜在市场巨大。

当时国内没有能够生产抱罐车的企业,中冶重机看准了这个机遇,从1995年正式开始研发国产化的35T整体式抱罐车。经过结构设计、系统设计、结构件制作、备件采购、管路布置、整车组装、试车运行……历时一年、1996年,中国第一台国产化整体式抱罐车正式下线。“中冶重机”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产化率达到100%的整体式35T抱罐车的诞生一举填补了国内生产抱罐车的空白。从此,自主研发抱罐车走出了历史性的一步,也为用户选择无轨化运输装备及工艺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减低了使用和维护成本。

2、巨无霸是如何诞生的

到90年代后期,各大钢厂进行重组,向大型化、现代化的钢厂进行改革,与此相配套的渣包容积,也向中大型发展。所以,对中大型无轨化运输需求强烈,针对这种情况,新型的铰接式抱罐车进入了国内各大钢厂。相对于原有的整体式抱罐车,采用铰接式车体结构的抱罐车,具有更多的优势。中冶重机紧紧跟随市场的走向,于2006年开始研发新一代的铰接式35T抱罐车。

新型的铰接式抱罐车具有转向灵活,转弯半径小、可进行±75度的折腰转向;采用液力传动技术、动力换档、无级变速,具有运行平稳、安全可靠等特点;驾驶室在前车架中央布置,并具有双向驾驶功能,保证了在前进和倒退、工作机构操纵等任何工况下,驾驶员的视野开阔;工作机构具有0-180度翻罐功能,并可进行离车敲罐,具有可以彻底倒净罐内钢渣能力等特点。新型的铰接式35T的出现,将渐渐取代35T整体式抱罐车,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

2007年,中冶重机机械研究所果敢的承担了鞍钢BGC-100型100吨国内最大吨位抱罐车的生产制造任务,设计开发小组冒着业界普遍认为的这么大吨位抱罐车国产化不可能的风险和压力,克服时间紧、任务重、技术难度大的多重困难,耗时近一年,完成了BGC-100型号抱罐车的设计和制造任务,产品顺利通过国家工程机械检测中心的型式试验和检测,形成了设计、制造、调试等完整的技术工艺和标准,拥有了铰接式抱罐车产品专利技术六项。

2012年,中冶重机品牌在原有100T的基础上,设计制造出了更大吨位的110T抱罐车,一举将中冶重机制造的最大吨位再度提升。

3、抱罐车家族大发展,实现系列化

中冶重机铰接式B型抱罐车

中冶重机从90年代研制国内首台整体式35吨抱罐车至今的10余个年头,十年磨一剑,坚持不懈不断创新,驱动发展。现已形成整体式抱罐车、铰接式抱罐车A、B、C型、拖拉式渣罐运输车A、B型,组合式抱运罐装备等四种工艺和装备技术。所适用渣罐最大容积达到25立方,120吨载重。抱罐车也从35T、45T、50T、60T、70T、80T、100T、110T等实现了大满贯,满足了客户现场的工艺需求,针对不同现场,客户可以选择合适的吨位。各类抱罐车也成功应用在了国内如宝钢、鞍钢、太钢、邯钢、马钢、大连特钢、兴澄特钢,大冶有色、金川有色、富春江有色等几十家黑色和有色冶炼企业。

二、回首成绩非偶然   厚积薄发是关键

中冶重机抱罐车正在不断的实现着一个又一个新的技术突破,它所创造的成绩也绝非偶然。首先它来自中冶重机所在的大家庭—中冶宝钢技术多年在特种机械设备使用、维护、修理、技术改造厚积薄发的技术底蕴。中冶重机隶属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具有较专业的技术能力,一是有一个专业研究特种机械的机械研究所;二是具有专业的结构制作、精密加工、装配调试工厂;三是拥有具备国家认可的液压、气动检测实验室;四是拥有和用户现场一致的工业试验场。这些专业能力是中冶重机发展的强大支撑和后盾。一流的专业配置加上中冶重机人坚定的信念和不断的追求,在产品创新上的执着和努力,中冶重机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产品突破。

中冶重机抱罐车在10余年的发展中,通过不断的突破提升,获得了许许多多的荣誉。2007年整体式35吨抱罐运输车获得中冶集团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9年 100T抱罐车获得了上海市第二十二届优秀发明选拔赛金奖。2009年整体式抱罐车获得上海市宝山区发明创造专利奖外观设计一等奖。2010年机械研究所设计团队获得第二届上海市职工科技创新优秀团队。2011年热态渣无轨化运输工艺与装备获得中冶集团科技成果鉴定结果为“国内先进”。2012年铰接式抱罐车获得上海市宝山区发明创造专利奖实用新型二等奖。2013年平台式抱罐车设计研究与应用获得中冶集团科技成果鉴定结果为“国际先进”。2014年抱罐车获得上海市宝山区发明创造专利奖外观设计二等奖。

三、铜业应用树新碑   有色市场显实力

中冶重机在黑色冶金领域不断发展的同时,加大产品拓展和应用推广。2012年5月,由中冶重机生产的72吨抱罐车在大冶有色(铜业)成功运用,标志着中冶重机生产制造的抱罐车从黑色向有色转型取得成功,这又是一个中冶重机抱罐车技术发展新的里程碑,这为国产抱罐车在有色市场推广和应用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同时,由于有色领域的特殊性,中冶重机适时推出了转弯半径小,轻量化的U形抱罐车,深受客户的喜爱。

继在大冶有色成功推广应用国产抱罐车之后,中冶重机继续扩大范围,先后又承接了富春江有色、金川有色的多台抱罐车制造订单,在有色市场上彰显了中冶重机的实力。

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中冶重机抱罐车累计实现销售上亿元。从黑色到有色冶炼企业,抱罐车推广运用进入到成长期。同时,由中冶重机制造的抱罐车,也占据了国内80%以上的市场。

四、产品升级不停步   精益求精道路宽

中冶重机装备制造产业在贯彻中冶宝钢技术三五战略,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装备制造的比重,依靠的就是产品不断创新升级和精益求精的产品品质。

产品升级离不开研发、生产制造、安装调试、售后服务各个环节。只有在各个环节精益求精,中冶重机的产品才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占稳脚跟,发展壮大,成为独具鳌头、名符其实的重机装备制造企业。

中冶重机热态渣无轨化运输装备从最早的整体式35吨抱罐车,通过不断的产品更新换代,形成以铰接式抱罐车A、B、C型为主力产品,产品性能可靠稳定。中冶重机也围绕抱罐车的核心技术、外观等申报了一批专利,共累计形成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26项,外观3项。形成了一个抱罐车自主知识产权群,在产品销售的时候,很好的保护了自主知识产权不被他人仿冒。在产品研发的同时,也围绕产品,形成了相关的企业级工法大吨位铰接式抱罐车制造工法。参与制定了上海市企业标准固定平台搬运车(抱罐车)标准。

不断严细的自我管理和精益求精的要求,使中冶重机抱罐车的发展之路更宽更广。100T抱罐车在出厂前进行了外观静态参数、动态性能测试,并在国家工程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专家的主持下,进行了100小时可靠性强化型式试验,各项检测数据均达到设计要求。台塑BGC-110型额定承载110吨级的抱罐车作为国内、甚至亚洲最大吨位的抱罐车也在中冶重机诞生。

如今,中冶重机品牌与菲律宾某钢厂签订了抱罐车订购协议。标志着中冶重机品牌正式打入国际市场。

五、管理创新促提升  科学发展品牌坚

中冶重机在中冶宝钢技术“三五”规划引领下,在不断提升具有核心技术产品市场占有率的过程中,按照“创新提升,做优做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建成国内第一、国际一流钢铁技术服务企业”的管理方针为指导,推崇“产品质量第一、技术领先、科学发展”的企业精神;在整个重机公司内形成一个“既有统一思想、团队拼搏、优胜劣汰竞争环境,又有个人钻研、宽松和谐”的创新氛围。经过多年管理创新提升和科学发展实践,中冶重机不仅培养了一批从研发、制造到售后服务,从工艺到质量检查专业人才队伍;而且还形成了从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的自主管理的创新模式。成立了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耿会良同志命名的耿会良冶金特种机械创新劳模工作室,工作室每年形成一定的课题,为企业的创新发展做出贡献。中冶重机产品畅销国内宝钢、鞍钢、太钢、邯钢、马钢、大冶有色、铜陵有色等几十家国内知名冶金企业;“中冶重机”品牌深受客户信赖和认可。中冶重机公司已连续数年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上海市模范集体、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平安示范单位、上海市职工优秀创新科技团队等光荣称号。

市场是检验产品的唯一标准。“中冶重机”系列抱罐车在国内各大钢厂获得了优秀的使用成绩单以及频频不断的市场掌声和捷报,“中冶重机”品牌从未曾懈怠,在不断提炼现有产品“内功”的同时,始终都在赋予所有产品以创新的灵魂。 (中冶宝钢技术 陈 俊)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