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海角实有其地,在我国南端的海南岛三亚市。据说,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因触犯当朝改革派的利益,被贬到偏远的海南岛任职。那段日子,他心中忧闷,常到海边散步。一日,正在散步时,突遇狂风暴雨,他连忙躲在一块巨石之下,只见海面波涛连天,汹涌澎湃,不一会儿,风停雨驻,天气转晴,海面上波光粼粼,白帆点点,格外好看。诗人受到感染,诗兴大发,随手在这块大石上题了“天涯”“海阔天空”六个大字。后来,一位石匠发现了苏东坡的题字,就把它刻下来。从此,人们就把这个地方称作“天涯”,这块大石头又被称为“天涯石”。还因为这里原来叫角岭,又紧靠海边,于是人们就把“天涯”和“角岭”结合在一起,起了个新名“天涯海角”。

梦从这里开始

2013年6月14日,中国二十冶与海南天懋投资有限公司签署三亚解放路地下人防工程兼顾道路拓宽改造项目施工总承包合同,开始了中国二十冶逐梦三亚的旅程。工程位于三亚市解放路,地处闹市区,施工时会给周边的市民生活、交通带来一定的影响,同时工程施工也受制于道路两侧密集的商圈和庞大的人流量。为确保道路早日恢复交通,把影响时间降到最低,本工程拟采用‘盖挖逆作法’进行施工,先做顶板,顶板结构施工完毕回填后,即恢复路面通车,之后再采用‘盖挖逆作法’施工顶板以下的工程,由此最大程度减少对市民出行及周边商户的影响。工程起点北起新风街,终点南出和平街,拓宽道路全长1150m,宽40m。地下人防全长1023米,人防结构宽度为33米,地下二层,人防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地下为平战结合人防工程,平时作为地下商业步行街、地下人行过街道及地下车库,临战前转换为二等人员掩蔽部和战备物资库,战备物资库为丁级,防化等级丙级,地下新建一个无防化战时人防电站。

同年,中国二十冶着手准备项目前期的筹建工作,并派驻先头部队抵达三亚。由于种种原因,项目进展缓慢,开工日期一拖再拖,遥遥无期。等待的日子是煎熬的,一时间谣言四起,甚嚣尘上,还有人预言这个项目会泡汤。经过将近一年的漫长等待,2014年初,分公司开始着手组建三亚项目经理部,从各个项目部抽调精干力量奔赴三亚。5月4日,分公司正式下文成立中国二十冶三亚市解放路(新风街至和平街)地下人防工程兼顾道路拓宽改造工程项目经理部,负责该项目的施工组织及管理工作。5月5日,中国二十冶市场营销部在分公司召开了该项目施工总承包合同交底会,相关领导对工程概况、合同范围、合同关系、合同主要条款进行了交底,对关键条款进行了详细说明,并对分公司提出的疑问进行了解释。三亚项目由此迈入了合同研读、方案设计、计划施工的新阶段。

当然,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难免磕磕碰碰,或巨石当道,或大河横流,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挫折。就在大家积极策划开工事宜的时候,情况又发生了变化。由于建设单位景观树移除、管线迁移、双轮铣支护设计专家论证、材料定价、工程桩的设计等工作进度缓慢,项目开工的时间不得不再次推迟到7月10日,与合同原定5月15日的开工时间渐行渐远,延误工期将近两月。没有失落,没有气馁。项目部加大了和建设单位的沟通和协调力度,积极与业主及相关单位展开项目进程的协商讨论,千方百计确保工程的顺利开建,让分公司和集团利益少受损失。好事多磨,迈入八月的门槛,工程也终于慢慢进入了试施工状态。

8月11日,集团公司董事长张孟星和建设单位董事长曹波在分公司经理田文远的陪同下对项目进行视察,确定了“10.10”恢复路面通车节点。原先预定的施工方案在压缩的工期面前已经不能适用,计划先做支护墙施工,而后工程桩施工,最后进行土方开挖、顶板施工、道路恢复的工序也不得不调整为以上多道工序交、穿叉同步进行。项目部一方面寻求分公司的技术支持,另一方面组织技术部门精干力量,加班加点编制新的施工方案。与此同时,业主对工程图纸下发的不及时,也给项目部的施工组织、方案布置、物资采购、技术管理等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8月20日,解放路新风街至和平街路段实行全封闭,现场进入50天全封闭施工状态。次日,三亚日报、海南视窗等多家媒体、报纸、网站相继报道了解放路封闭施工的消息,10月10日通车的时间节点也传遍了天涯海角。梦想在风浪中就此起航。

乘风破浪而行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集团的庄重承诺和舆论的大力宣传让三亚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感觉到了肩上的重担愈发沉重。8月22日至8月底,分公司经理田文远及各系统主要领导相继抵达三亚,重新调整工作思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统筹安排,加大与建设单位的沟通力度,为工程出谋划策。有了分公司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抖擞精神、转变思路,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和改变,迎着风浪扬帆追梦。

正确认识,坚定理想信念。面对繁重的施工任务和紧张的工期安排,项目部管理人员的心理一时难以适应,把控现场的意识一时难以转变。有鉴于此,项目部多次召开全体会议、进度分析会和工程推进会,以落实责任为抓手,不断推进工程进度,并从管理理念、思想意识、严峻形势等方面加强认识,积极引导全体管理人员转变观念,把过去“顺受”的被动模式调整到而今“出击”的主动模式,使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绷紧心弦、全神贯注,调动积极性、发挥想象力,全力以赴为项目建设贡献力量。

加强现场管理,促进工程进度。由于地理条件限制和项目特殊性,本工程所采用的是双轮铣施工工艺,而双轮铣施工在国内尚未普及,设备资源匮乏。为抢回前期外界各种不利因素而滞后的工期,分公司不断充实项目部管理力量,增派管理人员,并要求各相关系统领导长期驻扎项目工地,调整施工思路及工序安排。同时,项目部遍寻各方资源,从全国各地调配机械设备,使双轮铣设备由拟定的2台增加到极限的5台,工程桩机也由原定的3台增加至6台。为确保施工进度,项目部优化配置,实行定机定责制,24小时不间断作业,确保人力资源科学合理配备。以每台机械设备为单位,项目部每天安排2名夜班和1名白班管理人员定点监督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协调并解决问题,加强现场沟通与联系,“人不离机,机不停转”。截至9月初,在宽仅30米、长1公里且横跨2条主要交通路口和6条临时过街通道的狭长空间内,一时就聚集了大小机械设备50余台套(不含土方运输车辆),机械设备现场布置平均20米每台套,机械设备的安置率已达到极限。在如此有限的地域空间内展开施工,给项目部的施工组织和现场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项目部科学调度,通过图纸演练和实地调研,统筹安排、合理分配,确定了材料堆放地点、水泥罐安放处、型钢和钢筋笼制作场地,指挥现场车辆及施工机械交、穿插作业,确保场地使用率最大化。

加强文明施工,宣传企业文化。解放二路是三亚市解放路最为繁华的地段,其中不乏解放路步行街、三亚市汽车总站、旺豪连锁超市、一方百货等大型商场和交通枢纽机构,商铺云集、游人如织。8月20日,解放二路实行全封闭。为准确引导人车出行,保障车流、人流安全,项目部联合业主、市交警大队、市政部门等单位在主要路口和人流密集地段分别设置了8条临时过街通道,其中包含6条行人通道和2条机动车道。与此同时,项目部还组织30余人负责各临时通道附近的交通维护,确保行人、施工车辆和社会车辆的安全通行。项目部不遗余力宣传企业良好形象,在倡导节约的同时,制作了企业标识牌、温馨提示牌、工程效果图、各类宣传标语等200余幅,刀旗200面,各类交通指示牌、方向引导牌、安全警示牌、危险源告知牌等180余块。在确保安全文明施工的同时,提升了二十冶品牌在三亚当地的认知度,塑造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加强安全管理,引导规范操作。工期再紧,施工在忙,安全生产管理却不能丝毫松懈。安全是生产作业的红线、底线、高压线,不仅要“常”抓,还要“长”抓,要常态化、长期化。本着“宁可重复千百遍,不可漏掉一个人”原则,项目部加强对现场工人的安全教育工作,组织入场三级安全教育300余人次。加大对现场施工的监督检查、重点排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对钢筋笼吊装、支护墙H型钢安插、施工用电等重大危险源进行全方位监控、加大对机械设备、小型机具安全性能的监测,强调施工人员规范操作,共下发安全隐患整改单和罚款通知单近40份,不断增强各施工单位人员的安全意识。制定现场巡视制度,安排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现场巡查,发现隐患,立即要求停止施工并进行整改。建立健全安全例会制度,对各施工单位的违规违章行为进行通报、总结,从思想根源消除各单位存有的侥幸心理,确保工程快速、安全推进。

加强质量监控,打造工程精品。质量是安全的基础,是企业的生命。项目部时刻绷紧质量管理的神经,由始至终都保持质量控制管理的高压态势,确保工程质量经受时间和历史考验。项目部加强对施工单位的技术交底工作,确保施工过程按图纸施工、按方案执行,避免产生质量隐患。技术管理人员加大成品检查力度,对型钢焊接、混凝土灌注桩钢筋笼焊接的质量严格把控,要求焊缝饱满,无加渣、流焊、漏焊、焊伤主筋等现象。钢筋笼主筋间距偏差控制在±10mm以内,主筋长度偏差控制在±100mm以内,对箍筋间距、钢筋笼直径等也做了详细要求,允许偏差分别在±10mm和±20mm之内。同时加强钢筋原材料材质抽检力度,对入场的钢筋材料除厂家提供的合格证之外,必须按照质量验收规范要求进行足量复检,对于复检不合格的原材料坚决予以清退。

期待梦圆三亚

历史的教训不可谓没有,善于思考、勇于实践终究能找到成功的道路。经历过失败,遭受过挫折,就更应该懂得从过去总结经验,从而收获丰收的喜悦。张孟星董事长视察三亚时曾说“一勤天下无难事”,只要我们遇到问题勤思考、碰到困难多想招,而不是怨天尤人、畏首畏尾,再大的难题总会迎刃而解。“只为成功找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张董事长的一席话浅显易懂,却饱含着对分公司和项目部无限的期望。“10.10”通车目标逼近,工期迫在眉睫,中国二十冶三亚项目全体管理人员唯有不断激发活力、开拓进取,全力争取第一阶段胜利,去创造更大的辉煌,让圆梦天涯海角的愿望早日实现。 (中国二十冶集团 谭 敏)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