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更深更远的行思半径
——中冶宝钢技术2014年度前两季深度改革新视点
    发布日期:2014-09-09
对于中冶宝钢技术来说,2014绝对是厚积薄发的一年;一个明晰印记,是确立“深化改革创新年”的同时,着力推进主业升级,大手笔进行检修资源整合,同步聚焦市场开拓,上下齐心协力,迎击钢铁行业“深度调整期”给企业带来的巨大挑战。
盘点一下中冶宝钢技术前两季成绩单,你或许会发现重拾升势的,是经营运行走势凸显出一条稳步回升曲线,其诠释着几大板块的同步发力,正成为企业实现有力突破的良好铺垫。
主业板块并入快车道
始于2014年3月份的检修业务资源整合重组,时至今日渐入佳境,已成为“升级版”主板创意谋变的成功棋局。
显而易见,中冶宝钢技术基于专业化、区域化、一体化思路整体设计,在充分考虑到业务区域专业化发展方向,生产经营更趋合理的大棋盘中,通过这次深度融合,新形成的七个专业从事检修、协力分公司,凸显出“二次创业”中主业的突出地位,通过一体化管控、人力资源流动,实现相互支撑,充分发挥出上海母体核心作用。
这也意味着,宝钢股份区域精简为四家后,总人数减少422人,其中管理人员减少284人,同时精简的骨干人员已输送到湛江钢铁、以及新成立的以冶金技改项目为主的建安分公司和新的区域公司。
从中冶宝钢技术年中会议归集的前二季度成绩单来看,在检修、协力产业板块,实现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加104.48%;这张考卷答的并不容易,它是在受到甲方业主采取结构调整、压缩成本等措施、以及部分外部市场检修协力项目退出影响下取得的,我们看到的,是又一轮新起跑中,中冶宝钢人“一天也不耽误、一天也不懈怠”的工作激情。
大力推进的专业化、区域化、一体化战略,让中冶宝钢技术发挥出整合资源的优势,已承接的9个区域化项目,提升与运行模式已臻成熟,今年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宝钢股份厚板部船板预处理线、一炼钢滚筒备件资材一体化业务,新增冷轧薄板厂、宝日区域、硅钢三期、以及9月份起正式承接的1730冷轧区域行车“管用养修”一体化业务,让宝钢市场版图再有新突破;而采取更多的“硬招数”,则有效地巩固提升了现有市场:进一步封闭区域资源,全力承接新增四烧结等业务,拓展炼铁区域腐蚀整治项目等改善、单项业务……
最具看点的,是湛江钢铁这个战略性市场,中冶宝钢技术充分发挥服务宝钢、深度合作的综合优势,通过推进专业化、区域化、一体化、总承包等经营模式,项目承接工作已经涵盖承接公务车租赁、重件码头作业、砂石料码头、工程机械BOO、行车操作以及70%左右的全厂设备检修业务。
为了弥补部分外部市场检修协力项目关停、退出的影响,中冶宝钢技术科学有效地布局新兴区域市场,上半年先后新签近6千万元合同额累积,将版图再扩大至广东韶钢部分行车操作协力,苏州苏信特钢有限公司电炉厂、棒材厂设备维修,涟钢华菱艾塞乐米塔尔汽车板镀锌线、酸轧线、连退线设备维护,太钢行车项目,武钢板坯火清业务,进一步加大的外部市场开发力度成效斐然。
还应该实时点赞的,是上半年中冶宝钢技术一线作业岗位人均收入,较2013年同期增长11.88 %,千人负伤率低至1.08‰,以及同步完成的4103人次各类专项培训56项,正因如此,员工技能等级得以大幅提升。
创新拓展再呈新升势
可以说,折射着中冶宝钢技术发展进程和文化积淀的,是两大品牌,其聚合着企业的氛围和力量。
“中冶重机”品牌在产品和服务上不断完善,引领着钢铁装备制造产业,再度创造出几项重要突破:产品实现从黑色冶金向有色、化工等领域的突破,产品从国内走向国际化,2014年度前两季承接业务2.52亿元,较2013年同期增长736万元,实现逆势增长。我们看到,以承接菲律宾铜业的特种车辆和焊接渣罐为契机,中冶宝钢技术先后承接了台湾丰兴钢铁特种设备项目、台塑福欣特殊钢38台工程机械维保等项目;而大力推进发展的重型钢结构业务,则先后承接日立OP3项目及伯利休斯LIBCEN、PONOCEN项目。
强劲开启持续提速钮的,是高强度焊丝和耐火材料的技术研发与市场推广力度,属国内首创的1吨桶装埋弧焊丝放线机,已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新研制的炮泥产品,6月份在首钢曹妃甸成功试验,
马钢、梅钢初步达成了试验意向,与乌克兰亚索夫钢厂和伊里奇钢厂签订试验供货合同,耐火材料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能够得到国内外多家钢厂青睐的,是中冶宝钢技术在该领域的竞争力,因为创新拓展产品系列,是为解决市场需求而存在的。
“中冶环工”作为另一拳头品牌,创新的战略理念已使之成为被市场认可、代表企业的品牌标签,新的突破点在于:用于特殊地坪的钢渣耐磨材料,耐磨剂的开发应用,让钢渣的高附加值大幅提升,顺利投入试生产的钢渣制品线、积极筹备的与宝钢发展公司联合建设宝钢股份返生产利用中心,都让中冶宝钢技术钢渣制品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得以“升级”;资料显示,钢渣公司成功获批成为上海市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所申报的《钢渣资源化综合利用标准化体系构建试点》项目,已成功入围上海市第一批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标准化试点项目计划,这些新看点,诠释着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在高新技术企业的基础上再度提升。
有鉴于此,可进一步佐证的是,前两季合同履约率与产品合格率达100%,新申请专利20项,其中发明11项;并以1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称雄全国冶金建设行业质量管理小组成果发布会,其中一项参加国家成果发布;“高强高透水钢渣混凝土路面施工工法”等6项工法关键技术向中国冶金建设协会申请鉴定,获得了两项国际先进、两项国内领先、两项国内先进的鉴定结果。
为更快速的成长布局
作为一个长期以来在钢铁服务行业著称的企业,中冶宝钢技术正在探索它作为行业领军的新角色,酝酿另一种突破。
一个重要标志,是在冶金技改方面;上半年共计承揽宝钢及上海地区技改项目30项,签约额2895万元,较2013年度提高236.5%,过程中亮点频现的,是“5#RH真空系统改造工程”和“一炼钢TPC倒渣间综合改造工程”,双双因实体施工质量与软件资料同步、且过程资料完整,得到甲方充分的肯定,此外,马迹山堆场完善项目、宝钢冷轧新增高强GA项目均已确认中标;通过经营管理体系的完善和自身能力的提升,整合资源优势,加强与宝钢等业主的沟通,企业提高了大、中型冶金技改项目中标率。
另一个重要标志,是民建工程方面;新签威海翰城四期房屋建设工程,合同金额1.2亿元,作为中国中冶贵州分公司的牵头单位,公司一直在积极跟踪的贵州贵安新区市政道路、安置房以及贵州其他地区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工作稳步推进。上半年公司顺利完成《建筑业企业资质》增项工作,成功取得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总承包和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证书,全面开拓新兴市场,提升市场占有率。
“到经济最发达的地方去,到未来最有活力的地方去”;按照中冶集团的发展原则,中冶宝钢技术坚持走管理密集、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发展道路,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以工程承包业务为主,着重开拓“高、新、综”3个市场领域;其中标志性的举措,就是公司主要领导带头抓市场,积极进行市场布局,树立全员营销理念,强化市场营销体系建设,包括对大客户、大市场、大项目进行重点跟踪;可以如此定位,通过这个更长远的考量,将会力推企业经济增长从“换挡期”转至“加速期”,我们有信心看见这个热门板块呼之欲出。
需要指出的是,“升级版”战略理念正成为中冶宝钢技术递出的新名片,它展示了企业所思、所行、所探索、所坚持的半径在不断放大,毫无疑问,中冶宝钢技术正在用自己从未停下的脚步,去证实、去改变更多东西。 (中冶宝钢技术 郭兴波) 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