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旗

5月30日, 中冶人又为中国建设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上午10时50分,在鲜花争妍、彩旗飘扬、金狮舞动的浓烈的氛围中,广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邬毅敏宣布:广州JFE钢板有限公司180万吨冷轧项目投产。至此,这项由中冶南方设计,中国二十冶集团、上海宝冶集团、中国一冶集团共同承建的代表广钢成功转型的项目不仅提前一个月实现了热负荷试车,同时也实现了广钢几代人的梦想。
    在场的广州市副市长陈明德、甘新,广州市政协副主席平欣光,广东省发改委副主任鲁修禄,广东省安监局副局长黄霭珊,广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若生,广钢集团总经理孔宪鸣,日本JFE钢铁株式会社林田英治,中国二十冶总工程师秦夏强、二十冶项目部经理陈志辉及上海宝冶、中冶南方、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相关领导及各参建单位员工代表、媒体代表等见证了这一令人激动的时刻。
    中国二十冶在这场盛大的“嘉年华”中,再次演绎了他的拿手好戏“轧机之秀”。为这,《中冶人》特约记者星夜兼程赶往羊城。一下火车便被一股潮湿的热流所包裹,前来接站的项目副经理魏强已经湿透的汗衫和不断顺着脸颊流淌的汗水,他已经在这了等了近4个小时。晚点,是这趟列车最大的特点,难怪车上那些经常跑此线路的乘客们没有一个能说出火车到站的确切时间。在驶往项目部的途中,记者迫不及待地开始了此行的采访任务。通过魏强和项目经营部部长蒋毅的介绍,对项目概况有了初步的印象。
    万顷沙镇位于广州的最南端,地处穗、港、澳“金三角”的中心,北距广州市区52公里,东南至深圳75公里,西南至珠海69公里,沿水路东南距香港23海里,西南距澳门40海里,水陆交通极为便利,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有着“一川蕉林绿,十里荷花香,千池鱼跳跃,万顷碧波流”的美誉。而二十冶承担建设的广州JFE钢板有限公司180万吨冷轧项目厂址就建设在这片海上的绿洲。该项目由广钢集团与日本JFE钢铁株式会社各出资50%组建,占地31.6万平方米(其中新征用地24.9622万平方米),北侧为十六涌,南侧为新龙大桥;东侧为龙穴南水道。(厂址内有已建成投产的年产量为40万吨热镀锌带钢生产线。)项目分三个标段,二十冶承建项目为Ⅰ标段酸轧线,其主要施工范围为:轧后库跨、酸洗—轧机联合机组跨、露天原料跨、磨辊间跨、酸洗电气室、酸再生站(土建)、乳化液站、轧机电气室、酸洗入口废料房、酸洗出口废料房、酸洗排雾装置等建筑及其设备安装施工及该标段范围的深基坑支护方案设计施工等。其他两个标段主要为连退、热镀锌,以及公辅设施等,分别由一冶和宝冶承担。

记者想知道更多情况。魏强笑说老弟不要急,项目经理陈志辉晚上到了会详细和你讲的......

齐心聚力 破冰扬帆

走进JFE钢厂,争艳的花木、嫩绿的草坪在阳光下与蓝色的厂房和谐相容,整洁亮丽,这里处处呈现着新型钢铁企业的现代化风貌。

记者随二十冶项目经理陈志辉等人来到酸连轧机组观摩,这是一条400余米长的现代化轧线,浩繁的机械组装群,精密的电器操纵系统,壮观的生产流水线还有精致优良的一卷卷钢板,每一个看点都透露着精品的气质。当陈志辉讲述这些经典的创造经历时,这位身经百炼的指挥官禁不住感慨万千。

工程开工的第一道棘手问题就是基坑的开挖与支护。本项目位于广州南沙地区流塑状淤泥土地质环境中,表面为0.5~3.0米厚的人工填土(松散状),下层流塑状淤泥层最厚处约为33.90米,工程基坑深达负10米,局部最深处达负13.4米,由于无法实施降水施工及大开挖,基坑地下工程量及支护措施占本工程比重相当大,而且所有PHC桩均没有送桩,桩顶均露出了自然地面,对超高PHC桩的保护(PHC桩抗侧压力极弱)难度很大,同时对基坑支护体系变形量控制及基坑土方开挖措施提出了极高要求。项目部为此编制了冷轧酸洗-轧机线《基坑支护设计》与《基坑工程施工》方案。其中,“软土地基复杂深基坑群阶梯式组合支护”作为施工技术攻关的重点,得到了集团公司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与关注。
     2009年5月工程正式开工。从桩基施打到基坑开挖的三个多月中,一片挥之不去的阴霾始终萦绕在施工组织者们的心中,这是这一项软基施工,犹如在豆腐上作业,因此其基坑支护成了项目部施工的重点,亦是让大家时刻牵挂的心结。陈志辉和项目部有关管理技术人员每天盯守在现场, 24小时有专人进行监护。软基处理开挖施工,采用水泥搅拌桩重力式挡墙、钻孔灌注桩加水泥搅拌桩、钢板桩加内支撑三种复合支护结构,间隔为1米。科学的施工技术措施,责任到位的有效管理,成就了这项作为技术攻关施工难点,竟成为日后最大的亮点。

金结分公司、制造分公司钢结构的制作安装同样面临严峻考验。计划2009年10月5日开始的厂房钢结构安装节点,已经3月底了,仍要面对诸多难题的持续困扰。4-9月是广州地区多雨的季节,用蒋毅的话说:这季节天气就像娃娃的脸,晴空万里的艳阳天瞬间就暴雨倾注,有时还夹着狂风,有时连绵不断,有时大雨呼啸而过,一会又将阳光还你。1万余吨的钢结构制作任务,其制作场地全部在露天,这样的气候条件让人郁闷不已。还有厂家的材料供应,由于要控制价格常常令制作断炊,叫人心急如焚。面对无法抗拒的自然条件和材料不时断档的困扰,陈志辉和他一班人选择了迎难而上,他们的态度既可信又可行,他们认为:做不了超人,做得到超能。凭着这种观念,他们采取多条腿走路,用超常的方式增设制作场地、用超常的方式适应材料市场,用超常的方式促使工期翻番。他们加班加点、倒班作业,以超乎寻常的能量将结构安装的节点提前了整整两个月时间。
     机装分公司设备安装工作也进入了瓶颈。从2009年12月23日桁车提前吊装,到2010年4月12日轧机牌坊提前3天开始安装后,情势变得令人不安了,设备安装工作遇到的烦恼使施工推进艰难。由国内某厂家制造的设备几乎件件都有问题。如:酸洗槽设备应该内部衬胶完毕后进场,然而,进场的酸洗槽只有3段衬胶完毕,其余都未衬胶,且这3段衬胶的却又都不合格。虽然进场时就提出衬胶的问题,但由于厂家倒闭等原因,最终还是在现场进行,来来回回的倒运、就位,对工期造成很大的影响。同时酸槽内部的设备都是散件,装箱单不明确,跟安装造成的困难更大;PL段设备的SV的现场经验欠缺,沟通起来有很大的困难,例:在酸洗槽安装时,要求先将酸槽下部的垫板调整到一个水平面焊接牢固,然后在将酸洗槽放到上面即可,然而,酸洗槽本来属于结构的设备,在加工、运输、吊装时产生的变形是难免的,放到垫板上后,根本无法完全接触,设备与垫板之间有很大的缝隙。虽然在施工前二十冶有关技术人员就跟日方SV专家进行沟通,但SV专家执意不听,最终打报告给广钢指挥部,经讨论后,确定要按照二十冶的方案进行,造成的后果由SV承担,这才使安装工作继续进行。类似问题比比皆是,二十冶项目部与分公司专业项目部,每次在工程例会上都要对设备问题进行催促,要求业主对厂家的设备制造进行严格控制,以减少对现场施工的影响。
    电装分公司专业项目部,着重注意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从基步开始层层把关,确保安装中的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员进行详细的技术质量交底,并着重强调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环节,同时质量员在作业施工中处处把关,确保作业施工的一次成功率,避免返工造成的延误工期等不良影响。

运筹帷幄  有序运行

  二十冶承建的本项目建安量约2.8亿,工程量大,专业多,施工交叉作业复杂且同时与周边两工程一起施工,施工涉及设计单位、多家设备供货单位,同时又与个别设备安装厂商同时在场施工,不仅存在与设计、设备供货单位的协调,还存在大件运输时厂区施工场地及施工道路的协调、工程间接口处的协调,施工平面协调等等工作量极大。
    早在项目投标阶段二十冶集团公司有关部门和技术人员就根据本工程独特的工艺平面布置和工程特点,确定了总体施工程序:基坑围护全面铺,按序分段多投入;PL基础先TCM行,开口闭口相接应;原料先安为仓储,磨辊轧库需让路;轧机设备为重点,分区并进二主线。施工时始终以酸轧跨为施工重点,兼顾其他各跨主厂房和辅助设施。酸轧跨施工采取“先开后闭、开闭结合”的原则,实现工序合理搭接。在工程桩施工完毕并验收合格后,基础施工、结构安装、设备安装、试车,采用前后搭接、流水施工,立体交叉作业,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加快施工工期。
    在工程开工初期的搅拌桩施工阶段,项目部就在三个施工区域同时组织施工。第一区为轧机区(包括轧机电气室),约9万立,投入8台搅拌桩机施工;第二区为酸洗活套区(包括酸洗电气室),约2.5万立,投入4台搅拌桩机施工;第三区为酸洗入口段区域,约2.5万立,投入3台搅拌桩机施工。施工时,重力式挡墙和复合围护结构的搅拌桩先安排施工,基底加固根据加固标高分段组织施工,以“先深后浅,先外围围护搅拌桩,后基底加固部分搅拌桩;搅拌桩加钻孔灌注桩复合支护、支撑体系中,先施工搅拌桩后套打钻孔灌注桩;钢板桩根据土方开挖进度适时组织施打;高出设计标高的设备基础桩、厂房柱基桩在土方开挖期间分次割除”的科学施工组织为工程的后续工作奠定了基础。
     在厂房结构吊装过程中,由于酸轧跨跨内酸洗轧机设备基础满布,根据总体部署,跨内酸轧线设备基础几乎全部安排在开口施工阶段进行支护开挖,因此酸轧跨厂房立、平面结构均需安排在跨外安装。尤其是轧机区设备基础基坑,与轧机电气室一起支护开挖,这就形成了一个宽约75.5米的深坑,其在近4-16线处由于酸洗活套的基坑相连,这给该区域内的厂房结构吊装带来一定的难度。金结分公司施工人员在二十冶及分公司工程、技术人员的安排指挥下,按照施工工序顺利地完成了安装任务。机装、电装分公司专业项目部,面对设备进场晚、问题多等问题依托二十冶项目部积极和业主、监理和SV专家沟通、协商,据理力争最终取得了业主的理解,确保了工程圆满收尾。

精心组织  确保节点

本工程自2009年5月15日开始施工,2011年5月15日负荷试车结束,交付生产,总日历工期为730天。在集团公司的领导、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两级项目部及全体员工尽显专业特长通力协作,各项施工工期按照节点均提前或按期实现。
    2010年在工程施工进入高峰阶段,为确保业主提出的提前一个月进入设备单体试车的挑战性目标,通过对工程进展情况、集团公司各种资源现状和面临的条件和困难的分析,项目经理部决定自8月1日起大干80天,力争距合同目标提前2个月达到设备单试条件。为了确保目标实现,项目部要求必须坚定挑战性目标只能提前不能滞后“一个信心”;明确提前进入单试是履行公司承诺,展示“轧机之秀”风采,追求企业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需要“两个认识”;解决思想上有惰性,创先争优的意识不强,工作推着干“三个不适应”;着力做好思想动员、现场协调、土建及厂房施工结尾、员工防暑降温及生活等四项工作。

为了推进活动的开展,项目部组成了竞赛活动领导小组和考评小组,制定了竞赛内容及考核办法。与各专业施工单位向下结合细化了施工节点并进行承包。

两级项目部干部党员与各施工单位每天工作12小时(双休日晚上不加班),克服亚运筹备时期广州劳动力紧张且劳动力价格攀升,以及设计、设备等问题,立足自我发现和解决问题,保证了工程的有序推进。
    为持续保持对安全、质量、环境的强势管理,项目党工委协助项目经理开展项目安全保卫工作。施工中通过零星设备基础和厂房地坪施工的基本完成,为强化项目部和专业施工两级环境整治,全面提升工地环境整洁文明施工水平,针对本工程设备无序进场的现状,项目部要求各专业公司、协作施工队在厂房内严格划分设备临时堆放、管件及零星结构件制作、设备安装三个管理区域,实现场地的合理划分和有序管理。2010年在6月份安全活动月以后,项目部7月份延续开展了安全及文明施工集中整治月的活动。针对上海市“11.15”重大火灾事故,开展了施工防火安全集中整治活动,提出了工作重点和处罚标准。一系列的措施保持了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的高压态势,确保整个工程安全顺行。
    项目部以集团公司经营活动大检查和“三位一体”贯标为契机,对标集团公司各项管理制度,本着体现先进,结合实际,便于操作的原则,重新编制、完善了项目经理部各项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40余份,使之更加符合公司管理体系和有关要求。同时促进了项目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在集团公司年度经营活动大检查和中冶集团年度安全生产督查中,均得到较高评价。

做好员工的生活问题是项目建设的重要工作。项目部坚持每周至少一次对员工生活区安全、卫生、消防联合检查,切实落实需要解决的问题。尽最大可能解决好员工的住宿、就餐、防暑降温等实际问题,从而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打造和谐团队。

勇于创新 再造企业核心技术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而不断创新的企业核心技术是企业生命昌盛的源动力。

JFE冷轧工程软基处理的深基坑围护是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亟待攻克的技术难题。此项工程中,二十冶通过7大项12小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及4项技术攻关和创新项目的实施,不仅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快了施工进度,而且也大大地降低了施工成本,为集团公司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尤其是在地基基坑支护技术的突破方面,软土地基复杂深基坑阶梯式组合支护技术的应用,使该工程在土建结构施工工期上,缩短40天,为后续厂房结构安装和设备安装创造了良好条件,确保了轧机牌坊的提前吊装节点顺利实现。

施工过程中,集团公司王英俊副总经理多次亲临工地视察;集团公司秦夏强总工程师到工地指导检查深基坑围护施工;集团公司李炳伟总助多次到工地指导工作;机、电等专业分公司领导在施工高峰也到工地及时协调解决问题。在集团公司领导的关心和各部门、专业分公司的支持下,二十冶所有基坑围护施工做到了方案科学可靠,严格按方案施工,确保了万无一失。针对工地技术质量管理及施工队伍现状,项目经理部建立并坚持技术质量例会制度,学习规范、沟通信息、研究问题、总结工作,促进了施工质量的稳定受控和持续改进。

今年5月底,在中国中冶科技发展部组织召开的2010年度“中国中冶建筑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项目验收会”上,专家组听取了广州JFE项目部总工程师何健对工程中应用的全国建筑业十项新技术的情况汇报。通过查看工程,审阅了项目验收资料和现场质询,专家们对二十冶承建的“广州JFE钢板有限公司180万吨冷轧酸洗-轧机线工程”,在应用建设部十项新技术中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在应用建设部十项新技术过程中,项目根据工程实际创新应用了 “软土地基复杂深基坑群阶梯式组合支护技术”通过省部级科技成果鉴定,并申请的国家发明专利,给予高度的评价。专家组一致认为,工程在推广应用新技术工作中,领导重视,措施得力,施工过程受控,组织严密,工期合理,有效地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环境和减少了污染。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广州JFE钢板有限公司180万吨冷轧酸洗-轧机线工程” 应用新技术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其中“软土地基复杂深基坑群阶梯式组合支护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项技术创新的成功运用,为广州JFE钢板180万吨冷轧酸洗-轧机线工程赋予了鲜明的时代意义,使该项工程堪称经典之作。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