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东北鞍山的中国三冶集团,历史包袱沉重,相比很多企业而言,无论是在金融资源、市场资源还是人力资源上,都没有比较优势。但是,中国三冶集团通过坚决贯彻中冶集团的管理要求,苦练资金集中的内功,最终抓住机遇,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尤其是面对2008年以来冶金行业的集体寒冬,中国三冶集团坚持通过实施以工程总承包为主,以房地产开发及装备制造为辅的“一体两翼”战略,抓住了危机中的机遇。近两年来,企业营业收入增长60%,利润增长55%,在企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企业发展质量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净资产收益率上升5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下降7个百分点,企业再次焕发了新的生机。事实证明,加强资金集中管理对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汇流成海,苦练资金集中内功

伴随着共和国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中国三冶集团,拥有悠久的历史,辉煌的成就,为新中国冶金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被誉于“冶金建设的摇篮”。历史沉淀在带给中国三冶集团宝贵财富的同时,也给中国三冶集团留下了各自分散管理的习惯。有限的资金资源分散于一条无形的资金溪流之中,企业整体的优势长期无法充分发挥。

为改变这一状况,增强企业整体的竞争优势,近几年,中国三冶集团励精图治,从组织机构、管理模式等方面入手,开始苦练资金集中管理的内功。公司有针对性的采取了如下措施:

一是组建资金部,确立资金管理的核心地位。为进一步强化以资金集中为主的资金管理工作,中国三冶集团在中国中冶内部率先组建资金部,定编9人,统领资金管理各项工作。资金部下设网银管理处、项目管理处、清欠管理处,全面负责公司资金集中管理、帐户管理、项目核算管理、债务融资、清欠管理等工作。资金部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三冶集团全面确立了以公司总部为核心的资金集中管理框架,为全面资金集中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彻底清理帐户,实施全面资金集中。2010年,中冶集团召开资金资产工作会,要求“各二级子公司对所属单位存量集中度要达到100%,向中国中冶归集的存量集中度应当达到80%”。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对原有资金管理模式进行彻底改变。

为此,中国三冶集团认真落实中冶集团下发的资金集中推进方案,进一步转换观念,调整模式,深入开展帐户清理。与项目业主进行充分沟通,全面撤销了项目部、分公司开立的绝大部分银行帐户,所属单位全部改在中国三冶资金结算中心开户,收支结算业务全部纳入资金中心管理。

在法人层面实现了资金100%集中管理。通过这一措施,中国三冶集团累计撤销各类银行帐户95个,银行帐户总数控制在100个以内,比上年减少66%。帐户的大量减少又进一步推进了资金集中工作。

三是由资金部主导,推行财务人员委派制。为增强资金的管控能力,中国三冶集团建立了以资金部为主导的财务人员委派制。所属单位的财务人员委派权限首次纳入到资金部统一管理,这一举措更是极大提高了财务人员的资金管理意识,进一步强化了资金管控的力度。

通过上述措施,中国三冶集团在中国中冶的存量集中度接近80%,较上年增长23个百分点,本部的资金实力显著增强,资金的管控能力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严格管理,树立企业全新形象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三冶集团背负了沉重的不良债务包袱,这些不良债务的存在,影响了中国三冶集团的授信融资工作,制约了中国三冶集团的发展速度。

长期以来,由于本部的资金实力有限,中国三冶集团始终没有摆脱这些不良债务的阴影。近几年,通过强化资金集中,本部的资金实力显著上升,为消除不良债务创造了条件。2010年,中国三冶集团分别偿还了农业银行剥离的不良贷款4100万元、鞍山市商业银行陈欠贷款1.1亿元,消除了不良记录,树立了全新的企业形象,清除了再融资障碍。

痛定思痛,在解决遗留问题的同时,中国三冶集团更加注重防范新的债务风险。为加强债务融资内部控制,规范债务融资和对外担保风险,中国三冶集团先后颁发了《债务融资管理办法》、《对外担保实施细则》。公司明确规定,所有的对外融资授信均按照管理办法履行审批备案程序,同时合理安排资金,做好资金投放使用计划,严控带息负债规模,防止资产负债率上升。

通过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中国三冶集团实现了轻装上阵,银行授信额度从不足10亿元上升至51亿元。在中国中冶的支持下,中国三冶集团还获得了16亿元的信托资金。授信额度上升的同时,授信条件进一步优化,一方面,抵押、担保等保证方式基本转换为信用方式;另一方面,贷款利率从上浮10%逐步过度到下浮10%,在降低融资成本的同时,为经营指标的完成也提供有力的支持。

颗粒归仓,应收帐款清理见成效

在注重现金集中管理的同时,中国三冶集团也进一步加大了应收帐款的清理工作。2008年以来,中国三冶集团资金部通过建章立制,建立应收帐户清欠例会制度,明确清欠责任、制定清欠目标,不放过每一笔应收帐款,全年彻底清收结清了北台炼钢项目拖欠工程款620万元、黑龙江一重项目款125万元、邯郸纵横项目清收650万元,完成了历史遗留的太钢、南钢项目的竣工决算及帐务处理问题。同时,中国三冶集团积极配合公司法律部门,协调解决多起诉讼案件,避免了诉讼风险。

运筹帷幄,集中资金办大事

通过实施全面资金集中管理,强化授信融资工作,中国三冶集团的实力明显增强。利用规模优势,中国三冶集团抢抓机遇,先后承接了中冶“王峦湾”房地产项目、沈阳溪湖安置房项目、达道湾新城BT项目等一系列重大项目。目前,中冶“玉峦湾”房地产项目进展顺利,已收回先期资金投入2.5亿元,缓解了公司的资金压力;沈阳溪湖安置房项目已支付土地出让金2亿元;达道湾新城BT项目劳动路小学北地块按计划各项工作进展顺利,自有资金部分已分期投放3亿元。(中国三冶集团资金部)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