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鞍钢,众所周知,具有军人的素质的建设集团公司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在鞍钢的许多工程项目中都有他们的身影。如今,其所属的机电分公司又在“做强主业,做大辅业,进军新行业,引领同行业”的战略下,以“开发市场,开放经营,严格管理,持续发展”为方针,走出国门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在沙特——高温“烤不软”鞍钢人施工的质量

 

从今年1月20日开始,建设机电分公司陆续有75人奔赴位于阿拉伯半岛的“石油王国”沙特。建设机电分公司沙特项目部在沙特的工程项目是阿赛洛米塔尔公司无缝钢管厂的机电设备安装。

 

沙特的气候非常干热,全年只下几次雨,气温40℃以上的时间超过6个月。阳光照在沙漠上,反射的光线非常刺眼,地面温度最高可达70℃到80℃。在高高的厂房钢结构上,鞍钢人正挥汗如雨地进行着安装施工。目前,工程已经进行到环炉高、低跨的吊车机械、电气等设备的安装阶段。

 

建设机电分公司沙特项目部的副经理、电气负责人陈桥介绍,在这样的环境里,他们要完成3万吨机械设备、4000吨电气设备、29台吊车等设备的安装,及1900吨工艺管道、330吨液压和润滑管道、1200公里电缆、4000吨钢结构的施工量。

 

陈桥说:“这次在沙特施工的要求高,业主方雇佣了国际一流的管理公司,施工管理标准是美国及欧洲标准。在施工中,我们严格按标准做,对每一个细节都不马虎,业主方对我们的施工质量一直很满意。”

 

由于管理公司要求严格,每天要填写吊装工作许可待业主安全员签字。沙特项目部的技术及管理人员白天忙于现场的集装箱、设备卸车及现场安装工作,晚上下班后,劳累了一天的他们顾不得休息,还要整理当天的卸车报告,准备第二天的工作许可,及查看、研究施工图纸。陈桥说:“我们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每天都要额外付出2个多小时的时间。”

 

45岁的刘俊宏,是负责环炉施工的机械工程师,不懂英文的他,看起英文版的施工图纸很费力。为了使自己所负责的环炉区域施工有条不紊地在进行,他借助英文字典和翻译软件进行图纸英文翻译,向年轻的工程师请教。同时,他还坚持每天学习英语日常用语,这让与之配合施工的业主方工程师敬佩地向他竖起大拇指:“Mr.Liu is NO.1”

 

当前正是工程关键时期,也是当地最热的时候。沙特项目部施工人员用自己过硬的技术和素质,在这项沙漠中的工程上,书写着鞍钢人的骄傲……

 

在俄罗斯——严寒“冻不住”鞍钢人的施工进度

 

如今,像建设机电分公司沙特项目部那样在国外施工的,还有俄罗斯项目部。在俄罗斯境内欧洲与亚洲分界线的乌拉尔山脉南端东侧,距莫斯2000公里左右,有一个叫车里雅宾斯克的城市。2010年,在这个俄罗斯重工业城市,一支来自鞍钢、脱下了军装的施工队伍,在这里展示过硬的技术素质,书写属于鞍钢人的传奇——

 

今年7月1日,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钢厂百米重轨生产线,设备安装工作开始启动。厂房里,许多中国人面孔的人在紧张忙碌着。他们,就是来自鞍钢的建设机电分公司俄罗斯项目部施工人员。

鞍钢的建设机电分公司在俄罗斯Mechel集团车里雅宾斯克钢厂施工的是3号轧钢车间改造及万能轧机安装改造项目中的轨梁改造项目(即重轨生产线项目),这条重轨生产线选用的是意大利生产的设备,是俄罗斯唯一的一条重轨生产线,生产线建成后,它所生产的百米重轨将用于高速铁路的建设。俄方对此工程相当重视。作为具体的施工队伍,鞍钢建设机电分公司俄罗斯项目部的施工人员更是重视非常。

建设机电分公司俄罗斯项目部项目经理徐庆森说,拿到这项工程后,经过一番紧张的出国施工准备,2010年10月,俄罗斯项目部就先后有近60名施工人员陆续奔赴俄罗斯。他们最开始要做的是拆除旧有的均热炉设施,清出场地为后期的安装打基础。11月25日,拆除施工在寒冷的天气中开始了。每天他们踏着厚厚的积雪走到施工现场,空旷的厂房里,寒风从墙上的缝隙中挤进来,吹在他们流汗的面颊上,周围的漏水的地方已经形成了冰柱。就这样他们用气割等方式进行着拆除工作。

兵马未动,后勤先行。施工之前,徐庆森他们已经先把宿舍、食堂,放机具、材料的房间都建好了。俄罗斯冬季蔬菜很少,多是白菜、萝卜、土豆、圆葱。出国时,他们从国内带去了木耳、干豆角等干菜。

春节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举国欢庆、合家团聚的重要节日,但在俄罗斯项目部,为了不影响工期,今年春节,有26名同志继续留在俄罗斯施工。大年初三,大家就冒着零下30℃严寒进入施工现场,投入到均热炉拆除的工作中去了。令大家感动的是,叶卡捷琳堡总领馆公使级凌参赞多次来到职工驻地慰问职工,并代表祖国给大家拜年。

由于大家的努力,终于按施工进度,安全、圆满地完成了所有在手的施工任务,为土建拆除赢得了时间。在前期的均热炉拆除施工中,俄罗斯项目部的施工质量和管理水平,赢得了俄方对建设集团这支高素质队伍的高度信任,他们还将土建工程的施工改由建设集团承担。

继车里雅宾斯克钢厂3号轧钢车间均热炉拆除后, 2011年5月16日,生产线正式停产,其设备拆除工作随即展开。轧机、冷床等全线12000吨机械设备,原计划45天拆除,仅用了20天就完成了。目前,机电分公司俄罗斯项目部施工的新厂房116根屋面梁已焊接完成四分之一,所有焊接为一级探伤,经俄罗斯技术监督局负责检验,焊口合格率为百分之九十以上,给俄方留下深刻印象,称之为一支过硬的施工队伍。

在土耳其——完美的施工赢得高度赞誉

建设机电分公司的职工除了在俄罗斯和沙特的项目进行安装施工,2009年,他们还曾到土耳其第三大城市阿达纳它的托斯雅丽轧钢厂建设950mm连轧生产线。那是土耳其第三条生产线,整条生产线的施工都是他们承担,是一个交钥匙工程。项目所安装的设备有一万多吨,管道一千多吨,电缆300公里。那时,建设机电分公司仅派去320人。为了抢工期,他们常常加班加点,仅用了9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这个项目。

在地中海岸边的土耳其,2009年3月28日,机电分公司的第一批23人进入现场, 5月20日大批人员进场。土耳其托斯雅丽轧钢厂950mm连轧生产线建设工地距离城市有20多公里,开车40多分钟才能到。

当时,大家都在厂区的活动房里住。由于大家吃不习惯西餐,项目部就抽出7个有点厨艺的工人 “客串”厨师。在当地,主要以牛肉为主,西红柿、黄瓜都是生吃,没有酱油,炒菜就用从国内带去的大酱,在那种情况下,大家已经很知足了。

虽置身土耳其这个“旅游天堂”,然而由于施工任务紧张,大家的娱乐项目就是下工回到住地,在食堂用卫星天线收看央视国际频道。建国60年大庆的时候,项目部特意放了一天假,这也是他们在土耳其期间放的唯一一次假。国庆阅兵式开始的时候,正是当地时间的凌晨,大家两点就起床了,围坐在电视机前。看到威武整齐的军阵、先进的武器装备,大家感到震撼的同时,作为身在国外的中国人自豪感油然而生。

曾波是一位负责无损检测的工人,他说,在国外大家非常团结,相互照顾。谁要是有个头疼脑热、身体不舒服,马上就会有工友去照顾,食堂的人员也会做一些可口的饭菜端到宿舍。他们住的是8人一间的活动房宿舍,当地不缺水,洗澡淋浴都有。土耳其夏天温度最高能达到40℃以上,有的施工要在烈日下进行,然而难耐的酷热并没影响建设机电土耳其项目部人员的工作认真程度。

语言不通是让土耳其项目部人员感到最不便的,技术人员大多只懂一些英语,施工中,好多技术术语是用土耳其语,大家只好和当地人连比划带英语地沟通。

在加热炉施工中,项目负责人、工程师阴志钢,身先士卒、靠前指挥,施工任务被他安排得有条有理,忙而不乱,从没有因技术问题而影响施工进度。他每天晚上还要熟悉图纸,经常熬到深夜;50多岁的机装一队钳工马玉喜,曾经被评为央企劳模。他干活特别细致,检查验收总是一次合格,外方监理特别信任他,调试时,点名将调主电机的任务交给他。建设机电土耳其项目部人员对加热炉区设备高质量、快进度地安装,受到土耳其950热轧机组业主的高度赞誉。

在土耳其项目部所有施工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托斯雅丽轧钢厂的这条连轧生产线工程终于在2009年10月中旬,实现初轧热负荷过钢,10月24日全线过钢。2010年1月20日,这支“钢铁之师”奏凯回到鞍山。 如今,鞍钢这艘钢铁巨轮正乘风破浪地出海远航。作为巨轮上的一员,建设机电人也同样积极地在国际市场上拓展属于自己的空间,用过硬的专业技术,完成一个个令他们骄傲的工程,展示鞍钢人的风采。(徐启新 张心正)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