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亮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以风能等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受到高度重视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务院发布的《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优化风电开发布局,有序推进华北、东北和西北等资源丰富地区风电建设”,“积极开展海上风电项目示范,促进海上风电规模化发展”。重点“建设河北、蒙西、蒙东……以及山东沿海、江苏沿海风电基地,到2015年,大型风电基地规模达到7900万千瓦”,这给风电及相关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2011年,中国二十二冶集团装备制造公司敏锐地发现国家扶持新能源产业、大力发展风电清洁能源政策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市场空间,深刻意识到凭借公司在钢结构制作领域积累的技术优势,积极提升风电塔筒制造能力,并大力向海上风电塔筒制造等高端领域进军,是实现企业健康、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此后,中国二十二冶集团装备制造公司坚持以市场为先导,以申办具有国际最高水平的维斯塔斯(Vestas)风电塔筒制作资质为重点,着力提升风电塔筒制作能力和管理水平,开始了大力发展风电塔筒制造业务的探索。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装备制造公司坚持区域营销和大客户营销相结合,公司领导充分利用既有市场资源和信息渠道,跟踪市场信息,奔波于北京、天津、河北以及内蒙古等地,积极与业主沟通。经过不懈努力和积极争取,先后签订了博德玉龙、东团堡风电场49.5MW项目风电机组塔筒、华电内蒙古辉腾锡勒2号(库伦)200MW风电工程风电塔架、华润三期风电风机塔架制作以及昌黎大滩48MW风电场维斯塔斯风电塔筒等制作合同,与河北强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等客户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开拓风电塔筒制造市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获得国际最高标准的资质认证,是能否做强做优风电塔筒制造业务的关键。为此,中国二十二冶集团装备制造公司积极与维斯塔斯风力技术(中国)有限公司取得联系,紧锣密鼓地开展起资质申办工作。作为世界风力发电工业中技术发展和风能行业的领导者,丹麦维斯塔斯公司于1979年开始制造风机,位居世界最大的10大风机设备供应商之首,拥有将近20%的全球市场份额,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阔市场和良好发展势头,已在全球六大洲66个国家和地区安装了43000多台风机。维斯塔斯风电塔筒制作资质为国际上最高标准之一,取得这一标准就意味着具备承接国际最高水平风电塔筒制作业务的能力。因此,对于力求发展风电塔筒制作板块业务的装备制造公司来说,申办维斯塔斯资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012年,中国二十二冶集团装备制造公司迈出了申办维斯塔斯资质的重要一步。公司按照维斯塔斯的标准,投资铺设两条风电塔筒生产线,对公司制造厂喷砂和涂装车间进行了全面改造升级。在车间布局方面,公司将原有的喷砂和涂装一体车间隔断成两部分,使车间管理和生产工作得以更加明晰、有序开展。在基础设施和设备配置方面,自主制作了水平下调式三辊卷板机,配备悬臂焊机以及添置滚轮架等,重新对涂装车间地面进行硬化,达到耐磨地面的标准;在喷砂车间建造全新的手喷砂房(规格为40米×10米×8米),满足了对风电塔筒等大构件喷砂的要求;在喷砂和涂装车间分别增装一台由公司制造的50吨桥式起重机,满足了车间吊装和运输塔筒的需求。在保温方面,针对曹妃甸地区冬季多大风、大雾严寒的气候特点,一是在喷砂和涂装车间外墙全部使用保温岩棉,二是将车间大门改成电动推拉门和卷帘门,更加有利于冬季防风保温,三是引进国外先进的电加热系统安装在涂装车间,使涂装车间室内温度能保持在5度以上,完全满足了冬季风电塔筒喷漆涂装的需求。

    同时,中国二十二冶集团装备制造公司与具有高水平的风电塔筒制作专业公司——河北强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积极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多次赴河北强盛生产基地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借鉴风电塔筒制作的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通过对标学习和反复钻研,努力查找自身存在的不足,采取有力措施进行整改,使公司风电塔筒制作逐步达到维斯塔斯要求,并向着专业化、高水平继续迈进。

    经过一年多的准备,维斯塔斯资质申办进入评审阶段。维斯塔斯风力技术(中国)有限公司专业人员按照维斯塔斯标准和要求对公司注册信息、生产规模和能力、设备配置、技术资质、人员情况以及生产质量管理资料等进行了详细审查,现场检查了制造厂车间尤其是风电塔筒生产线的工艺流程以及产品的实体质量等。经过多次认真分析和综合评定,维斯塔斯专业人员对公司风电塔筒生产能力表示肯定,认为公司风电塔筒生产线、管理水平、技术设备以及人员综合素质等达到了维斯塔斯的标准和要求。

    2013年,中国二十二冶集团装备制造公司签订昌黎大滩风电场48MW工程风电塔筒制作合同,这不仅是装备制造公司承接的首个国际制作标准的项目,同时也是维斯塔斯资质认证过程中的样品工程。它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境内,装机24台,投资约4.5亿元,是国家发改委批准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预计建成后年减排量可以达到85622吨二氧化碳当量。公司承担了四套规格为维斯塔斯V100 2.0MW风力发电机组塔筒,单套塔筒重达220多吨。在中国二十二冶集团装备制造公司风电塔筒制作领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鉴于工程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中国二十二冶集团装备制造公司专门召开动员大会,要求全体参战员工提高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严格按照维斯塔斯风电塔筒制作标准和要求,优化施工方案,合理制定制作工艺,强化质量过程控制,用心制造精品,为公司赢得荣誉,为确保工程全面履约和顺利取得维斯塔斯资质认证做出贡献。

  昌黎大滩风电场塔筒展开后,一系列难题和甲方提出的高标准和严要求摆在中国二十二冶集团装备制造公司全体干部职工眼前:如何严格确保筒体组对尺寸、如何保证环缝焊接质量以及如何有效控制筒体焊接变形等等。甲方对质量和外观要求极其严格,仅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检验检测项目就多达49项,给参建干部职工带来很大压力。公司经理孟凡礼赴生产一线进行督导,经理助理王夺、技术质量部部长梁振贺长期驻扎一线办公,在现场与技术人员认真总结过去在钢结构制造上积累的成功经验,通过查阅资料和向合作单位学习等方式,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及时解决出现的各种难题。同时,严格落实质量过程管控和检验检测计划,狠抓细节管理,着力做好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保护工作,为塔筒生产工作的优质高效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2014年9月5日,在全体干部职工共同努力下,昌黎大滩48MW风电场首套维斯塔斯塔筒顺利通过维斯塔斯检测并发运出厂,标志着公司已具备承接国际最高水平风电塔筒制作业务能力,为公司在风电塔筒甚至是海上风电塔筒制作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过博德玉龙、昌黎大滩等风电塔筒的成功制造,使中国二十二冶集团装备制造公司不仅进一步掌握了风电塔筒制造的相关技术和工艺,而且在设备配置使用、质量管理、细节管理以及人员素质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升。如今,在中国二十二冶集团装备制造公司制造厂风电塔筒生产线上,一台台设备按照工艺流程有序运转,塔筒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放置有序,员工们在自己的岗位上专心致志地工作,技术人员穿梭于班组和构件之间进行指导……一路走来,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块钢板成为一个塔筒筒体的全过程,见证着中国二十二冶集团装备制造员工员工打造风电塔筒精品工程而付出的点点滴滴。

    风正潮平好扬帆,任重道远更加鞭。中国二十二冶集团装备制造公司员工正秉承“敬业、忠诚、团结、进取”的企业精神和“用心铸造精品”的品牌理念,在做强做优风电塔筒制造业务和实现公司持续、健康和稳定发展的道路上继续披荆斩棘、砥砺奋进。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