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科技创新硕果满枝
——攀钢设计院科技创效工作侧记
    发布日期:2014-10-09
近日,笔者从攀钢设计院科技质量室获悉,该院有4项科研项目获得2014年度政府专项资金支持。这是该院坚持科技进步,打造依靠科技创新的高新技术企业的一个缩影。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则是攀钢设计院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单纯从事设计的竞争力已逐渐下降,总承包利润空间也日趋萎缩。为此,攀钢设计院领导班子审时度势,将科技研发、科技创效作为攀钢设计院大力发展的方向,向科技要效益,拓宽利润空间。
今年,攀钢设计院以钢铁生产技术改造、环保工程建设和钒钛开发项目等重点工程作为科技创新重点,以技术为核心,充分发挥“技术集成、人才集聚”的优势,成立装备研发中心和环保节能事业部,加大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储备,拓宽专业设计领域,向“技术装备集成”方向发展,把设计成果和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并为该院矿山、钢铁钒钛、信息化等专业的发展提供新思路。目前,该院已将“鞍钢大型厂100m 钢轨在线热处理工程”、“攀钢钒950生产线改造工程”及钒钛开发利用和环保工程建设等项目列为科技攻关重点,大力开展工业装备研发与集成,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获取科技创新利润空间。
在重大工程设计中,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加强与钢研院合作,将攀钢科技成果向工程转化以及关键设备开发,形成该院专有技术或专利技术,提升该院的技术实力。利用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为契机,组织专题研究国家和省市对高新企业在科技投入、税收激励、技术开发费减免等方面的配套支持政策,该院将享受到10%的相关税收优惠。同时,强化学习创新培训,各设计科室坚持每月开展业务学习、技术讲座,为专业技术人员掌握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树立先进的科技创新理念;坚持每季度举办一次“高阶段设计文件汇报演讲比赛”,提高设计质量;举办青年设计人员学习三维软件知识培训,提升设计技术水平。截至目前,该院参加各类培训人员达800余人次。
该院还广泛开展以“我为扭亏增效献一技”科技创效活动,把这项活动作为完成全年经营任务、实现降本增效的超常规举措来抓。对于集团公司关注的重大设计项目和总承包项目,推行项目管理“总监制”,由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总监,对项目进行全方位把握,事前进行科技创效策划;在总包工程施工图设计工作中,尤其是对桩基、高边坡及深基坑支护、地下室及地下管廊、大型设备基础、重要单体结构布置方案、主要管线走向等影响投资较大的子项,组织技术总监进行技术攻关,优化设计、优化投资。
土建专业高级工程师陈朝军在承担攀钢达海物流园配送项目主厂房一期工程上部结构设计中,深入现场,对结构进行多方案设计优化比较,提出“采用钢管混凝土双肢排架柱+格构式钢管屋架、蜂窝梁檩条结构体系”建议,既满足了大吨位、大柱距的工艺要求,又降低了主厂房造价,节约工程费用220万元;自动化室高级工程师杨伶在做攀钢钛业公司钛冶炼厂铁水循环利用项目电缆设计时,提出将使用效果良好、相同载流量的合金电缆替代截面积≥25平台毫米的铜芯动力电缆的建议,节省了工程投资76万元,减少了铜的损耗,有利于保护环境;技术总监徐进京和设计者柯强在做攀钢白马铁矿选钛工程施工图设计时,多次勘察现场,对过滤间钛精矿仓容积进行优化,不仅减少了混泥土和钢结构用量,还为业主节约投资151.23万元。上半年,该院通过提合理化建议,累计节省工程投资5000多万元。此外,为激发广大设计人员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动力,该院建立健全了《承包经济责任制实施细则》,完善科研产值比照或超出设计产值分配激励机制,每月按实际贡献或科技产值进行奖励。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今年,通过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设计院累累硕果,取得了四川省高新技术企业证书,成为全省第一个科研技术服务类“四川省服务名牌”企业;截至8月底,科技研发项目立项15项,其中4项获得2014年度政府专项资金支持,7项完成成果编写,3项结题;申报国家专利11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4项QC成果分别荣获冶金行业优秀QC成果一、二等奖和四川省工程质量协会优秀QC成果一、二等奖;上报省级优秀设计成果4项。 (攀钢设计院 吴文芳)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