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义

 

包括近日通过竣工验收的我国首条大飞机试飞跑道——浦东国际机场第5跑道泵闸施工道路项目,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员工近几年先后承建的浦东国际机场第5跑道地基处理工程——水域区和围堰区插板工程和二级排水扩建工程,在飞机不停飞正常运营状态下大修的虹桥国际机场道口和联络道工程等项目的施工安全、质量、文明程度和进度等,全部得到业主的良好评价,为承建其后续工程奠定了基础。此绩的获取,得力于实施“三全”管理。 浦东国际机场第五跑道,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将上海打造成大型客机设计研发、总装制造、客户服务总部基地的决定,推进国家航空产业发展战略、适应上海地区航空业务量增长及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而兴建的。

上海宝冶集团职工中标担负了其地基处理工程——水域区和围堰区插板工程和泵闸施工道路的施工任务。共计完成场地平整23万平方米,插设塑料排水板464万米和施工道路3.822公里。 虹桥国际机场东跑道(老跑道)H4道口及其联络道增设增补道面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在飞机不停飞正常运营状态下,对其混凝土道口进行全结构翻新,在H4联络道两侧和A平滑西侧进行道面加宽与道肩新建,以及拆、装助航灯等项目。包括拆除原有的H4道口(A滑东段)及与其相邻的部分G机坪、C机坪区域约9000平方米道面后予以新建,拆除H4道口原有的排水明涵后新建排水暗涵,拆除并在其道面大修完毕后再恢复7只滑行道中线灯及3只中间等待位置灯。

在对H4道口重建的同时,于H4联络道两侧、A平滑沿西侧分别加宽8米,并设75米长楔形段过渡;拆除原道肩4122平方米,新建道面1620平方米,新建道肩3948平方米。工程施工实现了“运行安全、空防安全、管线安全、施工安全”的管理目标,工程投产在上海虹桥国际机场首次实现了40多年来大飞机可以顺畅通过此联络道和道口的设想。 表面看这几项工程,施工工艺都比较简单,但其共同特点是:施工过程“安全风险”特别巨大。 新建的第5跑道位于浦东国际机场第4跑道以东1750米处,最靠近东海海岸。其南端与第4跑道南端向南错开1600米,长3400米、宽45米,飞行区指标为 4E级。其跑道基础三分之二处于现有海堤之外的围海促淤造地区域,泥面标高为0.6~2.64米,场地标高为2.09~3.92米。其土质为淤泥、淤泥粉质粘土夹粘质粉土和粉砂,再加围海促淤造地形成的这条跑道场区的北侧曾为一条宽1200米以上的古河道,最深处达58米,施工为先围海促淤造地,紧接着打插排水板,且大部分在水域区作业,积水较多,施工安全风险增大。再加上需在较短时间内插设完毕大批量塑料排水板,其插设深度达28米,需要安装18台插塑料排水板设备,其设备高度需要净高35米以上(见图1)。位于东海边的此处,时常遭遇5~6级大风,大风对塑料排水板插设设备构成极大威胁,稍有不当,都会导致塑料排水板插设设备倾覆,致使安全事故发生,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虹桥国际机场道口和联络道大修工程,其工作量虽然不大,但难度有三:一是地处禁飞区,需完全在虹桥国际机场正常运营状态下施工,在施工期间确保飞机安全起降和施工安全具有挑战性;二是此工程系机场老跑道的改、扩建项目,翻修道面施工时间短,易产生不均匀沉降,新旧道面的顺接有一定难度;三是这项工程地下管网纵横,有的正在通水或通电使用,有的需要拆除,有的需要重新安装,稍有不慎,就会对其造成损害,施工对管网安全构成威胁。 浦东国际机场第五跑道项目二级排水扩建工程——泵闸施工道路。此道路长3821.55米,分南北两段,北段长2251.96米,南段长1569.59米。其道路基层采用充泥管袋法施工。南段在水中施工,北段在淤泥中施工,淤泥厚度达3米,施工难度较大。

为确保施工安全,确保这几项工程顺利施工,担负施工任务的上海宝冶特种分公司实施“三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安全管理,杜绝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实现了安全施工管理的预期目标,在上海两个国际机场重要信誉“窗口”中,再次为上海宝冶及中冶集团增添了光彩。 其具体做法如后。 一是精心编制并严格实施施工组织方案,包括安全施工方案和应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多种突发状况的预案。在浦东国际机场第5跑道地基处理工程水域区和围堰区插板项目施工前,坚持作局部试验,当施工安全和质量有把握时,再组织大规模施工。为确保其地基处理工程水域区排水插板项目的施工安全,施工人员除严密地将安全事项设计在施工组织方案中外,还严格按施工程序文件要求,邀请上海的多位专家,专门论证了其地基处理水域区插板工程的施工安全措施。与会专家在踏勘其地基处理工程水域区插板项目现场、认真听取上海宝冶特种分公司关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五跑道地基处理工程水域区插板项目施工安全措施》汇报的基础上,对五跑道插板工程施工中的多项关键技术内容进行了深入讨论(见图2),肯定了上海宝冶特种分公司的试验成果,这为整个浦东机场第五跑道大面积插板工程的安全施工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参数和依据。

 在上海虹桥国际机场道口和联络道大修工程施工前,为应对在禁区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多种突发状况,上海宝冶特种分公司编制了《禁区应急撤离预案》、《禁区车辆抛锚应急预案》、《机械车辆故障应急预案》、《天气突变中断施工应急预案》、《碎石散落道面形成FOD的应急预案》、《航空器应急救援等多类非正常情况应急预案》、《混凝土拌和站出现故障导致供料中断的应急预案》、《汛期强降雨的应急预案》、《管线及机场设施抢修应急预案》等,并在施工现场进行了应急演练,让所有施工人员明确了应急预案启动的条件、应急响应的过程、应急处理的措施等。为确保整项工程施工顺利进行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在这几个工程项目施工中,上海宝冶特种分公司组建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根据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的需要,配置了专职安全副经理、专职安全员,具体负责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从组织上落实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了参加施工的所有管理人员和工人,在全面接受安全施工培训的基础上,关键岗位员工不得中途更换的制度。硬性规定协作施工队伍必须设置专职安全员,并对其进行专门测试,对测试不合格的安全员进行培训,培训后测试仍不合格的,责成相关协作队伍重新派人当安全员。累计对800多人次进行了安全宣传教育和安全知识普及,教育率达到100%。通过竞赛、试卷答题等方式,宣传了“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安全发展”的理念,进一步提高了全体干部职工的科学防患意识,对施工人员、操作手、驾驶员等加强了安全教育,强化了全员的安全意识。坚持“授权制”,项目经理授权项目安全副经理享有停工权、监督整改权,对不符合安全规制施工的队伍,项目安全副经理在项目经理不在场的情况下,有权要求其立即停工,限期整改。实施所有管理人员和特殊工种人员挂牌持证上岗制度,机械设备定机、定人、定岗位,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要求操作,按规定做好施工用电、用火、施工机械现场安全管理措施,电工每天对工地的临时电箱进行检查,及时更换破损的电线、开关,并对临时用电线路进行维护。实施管理人员在施工现场跟班作业的制度,管理人员在施工现场解决施工问题,发现并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强化对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力度,定期组织安全工作专项检查,定期进行安全工作评比,将日常安全检查和定期的安全工作检查情况,作为评比的依据,奖优罚劣,对评比居后的协作队伍,责成限期整改。积极参加上海市总工会组织的“安康杯”竞赛,实施“比质量管理、比进度管理、比安全管理、比文明施工、比科技创新、比组织作用”等竞赛制度,巩固了良好的安全施工秩序。在抓安全管理的同时,还加强了现场文明施工管理,严格按照上海市文明工地要求进行管理,做到规范、整洁,对现场文明施工、样板起步一抓到底。在施工现场设置了施工铭牌、吸烟点、垃圾箱和移动厕所。通过执行的严格的多方面的安全管理制度,整个工程施工过程安全完全受控,施工现场达到了上海市文明施工标准,受到了业主的好评,通过了上海市安全体系认证,荣获了“上海市安全文明标化工地”荣誉称号。

三是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不可预见的安全状况,采取“特事特办”的措施。在浦东国际机场第5跑道地基处理工程水域区和围堰区插板项目施工过程中,针对施工期间比常年遭遇到的更多的35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天气,可能导致暴露于烈日下施工人员中暑的安全隐患,上海宝冶特种分公司实施“弹性工作制”,避开中午高温施工的作息时间,组织职工清晨4点多钟上班至11时下班,下午2点30分上班至晚上7时下班。同时,还对员工除配备防暑常用药物外,还在工地搭建了遮阳棚,保证盐汽水供给,送绿豆汤到工地为员工解暑等等。在施工期间,遭遇了台风“梅花”的影响。当时,插设塑料排水板正干得热火朝天,工程进度要求比较紧张。为了避免台风对高高耸立的18台塑料排水板插设设备刮倒,项目部果断停工,拆、放平了全部塑料排水板插设设备。虽然之后台风“梅花”与上海擦肩而过,影响了3天施工时间,但项目部职工认为这非常值得。职工们认为在安全上不能抱有“侥幸心理”,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永远是个弱者,不能逞强。事后,职工们经过努力,抢回了台风“梅花”影响的工期,确保整个项目提前3天顺利完成施工任务,得到了业主及相关监管人员的一致好评。

 在上海虹桥国际机场道口和联络道大修工程施工中,为确保机场正常运营,即在飞机不停航状态下施工工程,职工们将常规的上午8时至下午5时的施工时间,改为深夜(凌晨)1时至清晨5时施工,安全完成了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任务。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