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国二十冶:13座鲁班金奖铺就25载创建路
    发布日期:2013-01-21
□ 李国旗
〖2012年12月21日,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创立25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喜获“创鲁班奖工程突出贡献奖”荣誉称号。〗
鲁班这个千百年来在中国民间以其聪慧、勤劳的优秀品质,受世人敬仰的建筑业鼻祖,在当代中国建筑业将其精神注入了“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思想内涵。二十多年来,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在锻造工程建筑高端之梦的拓展之路上,一次次与鲁班“相拥”,演绎出工程建设史上的一个又一个传奇。
从1978年12月23日,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的第二天,宝钢举行了动工典礼,二十冶人打下了第一根桩,为宝钢建设拉开了帷幕,到“85,9”宝钢一期工程投产,二十冶在宝钢工地以一项项优质工程竖起了丰碑,为迎接第一座鲁班金奖开启了成功之门:从1991年宝钢2050毫米热轧厂轧制车间工程获得第一座鲁班金奖开始,到2012年首钢京唐第二冷轧厂工程捧回的第13座鲁班金像,二十冶人在用心托起这一座座工程之鼎的同时,也荣耀辉煌了企业跨越发展的昨天与今天,更为明天的转型发展奠定了强力的支撑与动力。
鲁班奖的创建过程,就是创新企业管理的过程,不仅提升了企业项目管理水平,更创新并提炼形成了企业的核心技术,加速了企业的发展。
二十冶集团公司承建的宝钢1800毫米冷轧带钢工程,于2007年荣获鲁班奖。在项目施工中,二十冶采用了建设部推广的“十项新技术”中的深基坑工程监测和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和控制。自主开发应用了12项施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成功地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不仅保证了工期,而且还满足了技术和质量要求,提高了经济效益。该工程获得了第五批全国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国家级工法2项;部级工法8项;科技成果5项;技术专利8项。2005年,二十冶承建宝钢集团一钢不锈钢及碳钢热轧板卷工程,荣获二十冶工程建设史上第8个鲁班奖。二十冶在积极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各施工单位注重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集中体现了二十冶工程技术人员敢于创新的勇气与智慧。开发应用了“大面积深基坑PHC管桩深沉群桩及位移控制技术”、超长大型地下混凝土工程裂缝控制技术”、“碳钢转炉基础底板大体积砼一次浇灌控制裂缝施工技术”、“双壁波纹管(UPVC)真空深井降水技术、伊通(YTONG)砌块砌筑技术”、“超深大型旋流池施工技术”、“多模光纤接续技术”等18项新技术,成功地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不仅保证了工期,而且满足了技术和质量要求,提高了经济效益。“
在2008年获得建设工程鲁班奖的宝钢1880毫米热轧工程中,二十冶的创新施工技术获得了国家级工法3项;部级工法4项;中冶集团科技成果3项;技术专利7项。
2010年,二十冶在首钢冷轧薄板工程项目上捧回了第11尊鲁班金像。在该项工程建设中,二十冶积极采用了建设部推广的“十项新技术”中的8项新技术。还应用了“超深大型漩流池施工技术”、”大型BOX设备基础跳仓法施工技术12项施工新技术”。 2012年,首钢京唐第二冷轧厂工程为二十冶夺得了第13座鲁班奖。 从1991-2010年,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08项,其中一、二等奖78项,“薄壁钢管离心混凝土管桩(TSC管桩)产品的研制与应用新技术”等3项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十年来,集团公司的专利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共获各类专利491项,其中发明专利52项。发明专利“地下结构半逆作法施工连接方法”于2010年获得上海市十大专利产品奖。此外,二十冶共获国家级工法12项,省部级工法99项,企业级工法196项;主编参编标准33项;全国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3项;国家级重点研发项目5项。其中,“超长大型地下混凝土工程裂缝控制技术”、“超深大型旋流池施工工艺及理论分析”、“热连轧机组电气设备安装、调试新技术”、“全自动液压顶升装置吊装新技术”、“钢管140 穿孔机综合改造技术”等分别获得不同年度的中冶集团科学技术一等奖,这些获奖项目,充分展示了集团公司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是集团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 自1987年中国建筑业协会设立鲁班奖以来,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在25年创建鲁班奖工程的进取路上,不仅收获了13座鲁班,更使企业迈向了跨越发展的快车道。 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