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伟人曾经说过:一支有文化的军队是不可战胜的军队。拿这个观点看二十冶,一个有自己独特文化和信念的企业,同样是前途无量的企业。

丢掉老传票 乘上新客船  中国二十冶于2002、2003、2004年分别发布第一版视觉识别、理念识别和行为识别系统,从而完成CI体系的整体设定。在这之后的实践过程中,企业文化理念随着企业形象建设一步步具体化、实态化。如“为用户创造价值 为股东创造回报为员工创造机会 为社会创造财富”的企业宗旨;“超越自我 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弘扬团队精神 实现个人价值”的企业价值观等企业文化理念。尤其在文化建设初期,公司领导的“三段论”:一流的企业,首先要有一流的精神;企业文化是一种境界;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不仅要注重对员工的行为管理,也要注重对员工的文化管理,在潜移默化中让员工不断地丰富知识、提升境界和完善自我,实现了员工与企业的真正互融。

天堂鸟与小女孩“中国二十冶文化网”上开设了企业文化建设专栏,在专栏中对企业文化理念、CI系统、企业亚文化成果等进行宣传造势;在企业OA系统中,设立“集团公告”、“集团调查”、“集团讨论”、“集团新闻”、“公共信息管理”等模块,实现各级单位内部、不同文化资源的多边联系互动;《足迹》杂志面向企业文化专刊倾斜,开辟文化建设理念论坛、企业文化实践之旅等栏目;《电子海报》发挥文化拓展功能,使施工企业项目部成为公司形象展示的活动窗口。除此之外,中国二十冶先后出版发行《企业文化——中国二十冶干部文集》、《企业文化言论文集》、《施工企业安全文化》、《零度印象——企业文化故事集》、《智者无涯》、《丹青难写是精神》等一系列企业文化书籍,这些承载着中国二十冶文化的纪念品,成为他们品牌价值的新的延伸。在这些书籍中有本文集《天堂鸟与小女孩》,作者郭清华是一名普通员工,她热爱企业热爱工作热爱集体,却不幸到了癌症晚期,临终前,她希望能出一本自己的文集。当编辑整理文章、紧锣密鼓地完成印刷时,她却已匆匆离开人世。虽然很遗憾,但这本文集至今依然感动着每一个读者,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二十冶企业文化建设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文化的芬芳中国二十冶借助高端的理性支撑,积极开创自身文化建设的新局面。与中国发展研究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科学管理学会等高端协会、学会、论坛之间开展各种文化交流报奖活动,如参加中国社会经济文化交流协会举办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企业文化竞争力论坛”,荣获“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称号。在“第六届全国优秀企业管理成功案例”表彰大会上,反映中国二十冶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经验的《开拓创新,打造“绿色”“科技”新建筑》案例顺利通过层层审核,并入选《企业管理》杂志编印的《全国优秀企业管理成功案例集》一书,专家评价为:这既是中国二十冶的文化成果,其实对各单位来说也是一个启发,里面有很多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在搞好高端理论与外部成果的学习借鉴的同时,中国二十冶还要求各个单位之间、部门之间相互借力,将分散的力量汇聚成强大的精神力量,提升企业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让文化的芬芳充盈绽放。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如果说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根,那么中国二十冶就是这个根上长出来的一棵树。他们从传统思想文化中获得灵感与启迪,并积极寻找新的突破点,让文化资源“活”起来。中国二十冶利用企业文化标识,使其成为见证和记录历史的生动载体。如“十五”、“十一五”期间,中国二十冶在工程质量管理上获得大丰收,一大批国家、省、市重点工程项目分别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国家建筑工程鲁班奖,总计创建了130多项优质工程不朽业绩,为公司积累了一笔丰厚的精神文化财富。为了让这笔财富在未来的市场发展中继续发挥其无声的作用,中国二十冶总工程师秦夏强牵头组稿和拟定题目,编辑制作质量管理荣誉文献。该文献集中反映了二十冶人秉承“科学管理、信守承诺、精心施工、保证质量,为用户提供满意的建筑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追求,激励二十冶人在新的质量创优进程中,不断强化企业执行力和工作内控标准,更多打造精品工程,使企业社会信誉越做越好越做越强;将企业文化与信息化建设“两化”融合,提高企业文化建设效率,规范企业文化建设过程。如在体系上建立由企业一把手负责的企业文化建设信息化责任分配体系、分布式的系统主责体系、全面的系统运行体系、多样化的培训推广体系、即时的问题反馈体系。在平台和渠道上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动企业文化发展,企业微博、移动办公短信插件的广泛应用,使略显“枯燥”和“无形”的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愿景、服务理念、行为规范等通过“图文并茂”等更为直观的形式,迅速传达给企业员工,易于员工理解、接受与践行。建立监督考核机制。对环境、业务、员工等要素管理情况进行统计、考核,并与双文明考核、企业文化先进单位评比挂钩,充分发挥先进单位的示范引导作用,利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全体员工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中去,推进“两化融合”向纵深发展。

哲人说:我思故我在;二十冶人说:心若在,梦就在。“没有一片树叶与彼雷同,即使在同一棵树上”、“没有一颗钻石丧失光芒,只是以不同角度发光。”为了让创新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实现真正的建筑精品,中国二十冶人在思变、求实、创新......用新的思维开拓新的空间,用新的超越实现新的梦想。 (中国二十冶 柏桂香)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