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强化执行力,提升竞争力
——中国十七冶集团海外项目管理提升的一点思考
    发布日期:2013-02-21
史厚强
按照国资委和中冶集团的统一部署,中国十七冶集团正在扎实深入地开展管理提升活动,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央企的一场自我变革、自我进步、自我提升的重大战略举措,既是当前严峻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外逼”的结果,也是企业向更高的发展阶段跨越的“内需”,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在管理提升活动中,我们通过对照文件、自我诊断,查找海外项目在管理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查找出的6大类、36 条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中,发现有一个共同点:执行力不够。在某种意义上说,这已成为很多管理问题发生和存在的根源。正如十七冶董事长王建国在年中工作会议上说的那样,在一些单位和部门,“其控制力尤其是项目经理部的执行力尚难以令人满意”,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章不循、有制不守、我行我素的现象时有发生,已成为影响项目管理水平提高、项目效益实现和公 司各项管理规章制度落实的主要障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阻碍了公司竞争力的提高。 人们常说,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实践证明,没有执行力,再好的制度办法也是枉然。近几年来,十七冶的企业管理不断规范,各项制度、办法相继出台,为搞好经营生产、开展项目管理提供了非常好的制度保障,这些制度办法都是在实践中经过艰苦探索甚至付出高昂代价而得到的宝贵经验总结。例如,在管理模式上的“板块化、集约化、程式化、信息化”,在资源要素配置上的“四个集中”,指导市场开发、项目管理、经营管理、科技创新的“四大通则”和具体运作的二十余项基本管理制度,等等,都是几代十七冶人心血总结和智慧结晶,如果严格遵循、规范执行这些制度和办法,将会使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使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使企业的效率和效益显著提高。然而,正是由于在一些单位、部门和项目,一些员工包括部分领导同志身上执行力不强,这些好的制度和办法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管理理念依然我行我素,管理方式依然粗放,管理的随意性和效率低下的现象比比皆是,在这次提升活动第一阶段查找出的大量问题就是证明。这些,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执行力对企业运营成果的影响,或者说从反面警示我们执行力不强带来的不良后果。 因此,十七冶综合运用思想教育、组织纪律、文化宣贯等多种形式与方法, 全面提升公司执行力: 一是广泛进行提高单位、项目和个人执行力的宣传教育,帮助大家提高对执行力在企业运营中重要性的认识,帮助大家加深对执行力不高对公司生产经营和各方面工作造成影响的危害性的理解,使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的理念深入人心,形成共识,成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各级领导首先要做到执行上级和集团公司的决策、制度、纪律,雷厉风行,令行禁止,不打折扣,不搞变通不阳奉阴违,不拖沓扯皮,用自身的模范行动为广大员工在提升执行力上做表率。同时要教育全体员工雷厉风行地执行是一种职责,是一条纪律,是一项规范,是一个企业员工必须达到的基本要 求,从而通过思想认识提升达到执行力的提升。 二是对漠视纪律与制度、我行我素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经过教育仍无改进的单位和个人,采取坚决的组织和纪律措施,该批评的批评,该处罚的处罚该调离的调离,决不能因个别人、个别单位和项目执行力低下而影响公司整体工作,贻误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大计对执行力低下的单位和个人、对以种种形式不执行或不坚决执行公司纪律和制度的行为采取行政的、纪律的、经济的处置措施,才能遏制住执行力低下的不良风气,才能有效提升各级各类员工的执行力。 三是营造提升执行力的浓厚文化氛围。要通过加大力度宣传贯彻公司10+的核心文化理念,使蕴含于公司文化中的执行力意识被广大员工充分认知、认同、理解、并在实际工作中自觉践行以 10+1 核心理念为主要内容的十七冶优秀企业文化,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执行力内容,如“效率第一”的核心价值观“高效严谨”的企业作风,核心竞争力“一低三高”之一的“高效率”等等,无一不是执行力的要求,因此,我们在提升执行力中要进一步加大企业文化建设力度,用文化力促执行力,用文化力提执 行力,将提升执行力作为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一项应有内容来做,同时也用执行力的提升来丰富和深化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通过企业文化建设营造促进执行力提升的浓厚氛围用人的理念和行为模式的转变支持执行力得到不断提升。 提升执行力是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公司管理工作中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它既是管理提升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管理提升顺利进行和提升成果长效运用的有效保障,是企业提升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急需。通过管理提升活动,用扎实有效的努力提升各级各类人员的执行力,必将推进公司各项经营管理工作登上一个新台阶。 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