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天完成2940平方米大棚安装任务;

7天完成360吨钢筋的绑扎任务;

5天4夜浇筑完成3400余方混凝土;

在零下二十多度施工的4#焦炉,工程质量合格并抢出2个月工期,成为陕西黄陵260万吨/年焦化4座焦炉中第一座投产的焦炉。

……

2011年11月,在中国有色金属建设协会发布《“先砌筑后安装”焦炉施工工法》;

2011年12月,获得2011年度陕西省煤炭行业优质工程;

2012年4月,获得2012年度陕西省QC成果二等奖2项,全国优秀QC成果三等奖1项,全国冶金行业QC成果二等奖2项;

2012年5月,获得2012年度冶金行业优质工程;

2012年12月,获得2012年度中国煤炭行业优质工程;

2013年5月,获得咸阳市2012年职工经济技术创新优秀成果。

……

2009年11月7日,工程破土动工。

2010年9月23日2011年5月25日,4#、3#焦炉分别竣工投产。

2012年12月底,甲方交给的后续工程陆续完工,工程决算完毕(竣工决算19100万元)。这就是由九冶一公司承建、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店头镇曹家峪煤化工业园内的黄陵260万吨/年焦化3#、4#焦炉建设工程。

该工程实现连续创优的背后,是九冶一公司技术实力的正面体现。

新型焦化      工艺复杂     

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更指引着产业发展的方向。

黄陵260万吨/年焦化3#、4#焦炉建设工程,是一个符合国家节能减排要求的绿色环保新型焦炉建设工程。该项目属于煤气综合利用工程,在生产优质焦炭的同时,利用焦炉煤气生产甲醇和其他化工产品,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焦炉气的问题,还实现了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

该工程主要由炼焦系统、备煤系统、运焦系统、工艺供热外管系统、循环水系统、新鲜水、消防水系统、鼓风冷凝及化产系统组成。该工程工艺较为复杂:基础为整体筏板式基础;烟囱为总高145米的筒仓结构;熄焦塔为总高45米的剪力墙结构;煤塔为高50米的框架剪力墙结构。焦炉设有先进的地面除尘站;熄焦塔的防尘罩有喷淋系统;熄焦塔设计高度50米,烟囱设计145米,高度较高,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水处理系统采用了生物化学处理,减少了污染;备煤输煤及运焦的通廊采用轻质砖封闭,栈桥用彩钢封闭减小了污染;焦炉采用电脑自动控制,配料采用电脑系统控制,焦炉燃烧室温度准确,煤配料准确,对提高焦炭的质量提供了条件。

该项工程工艺复杂,技术难度较大,且该工程所在地为一狭长的河道河床,地下水位较高,水位在地下1米左右,焦炉、煤塔、烟囱等基础都在水位线下施工,并该地天气寒冷,这给工程施工带来了诸多挑战。

对施工单位施工组织及技术能力的高要求,这恰是这个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的九冶一公司的专业强项。该项工程的承接和施工,让九冶一公司于2009年年初提出的——重点打造“焦化品牌”,以实现“焦化品牌”“保值增值”的“焦化品牌”提升思路实现了百花争艳的创建实施阶段,让九冶一公司这个在焦炉工程领域有着三十多年施工经验的专业户,又轻车熟路的开辟了一片技术创新、实力创优的焦化施工征战新战场。

技术攻关      各个击破

技术难题如同登高的石梯,只要勇于攀登,就能逐级而上、登高望远。

在基础施工时,面对艰苦的自然环境和技术难题,黄陵项目部不等不靠,积极发挥团队效益,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技术攻关:一是采用建筑物外降水法,按照工程所处的位置在地下水流的上游挖沟,用水泵抽水降水位。在施工145M高的烟囱时,基础在地下9M多且地下水位高,周边又有强夯施工,对边坡影响较大,项目部除做好围护外,连续24小时排水,每天坚持巡视作业环境与边坡裂缝变化情况,做到发现隐患及时处理。二是地基采用级配碎石换填处理,静载试验合格,确保了地基处理的安全。三是针对早晚气温在零下二十多度的情况,项目部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利用中午气温较高时间段抢抓作业。4#焦炉底板在2010年春节前应按期完工,为保证在零下二十多度砌筑的焦炉质量,项目部6天时间完成了2940平方米保温大棚的安装任务,保证了工程质量合格,未出现蜂窝麻面、冻裂纹。同时,项目部通过倒排工序、合理组织调配劳力、修建临时料场确保砂石地材供应、从离搅拌站400米外的河里破冰取水中转2次确保浇筑砼用水,最终7天完成360吨钢筋的绑扎任务,5天4夜浇筑4#焦炉2600余方砼和烟囱基础800余方砼,在春节前4天提前完成工期节点,并实现了4#焦炉在黄陵260万吨/年焦化4座焦炉建设中提前2个月率先投产。

正是缘于开工伊始技术攻关的经验和收获,工程各节点中更是处处体现了项目部以争创优质工程为目标不遗余力的技术攻关。在砼烟囱筒壁施工中,烟囱高度145米,筒身底外直径12.22m,筒首外径5.00m,筒壁厚度180~530mm,筒身坡度2.5%。项目部采用电动液压滑模技术,有效解决了施工中容易出现截面尺寸偏差较大、筒壁混凝土表面不平整、麻面、露筋、蜂窝、小孔洞等质量缺陷情况,提高混凝土工程质量、降低了成本。在3#、4#焦炉本体及其附属拦焦车二轨道箱型梁工程钢箱梁施工过程中,单榀钢箱梁长度13m,翼板厚度20mm,腹板厚度16mm,钢隔板厚度10mm。单榀焊缝长度13.0m,6条主焊缝焊接质量要求高,设计图纸明确要求翼板腹板处T型焊缝质量不低于二级标准。为攻克该技术难题,项目部一是加强培训学习、教授技术交底内容;二是对原材进行检验检查;三是按照设计、规范要求,书面加口头交底;四是派专人负责跟踪检查。最终该项技术攻关取得了良好的质量效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提高了施工队伍的质量意识,积累了施工经验,形成了技术标准。

多措并举      强化管理

解决任何问题都没有一成不变的办法,只有以不变应万变的方法。

为攻克施工中不断出现的技术难题,加强项目的组织管控能力,扩大公司在当地市场的影响力,项目部在建立之初就寻求建立管理长效机制。

加强管理,统一领导。施工伊始,九冶一公司就成立了黄陵焦化项目指挥部和项目经理部,全面实行项目管理法施工。同时根据本工程工程量大、工期要求紧、专业多等特点,采取了指挥部→项目经理部→作业队形式组织管理模式。为了在技术方面有保障,公司调配公司副总工程师坐镇并担任项目总工,这一安排使项目部在工程施工技术方面有了技术支撑。为解决技术难题,项目部还成立了技术攻关小组并进行了数10次的技术攻关。三级管理网络的建立,从组织机构上形成了从上到下对整个工程施工质量安全全过程的监控体系,为工程质量创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建立体系,落实责任。开工前,九冶一公司在该项目就分别建立了以项目经理为主要责任人的项目部质量、安全责任体糸,要求所有施工人员、专业人员100%持证上岗;同时聘任有相应资格且施工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从事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从施工、技术、安全、材料、预算等各方面配备管理人员,为工程管理明确了权责范围;对进场作业职工进行安全教育、考试,建立三级教育卡,签订《质量目标责任书》、《安全目标责任书》,严格奖惩措施,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控制环节指定到个人,使质量、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确保了工程从开工到竣工的质量安全。

开展竞赛,抢抓进度。九冶一公司先后在该项目开展了多项竞赛活动。在甲方2010年10月10日开展的大干一百天节点考核中,项目部在雨季中抢抓进度,最终按期完成任务,实现了公司对业主的郑重承诺,为甲方交上了满意答卷,该工程被园区评为大干一百天劳动竞赛活动“优质样板工程”。2011年3月6日,九冶一公司在黄陵焦化项目部召开了决战5.20(2011年5月20日)确保投产动员大会,项目部通过掀起施工大干高潮,确保了4#焦炉的按期投产。并该项目部由于在安全质量、经济效益、科技创新等方面的良好表现,获得了九冶一公司2011年度“五佳项目部”荣誉称号。

技术创新    实力创优

唯有创新,才能发展。技术创新展现的是一种实力,更是一种品质追求。

在黄陵焦化项目建设过程中,九冶一公司充分展示施工实力,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材料。在施工过程中,黄陵项目部创新运用了多项新技术:一是定位放线采用SET2BII 智能型全站仪测控新技术,不但测量数据准确、速度高,而且大大节省了劳动力。二是电子配料系统的应用:砼搅拌后台采用了机械上料、电子自动计量、配料系统,既保证了砼配合比的准确性,又提高了砼搅拌速度,满足了连续浇筑砼的要求,也保证了结构质量。三是砼的运输采用泵送工艺:通过输送管道将砼直接送到浇注点,既方便快捷、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又提高了工作效率、确保了施工进度。四是在大体积砼施工中,采用添加减水剂和粉煤灰等,不但有效改善了流通和易性,而且提高了泵送砼的速度,最终有效地防止了大体积砼施工中因水化热而产生温度裂缝的质量通病。五是竹面胶合板的应用:为提高砼预置柱的内在质量及感观质量,我们在施工中采用竹面胶合板拼装模板体系,采用成熟的支模工艺,使浇筑的砼内实外光,达到了清水砼效果。六是电渣压力焊新技术的应用:该工程的主筋均为Φ20-Φ28粗直径钢筋,为提高钢筋接头强度,确保焊接质量稳定、可靠,在施工中竖向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纵向钢筋采用对焊技术,实验结果不但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而且节约了钢材,缩短了工期。七是新型沥青卷材材料的应用:在主厂房屋面防水的处理施工中,采用高聚物改性SBS沥青卷材,进行热熔法施工,施工方法简单、工序少,且防水效果显著,彻底解决了屋面渗漏的质量问题。

施工中,项目部还运用了建筑业十项新技术里面的:1.6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2.6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3.3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4.1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5.2厚钢板焊接技术等。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工程自开工到竣工验收,未发生任何质量安全事故,得到甲方及监理单位的一致好评。同时也因项目部的管理到位,大量使用新工艺、新材料,而取得了较好的施工效果。也正是基于此,一路走来的黄陵焦化项目部实现了从冶金到煤炭行业优质工程的创优收获不断。

征战未休,战果待定。技术创先、实力创优的路上,拭目以待……  (九冶一公司 谭水才)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