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钢建设集团汽运分公司拥有从8吨到500吨全系列汽车吊、从15吨到600吨全系列履带吊,是东北地区最大规模专业吊装公司。凭借拥有大型吊装设备和丰富的吊装经验,稳定地占领了东北地区的石化、铁路、港口等市场,在此基础上,成功进军风力发电设备安装市场,在东北、华北等地风电项目建设中树立了良好信誉,“鞍钢吊装”成为叫得响的品牌。

内部市场求生存,外部市场促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

 “鞍钢吊装”一直是建设集团主攻外部市场的重点发展战略之一,多年来,在资源的配置、人员的调整上下了很大力气。建设集团汽运分公司不负重托,积极开拓市场,稳固地占领了东北地区的石化、铁路、港口、风电、高速公路事故处理等领域的市场,使“鞍钢吊装”的品牌越叫越响亮。为把这一市场逐步扩大,建设集团审时度势,把分散在各分公司的24台履带吊集中划归到汽车吊装运输分公司,进一步壮大了“鞍钢吊装”的能力。这次的资产转移,使汽运分公司的吊装能力翻了一番。汽运分公司表示坚决打好“鞍钢吊装”品牌,占领更更广阔的市场,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他们坚持以服务用户为神圣使命,以“全力确保市场,保障内部的正常生产”为己任,牢固树立企业“以内部市场求生存,以外部市场促发展”的经营观,在保证内部主营业务的同时,利用优势资源,大踏步“走出去”闯市场,不断拓展生存空间,谋求企业长远发展,逐步探索出一条企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该公司本着“服务重点保大局,拓展纵深增效益”的原则,采取整合设备配置和市场资源优化两项措施,精心组织、科学调配。他们着眼市场需求和企业发展战略,加快设备整合步伐,先后投入巨资购置德国进口350吨、260吨轮胎式汽车吊和10台豪泺自卸车,以大型吊车为主体的吊装实力和以大型拖挂车为核心的运输实力得到质的提升,初步实现吊装运输设备的技术升级,有效发挥专业规模设备的优势。由原500吨汽车吊为龙头发展成为500吨、350吨、330吨等吊车“六强”企业。运输能力不断壮大,散装物料运输成为鞍钢保产生力军,呈现长途运输、散装物料运输、大型物件运输、专业吊车和综合保产运输的专业化大规模架构,经营格局从硬件上得到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实现质的飞跃。

去年以来,受经济大环境持续低迷、鞍钢内外部工程开工严重不足等影响,吊装运输活源继续递减。因燃油、轮胎、配件涨价等生产成本持续上扬,而鞍钢内外吊装台班价格一降再降,产值利润指标双双下挫。对此,该公司领导集体以变应变,求实创新,迅速调整经营战略,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缜密分析市场走势,遵循“走出去,步子再迈大一点”的经营原则,运用“让利于用户”的经营策略,大力开发“三个市场”,相继开辟出以风电项目安装为主的诸多新兴领域市场,凭借雄厚的设备实力和精干的职工队伍,创造了“服务用户无投诉,安装设备无纰漏、人身安全无问题、工期提前无滞后”的新成绩。优化资源,逆势而上,市场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企业开辟出新的效益增长点。围绕以500吨汽车吊为核心的大吨位吊装,在冶金、铁路、交通等行业重点工程的施工中显现作为,并赢得了广泛的赞誉,打响了优质服务的品牌,树立了鞍钢人的良好形象。他们有效推进企业变革创新和坚持低成本运营发展战略,努力拼搏,重点在市场开发、巩固用户和深化内部管理、压缩各项费用支出方面下功夫,有效遏止了效益下滑的趋势,确保了生产经营的总体平稳运行,经过公司上下的共同努力,成功抵御了经济低迷的冲击,为建设集团公司“扭亏控亏增效”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坚持以“内保重点工程急需,外拓生存发展空间”的经营战略,在建设集团公司内部市场用车一派繁忙之势,做到未雨绸缪,广辟经营触角,社会市场在原有基础上又创新佳绩。立足于大型吊车群的独特优势,坚持“履行职责保重点,兼收并蓄增效益”的吊装运输原则,大打“短、平、快”项目,外部市场继续呈稳步扩大之势,又相继开发了多家用户,扩大了企业的知名度,树立了企业形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获得双丰收。以满足用户车辆需求为己任,“一切为了用户、一切服从用户、一切保证用户”,不断改进服务作风,提高服务质量。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虚心征求服务方面的意见建议,从强化职工的职业道德和工作技能入手,进行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教育,进一步增强优质服务监管机制,实现安全优质、迅捷高效、精细周全,发扬“能打善拼,不为人后”的过硬作风,彰显了汽运人勇挑重担的形象,提升市场竞争实力,掀开了生产经营的新篇章。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创效载体,建立企业与职工利益共同体

虽然受经济大环境影响,汽运分公司生产经营进入“寒冬”,但是面对困局,他们不等不靠,积极应对,以“扭亏控亏增效”为中心开展各项工作。首先通过深入细致的形势任务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让全体职工“知厂情,明厂务”,清楚企业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全体职工应尽的责任义务,以最大的努力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充分利用创效载体,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年初以来开展群众性提合理化建议和“双增双节”、“向管理要效益”等活动,广大职工围绕实现安全文明生产、深化企业改革、降低燃油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59条,立项35项,实施21项,已创效50余万元。

他们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强化形势教育,不断提升职工的“三大理念”,即:“成本理念、服务理念、发展理念,”使职工实现了思想上同心、行动上一致,保持了生产经营平稳运行。不断细化各项管理,落实好低成本运营战略,实现企业降本增效。将“市场开发、资金清欠、节油降耗”和“创新对标、降本增效”等竞赛活动长效化,纳入全年工作重点,实施阶段性推进,按季度进行总评表彰。经过广大职工共同努力,在市场开发方面又有新进展,相继开发了山西大同大唐云冈热电厂脱硝设备安装项目、中铁三桥2600吨厚板运输项目、吉林洮南风电检修项目等10余个新的市场,实现产值200余万元。通过深入开展“创新对标,节油降效”等竞赛活动,取得了实效,已节省燃油20吨,降低成本20余万元。通过加大清欠力度,全面清理往来账目,共清回运费100余万元;通过开展创新对标,降本增效,共节约费用20万余元。

去年以来,受鞍钢及整个钢铁市场的影响在建设集团公司出现前所未有的经营困局的情况下,汽运分公司面临着内外吊装、运输市场严重萎缩,台班单价不断大幅度下调,燃油、轮胎等材料涨价等不利因素。为尽快扭转这种被动局面,他们提出要以坚强的意志,打胜“扭亏控亏增效”攻坚战,这不仅关系到鞍钢、建设集团以及本公司的现实生存和长远发展,更关系到每一名职工的切身利益,是企业必须承担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该公司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备件、油料和生产环节管理实施要点,并贯彻实施。已修复各种类型发动机、压脚板支撑机构、吊车各处漏油点、燃油供给系统、车用风扇30多台(处),还替换配重控制器,自行制作500吨吊车车库门雨搭,共节约成本费用近10万元。

积极拓展外部活源,不断提高自己的服务质量,节约出车成本,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截至目前为止,吊车使用修复的轮胎节约费用2.3万元;采用堆焊和加大螺孔法修复回转减速器总成,直接节约成本3.7万元。自行修理轮胎、补洞节约费用1.8万元。运输炼铁除尘灰和中板(厚板)氧化铁皮、燃气瓦斯灰等车辆,利用节假日和早出车拉一趟,再干本区域的活,提高车辆利用率,共拉回弓长岭球团一、二厂混合料和筛下物1500吨,创效51万元。由于吸排车辆的气动装置价格较高,为了节约成本,他们把能修复的都收回后进行了修复,把旧的气动装置二个或者多个混装修复,已单体修复10个,混装修复4个,节约费用约6.4万元。

汽运分公司通过引领广大职工为企业的生存发展献计献策,使企业与职工之间形成同心同德的利益共同体。

 “走出去”闯市场,拓展生存空间,谋求企业持续发展之路

汽运分公司以打造“现代物流”和“鞍钢吊装”两张品牌为己任,对外实施“走出去”经营策略,以诚信闯市场,以优质服务赢得用户;对内秉承“以人为本、共创和谐”的经营理念,强化管理,广大干部职工努力克服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的严重影响,在生产经营面临异常严峻的形势下,振奋精神,坚定信心,负重拼搏。该公司领导班子清楚认识到想要走好闯市场的第一步,首先就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树立闯市场的决心与信心。他们在反复论证、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确定了企业发展思路,其中将“大力拓展外部市场,稳步发展特种运输,积极进入物流行业”作为实现公司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同时,还积极倡导“开拓市场有理,开拓市场有功,开拓市场有利,开拓市场光荣”的鲜明导向,形成适应市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健全市场开发体系。

该公司本着做大做强企业为目标,坚持以生产经营为中心,不断加强市场开发力度,落实责任,严格考核。一是围绕全年生产经营目标,巩固“三大基地”,注重产业链条,实现大市场、大格局,力争大收益。他们面对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提出要在巩固朝阳、鲅鱼圈和鞍山本部三大基地的基础上,注重产业链条,不断构建信息捕捉平台,全力拓展外部市场,充分利用好荣获的省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企业,进一步融入社会,开辟市场,搭建更广泛的发展平台,努力打好企业的“现代物流”和“鞍钢吊装”两张品牌。他们在确保鞍钢保产运输的基础上,拓展施工领域,积极参与包括国家重点工程在内的运输任务。二是拓展经营渠道,在巩固并扩大鞍钢保产领域的基础上,努力争取在交通、石化和机械等大型工程吊装中扩大所占市场份额,同时,积极探索与风电制作和安装企业联合承揽施工的形式,从而确立在风电施工中的地位。三是继续深化管理,增强执行力。既在安全管理方面要突出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管理责任的落实和标准化管理模式,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全面推进施工现场安全监管工作;在设备管理方面要突出设备完好率,加大日常维护保养工作的力度,提高设备维修质量,延长设备使用周期,生产管理突出设备利用率,切实增强全员的大局意识和组织协调能力,确保生产顺行。其风电安装领域也相继拓展到内蒙古、吉林、山西、河北等省内外,并且从过去的主要以安装为主到如今以安装、维修与维护同时并举。

该公司领导班子清醒地认识到,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闯出一条路,关键是要打造“鞍钢吊装”的过硬品牌。为此,他们发扬不畏艰难、攻坚啃硬的“硬骨头”精神,秉承“以精品回报客户、以诚信实现双赢”的经营理念,逐渐在市场上赢得客户,打响了“鞍钢吊装”的品牌。正是由于有了优势的企业品牌,在市场开发上,由原来以中小客户、零散项目为主,陆续开发了一些新的大中型客户和长期项目,外部市场规模不断扩展。2005年6月份,首次涉足风电市场,承揽营口鲅鱼圈仙人岛风电项目的安装工程,所属500吨吊车机组成功完成一台1兆瓦风力发电机安装重任,这个风电项目是国家863科研成果,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它的成功安装意义深远,不仅标志着汽运分公司已经具备吊装风力发电设备的实力,而且为该公司迅速站稳风力发电设备吊装市场奠定坚实基础。连续完成了鞍钢鲅鱼圈钢铁项目的烧结、化工、炼铁、厚板、各种辅助系统大小工程建设50万吨钢结构件、原材料、进口设备吊装运输工程。在此期间,还先后承接了中德合资大连蒂森克虏伯镀锌板厂2号镀锌线、韩国投资张家港浦项不锈钢板厂、河北青县、鞍钢新4号高炉、四冷轧、机械制造公司、大孤山球团、化工、大型厂、凌钢等工程40万吨钢结构件吊装运输工程。远赴黑龙江七台河为鞍钢抢运焦炭等原燃料,为“5.12”四川汶川安县地震灾区运送救援物资。2009年,该公司敏锐捕捉市场信息,充分发挥大型吊装设备优势,迅速打入风力发电项目安装市场,先后完成吉林通榆、大连瓦房店、铁岭昌图等百余个1.5兆瓦风力发电机的安装工程。

开拓新领域,完成新任务。鞍钢股份公司中石化天津石油储罐钢板项目是汽运分公司新接触的海陆联运对接运输项目。该项目是由营口鞍钢鲅鱼圈港装船通过货轮运输方式将钢板运到天津南港,汽运分公司负责钢板不落地接船运输到中石化石油储罐项目工地。该项目难度在于船期不固定,大风,雾天不作业,这样运输方将无法掌握工期,加大外地施工成本。另该项目工程量2万吨,钢板3种规格,最长14.8米、宽3米,属严重的超宽超长运输,而钢板到港不准落地,必须直接吊卸到运输车辆上直接运走,否则港口将收取不菲的落地费用,港方还不考虑客观因素,成本风险加大。汽运分公司甚至鞍钢股份物流中心也没有海陆联运这方面可以借鉴的经验。接到任务后,他们仔细研究论证,缜密制定运输方案。运输中组织精干力量,投入主要设备,联合当地物流企业,克服了临海地区的大雾、大风等客观因素带来的不便,以及外地运输交通、路检部门的不定因素,安全、优质的完成该运输项目,为今后海陆接货运输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拓展了新的运输领域,为汽运分公司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正是靠着这样过得硬的品牌,汽运分公司才形成了以风电安装为核心,生石灰、焦炉灰、脱硫灰、除尘灰、铁红、合金料等物料保产运输和以鞍钢外购设备长途专业运输齐头并进的良好经营态势,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新客户的信任,开发了一个又一个新项目,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实现了一年一大步的持续性发展。 (鞍钢建设集团 张心正)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