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9日,上海宝冶集团特种分公司中标施工的上海市生态文明重点工程——黄浦江东门路至复兴东路防汛墙改造工程,通过上海市水务局验收,成为上海市文明工地。此举标志着该公司近年已先后高质量地承建我国10个生态文明工程项目。
上海宝冶集团特种分公司是中冶集团内较早跻身于我国生态文明工程项目建设的单位。先后参与了我国江河水系整治、城市和风景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扩建、改造等生态文明工程项目施工,在为我国人民创造良好生活环境、生态安全做出积极贡献的同时,拓宽了经营业务。
上海宝冶特种分公司跻身我国生态文明工程建设领域,首次中标施工的是目前亚洲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即上海老港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沥液厂扩建工程。其主要承建了渗沥液厂的均衡池、UASB池及UASB出水池、加药间、SBR进水池及污泥储池、SBR池、放空池等建筑物和构筑物。其扩建工程竣工投入使用以来,已将处理这座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沥液的能力从原每天
1500立方米增加到了目前的
2300立方米,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目前上海每天产生约15000吨生活垃圾填埋处理排除的渗沥液污染地下水的环保难题,进一步为建设上海绿色生态城市奠定了基础。
在城市生态文明工程施工中,上海宝冶特种分公司还中标承建了安徽芜湖市垃圾处理厂扩建工程,为芜湖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卫生城市出了一份力。
为掌握生态文明工程施工的主动权,上海宝冶特种分公司采用了EPC总承包工程的建设模式,承建了安徽省青阳县的垃圾处理工程。此项工程距青阳县城区中心
5公里,距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
10公里,建于丘陵地带自然形成的不可耕用的面积为11万公顷的洼地中。垃圾填埋及处理规模起始年为100吨/天,终结年为185吨/天,服务年限为22年。工程全面交付安徽青阳县使用后,使九华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的生活垃圾随时得到了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处理,从而改善了这里的生态环境。
为使生态文明工程更“生态”,上海宝冶特种分公司曾率先在上海罗泾护厂河工程中采用了目前世界最先进的“生态石笼”新工艺,以形成绿色河道护岸,获评了上海市总工会评定的“上海市合理化建议金点子奖”。为了采用这项新工艺,该公司成立了攻关小组,从环保、生态等多方面考虑,并结合上海罗泾护厂河工程的实际情况,建议设计院改原设计的浆砌块石护岸结构为生态石笼护岸结构形式。此建议得到了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的采纳和罗泾工程建设指挥部的支持。经反复试验成功后,生态石笼护岸施工工艺得以在上海罗泾工程总长达
7.7公里的护厂河护岸工程项目中全面推广运用。
采用生态石笼工艺施工的上海罗泾工程护厂河护岸,从投入使用几年后的效果监测形态看,所起的防护作用已经超过了传统的浆砌块石护岸。这个效果与原设计理想完全相符。这是因为,生态石笼具有“柔性”特点,避免了自然因素引起的护厂河护坡开裂;生态石笼具有“透水性”特点,避免了护厂河挡墙和护坡后地下水的压力,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护厂河岸基础的倾覆力,大大加强了护岸结构的稳定性。
上海宝冶特种分公司在生态文明工程建设中,还将触角伸入了上海河道水系整治工程施工领域,除新开、疏浚浦东新区
3.74公里河道外,还中标施工了上海市生态文明重点工程——苏州河下游
16.7公里防汛墙综合改造工程中的
4.6公里。项目部按1000年一遇潮位、50年一遇洪水防洪标准施工的苏州河防汛墙改造重建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后,除主要拥有防汛功能外,苏州河沿岸还完全体现了“生态文明”的理念——成为了一条“绿色项链”:两岸形成了绿化带,绿化带上镶嵌着多颗“珍珠”,即绿色开放空间或亲水平台,目前已成为上海市民及外地游客观光、休闲等多功能复合型街区的一部分。
除承建苏州河防汛墙改造重建工程外,上海宝冶特种分公司还中标在上海浦东新区筑就了占地面积为679.4亩、容积为130万立方米的苏州河下游段底泥疏浚储泥库,为疏浚苏州河长达
16公里的黑臭底泥的存储和处理奠定了基础。此外,该公司还参与了国家重点整治太湖环保搬迁工程的施工,将原紧靠无锡太湖水域的金鑫轧钢厂整体搬迁于江苏宿迁市宿豫经济开发区,为国家提出的重点治理我国“三河三湖”中的太湖区域水污染防治贡献了力量。
目前,上海宝冶特种分公司还正建设上海又一项生态文明重点工程——长兴岛青草沙水库周边水系调整工程中的
6.1公里河道、3座涵闸、2座涵洞和1座桥梁等项目。 (上海宝冶集团 庞 义)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