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2017年3月,中国十七冶中标岚县最大光伏扶贫项目——30MW农光牧互补产业项目。面对现场施工难度大、资源投入多等困难,项目部提前策划、统筹安排、配足资源,调集精兵强将进场, 攻坚克难抢抓进度,于年底如期并网发电并投入运营。项目采用“畜牧+农业+光伏”模式,多产业协同发展,发挥效益最大化,实现了岚县光伏扶贫,建成后使岚县1200户深度贫困户脱贫,每户每年增加3000元纯收入,并持续受益20年,让村民真正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这样的项目真是太良心了,在家躺着就能赚钱。”站在山西吕梁市岚县梁家庄村山脚下,一眼望去,在绵延起伏的山脉间错落有致地排列着一望无际的光伏发电板,它们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将无限的太阳能转化为源源不断的电能,成功助力老区人民脱贫致富。

岚县位于山西省境中部西侧,为吕梁山北端重要的区域城市,是吕梁山上的“小平原”,海拔较高,地势平坦,号称“天上云间”,全县最高海拔2275 米,最低海拔1154 米。岚县境内有山地、丘陵、平川、沟谷四种地貌类型,其中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85%。梁家庄村周围有少顶山、簸箕山和马头山环绕,中心位于岚河盆地,地形较为复杂,交通不便。山里荆棘丛生、杂草密布,又没有路,地表起伏不平,局部还有中小型水冲沟和高原岩石残丘等,地形地利条件极其不利。一直以来当地村民们都以种植玉米、土豆为生,广种薄收,还要看年景,日子过得很艰难,村中有大量的待守劳动力。

岚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为落实国家光伏精准扶贫政策,把光伏推广应用与扶贫相结合,2017年3月,中国十七冶成功中标岚县光伏扶贫项目,这是吕梁市最大的光伏扶贫项目,要在群山中因地制宜建设规模化集中太阳能光伏发电站,计划年总发电量30MW。华润岚县30MW农光牧互补产业项目作为吕梁市最大的光伏扶贫项目,具有显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政府部门全力支持该项目建设,积极延伸光伏产业链,加强农光牧互补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中药材种植业,增加当地农民收入,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同时,该项目的建成将成为岚县首个畜光互补发电基地,也将成为一个生态保护示范基地,对进一步推动农业结构调整,提升畜牧业发展水平,实施精准扶贫,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意义。虽然项目意义重大,但施工难度、资源投入也十分巨大。

光伏建设场地属于荒漠化和石漠化山地,其地表起伏不平、朝向各异、局部伴有中小型水冲沟或高原岩石残丘、石笋、石芽等不利地形地质条件,且场地中夹杂国家林地,可利用面积大小不同,施工难度很大。在这样复杂的地理环境下建设光伏发电场地,对十七冶来说面临着重大的挑战,但是,作为央企,必须担起扶贫攻坚的社会责任,再难啃的骨头,也要将其拿下,让当地百姓早日脱贫。

为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项目施工本着尽量减少地表破坏的原则。由于光伏区通道和施工便道修筑较少,进场道路多为新建盘山道路,坡徒、弯急、路况差,从而导致施工材料搬运主要依靠中小型货车转运和人工进行,电池组件、钢桩、支架、电缆、钢筋、水泥、砂石等物料总量有几万吨,物料搬运难度十分巨大。为了加快施工进度,争取早日运营,项目团队尽量减少道路的拓宽,以避免破坏当地脆弱的植被环境,因此他们采用人海战术,不断增加人力资源的投入,通过人力和小型机具来搬用。

光伏支架和组件安装是光伏电站施工的主要工作之一,其安装质量和成型效果关系着电站整体美观性和发电效率,但由于山地光伏电站地形制约,其施工难度远远大于平原地区的支架和组件安装。因此,项目技术人员在安装过程,采用不同长度的前后立柱调节支架整体平整度,在依山就势的原则下尽量保证整体平顺,减少组串间的错台落差,以保证组件安装成型后的阴影遮挡提高发电效率和整体美观性。

2017年底,项目顺利建成投入运营。如今梁家庄村的高山上,多了一道美丽的风景,一排排整齐排列的光伏发电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为荒凉的山地增添了一抹亮色,为当地百姓送去了暖阳,让当地脱贫攻坚送去了希望。

“人们常说,天上不会掉馅饼,但是这个光伏项目,让我躺着都能赚钱”,村里的杨大爷笑着说到,“那一片片光伏发电板就是一块块“金疙瘩”,要感谢党和国家有这样的好政策,感谢十七冶对我们村的贡献。”光伏组件躺着晒晒太阳,每天就能有实实在在的收入。他的眼里闪动着泪水,显得格外明亮,光明与希望就在眼前。

岚县年平均日照2752 小时,属于太阳能Ⅲ类资源区,具有发展光伏电站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项目建成后,可使岚县1200户建档立卡深度贫困户脱贫,让每户每年增加3000元的纯收入,并持续受益20年,对落实精准扶贫、打赢扶贫攻坚战具有重大意义。“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模式使得农户不仅省下了电费,用不完的电还能卖给国家电网,同时享受国家和政府的补贴,给百姓的生活带来了质的提升。

同时,项目还采用“畜牧+农业+光伏”的模式,为当地百姓想方设法增收。在工程建设中,项目部在光伏区采用高支架安装光伏组件,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板下的空间。项目部在区域内部建设了1000头驴养殖规模的驴棚,在光伏组件下方种植牧草以及喜阴的中草药,在驴棚上布置光伏组件,全方位实现多产业的协同发展,发挥最大经济效益,给当地困难家庭提供了创收的渠道,同时也改变以往光伏电厂下方光秃秃的景象,促进了当地自然环境的进一步改善。

光伏扶贫不仅开辟了一条新的扶贫渠道,也打破了长久以来“输血式”的扶贫模式,由单一的资金扶贫转向“造血式”扶贫,实现了扶贫工作转型升级,更是精准扶贫的一种方式。为更好地完成项目建设,加快当地村民脱贫致富为目标,十七冶积极肩负央企责任,提前做好策划、统筹安排、配足资源,抽调精兵强将组建项目团队, 攻坚克难抢抓进度。面对大量的人工问题,公司决定招聘当地贫困村民,既能增加他们的收入,帮助他们脱贫,又能加快材料的搬运工作,促进施工进度。同时公司还对符合要求的村民进行技能培训。在进行钻孔施工中,项目部的技术人员对当地村民进行一周左右的培训后,他们基本掌握了操作要求和要领,在技术人员的现场指导下进行钻孔施工作业。在进行支架安装时,安装技术人员手把手教当地村民安装要领、安装工具的使用、安装注意要点,保证质量安全技术措施。开始安装进度很慢,在进行一段时间的实践后,大部分村民都可以正常的进行施工作业了。正常情况下,桩基成孔工一天有250元的收入,支架安装工平均一天200元,这极大的提高了当地村民的经济收入。

“现在我每天最关心的是天气,只要有太阳,村里就有收入,它就像一个阳光存折,为梁家庄村的扶贫事业不断注入能量”,项目部技术员小程正在教当地村民安装太阳能电板,他停下手中的扳手,皮肤晒的黝黑。“现在光伏场每天的发电量除了供村里使用外,还分配给国家电网,村里每年都分红,老百姓可高兴了。”

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面对山地光伏场区施工难度大,资源投入多的情况下,大家没有退缩,积极想办法,找对策,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充分展示出央企施工技术水平过硬和务实的工作作风,如期完成施工任务,确保了并网发电的节点。华润岚县30MW光伏扶贫项目项目指挥部将一面绣有“精心施工,规范管理、建造精品、回报社会”的锦旗和感谢信送到中国十七冶项目部,这是对十七冶人在华润岚县30MW光伏扶贫项目成功并网发电中作出的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更是对十七冶在脱贫攻坚中付出的努力给予的褒奖!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十七冶真正把精准扶贫责任扛在肩上、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该项目的建成点亮了村民的希望之火,每家每年都有固定收益,同时中草药种植和畜牧业养殖还会不断提高收入,让村民们真正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施工期间,项目党员还经常走访村民,为他们讲就业扶贫、光伏产业等各类政策,鼓励他们积极发展产业,通过自身努力实现脱贫。节日期间,项目部党员还为他们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用品。现在,尽管十七冶人已经离开了那里,但是在当地只要提起十七冶,依然能听到一片赞扬声,许多村民都为十七冶点赞。他们在光伏项目上不仅每月都按时收到工资,关键还学到了技术,为他们走出去创造了条件。

如今的黄土坡正焕发勃勃生机,在蓝天白云下,在群山峻岭中,一排排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闪着金光,这是村民的梦想之光、是国家的期望之光、也是我们的满意之光! (中国十七冶集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