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乐江在接受大型纪录片《大国钢铁》摄制组的专访时表示:“钢铁行业发展的客观规律表明,在这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中,技术创新要放在首位,这是中国从第一个百年目标奔向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基础。”

谈改革: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全面深化改革是国家战略,也是国有企业必须承担的重任。中国钢铁工业正面临一个躲也躲不过去、倒逼过来的深度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徐乐江认为,钢铁行业发展的客观规律表明,在这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中,技术创新要放在首位,其次是制度创新。宝钢深化改革的主要方向是混合所有制、三项制度改革等。徐乐江表示,国有企业改革不是把国有资本改没了,而是要通过改革提高企业在行业中的控制力、影响力和企业活力。“这场改革对行业会有比较大的冲击,宝钢要做好凤凰涅槃的心理准备,相信最终留下来的企业才会有真正的竞争力。”他表示

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到今天,在国际钢铁市场的地位令国外同行不可小觑。徐乐江认为,“未来,中国要从钢铁大国走向钢铁强国,中国钢铁企业‘走出去’是大势所趋。”宝钢一直坚持把最好的产品放到国际市场接受用户最苛刻的检验,每年保持10%的出口份额。徐乐江坦言,“走出去”战略也会遇到文化差异带来的若干问题,有风险,但要勇于尝试。他相信,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引领下,钢铁行业“走出去”的步伐会迈得更快。

“国内其他钢铁企业也有许多值得宝钢学习的地方。”徐乐江举例说,鞍钢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依然值得宝钢学习;民营企业如沙钢的创业精神,特别是企业家精神令人佩服,他们对改革创新的重视、灵活的市场适应机制,是宝钢下一步学习的重点;河钢唐钢对环保的重视,以及主动融入城市发展、与城市相融共生的做法,也走在许多钢铁企业前面。

“在国际先进钢铁企业面前,宝钢也一直把自己定位为学生。”徐乐江以新日铁住金为例,表示宝钢要学习其在研发、劳动生产率、市场开拓和国际化布局等方面的先进做法。

谈情怀:“激情豪迈”和“战战兢兢”

在专访中,徐乐江用“激情豪迈”和“战战兢兢”概括了他对钢铁事业的情怀。他说:“宝钢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是中国当代钢铁工业飞速发展的缩影。1978年,全国钢产量仅3178万吨,百废待兴的中国倾全国之力建设宝钢,体现了老一辈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的战略目光。37年过去了,中国粗钢产量突破8亿吨,占世界钢铁产量一半,一跃成为世界钢铁大国。钢铁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撑起了一片天。作为中国钢铁人,心情怎能不豪迈?”

徐乐江认为,宝钢对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作用体现在5个方面:一是宝钢起点较高,使改革开放后的中国钢铁工业接近世界水平,对中国钢铁工业未来的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二是宝钢的现代化水平促进了中国冶金装备制造业和冶金工业的技术进步;三是宝钢重视环境保护,严格控制污染排放,为中国钢铁工业生产引入了一股“清风”;四是宝钢开钢铁产业沿海布局先河,改变了中国钢铁业的产业布局;五是宝钢在引进先进技术装备的同时,也引进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引领中国大型钢铁企业管理创新。

“但是,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到今天,在完成国家工业化、城镇化的历史使命的同时,也面临产能过剩的危机。中国钢铁工业要支撑中国下一个百年目标,就要从钢铁大国走向钢铁强国。这道难题摆在面前,让中国钢铁人如履薄冰。”徐乐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