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对于企业、城市乃至国家的发展都占据无比重要的位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在多地考察时,都强调了深化改革的重要性。正如六年前处在结构调整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挡期的新天工集团,紧紧依靠创新驱动,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抓住和用好宝贵的战略机遇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了战略主动权。

工程技术总院作为天工集团深化改革关键一招,以创新发展见证了新天工的发展历程。

没有谁比我们更感知“创新”二字对天工人产生的魅力,

没有谁比我们更理解“创新”二字在总院人心中的分量;

没有谁比我们更认识“创新”二字在改革中的初心含义,

没有谁比我们更热爱“创新”二字在实践中迸发的激情;

在水流湍急的改革长河中,沉浮与跌宕、失败与荣耀并存。百舸争流,唯有奋楫者才能领略沉舟侧畔千帆过的风景。

六年间,工程技术总院深处天工集团深化改革的浪潮中,时间印证了初心,也折射出了新天工转型发展的耀眼荣光和磅礴气势。

蓄势起航,转型升级挥师新兴产业

一场转型升级在2016年踏上征程。2016年,“冶金建设国家队、基本建设主力军、新兴产业领跑者,长期坚持走高技术建设之路”成为中冶集团转型升级的战略新定位。

天工集团在聚焦冶金主业的同时,积极响应创新驱动国家战略,坚信只有全面提升工程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向新兴建设领域转型步伐,才能有效破解制约企业发展的系列难题,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技术体系和发展模式。2016年3月21日,工程技术总院应势而生。为天工集团全面进军新兴产业市场,迈出了调结构转方式的第一步,完成了从冶金独秀到全面开花的华丽转身。

天工人以期待的目光,注视着这艘即将驶入新兴领域的航船,未来的航迹将伸向何方?

站在新起点,工程技术总院紧紧围绕“以技术研发为先导,以市场开发为目标,以全流程综合服务为支撑”的发展定位,牢牢把握集团公司赋予的“以技术创新为引领,以平台建设、体系建设为抓手,以全产业链技术服务为核心,助推企业高技术高质量发展”战略指引。充分利用技术优势,积极在BIM技术应用、综合管廊、美丽乡村、装配式建筑等新兴产业领域为天工集团市场营销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通过不断整合内外资源,提高研发能力,以“新兴产业领跑者”的身份助力天工集团转型升级。

以管廊技术研究院为代表的研发团队助力天工集团形成了“管廊标准体系”,具有天工特色的“管廊专利池”,助力天工集团承建贵州都匀、河北衡水、云南瑞丽等多地综合管廊项目,中标管廊项目总里程超110公里,总投资额超115亿。

繁花蝶变,技术引领全产业链发展

一场以技术为引领的全产业链蝶变在2018年上演。《中国力量》一书中这样阐述了中冶集团在过去五年改革中展示的光明前景:坚持改革创新,我们就会走在高质量发展前列,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2018年是天工集团的深化改革创新年,打造中冶集团王牌军的攻坚年。工程技术总院充分运用技术创新及自身服务优势,开启多元发展模式。分别在结构调整、新动能培育、品牌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突破,通过设计引领成功中标多个EPC项目,开启工程总承包板块元年。

前端设计紧跟市场需求,调结构补短板。为积极适应集团公司结构调整的步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迅速调整和优化设计专业人员结构。通过引进高端人才团队,精准发力补短板。在转型上和专业上迅速向热门行业扩展,在市场上,实现从内部走向外部。2018年设计板块外部市场签订合同额同比增长507%。

逐步扩大资质范围,永续企业经营之道。成功申请“城乡规划编制乙级资质”,为全面加快集团公司规划板块的快速发展,创造集团公司“四特五甲”品牌优势奠定了坚实基础。

高质量技术创新,厚植发展新优势。总院组织申报的“综合管廊”、“模块化建筑”和“BIM信息技术”三个领域四项课题,一举获批国家住建部2018年科学项目计划立项,实现了天工集团国家部委级以上重大技术研发项目零的突破。此次成功立项标志着天工集团将形成“BIM 信息技术”、“综合管廊”和“模块化建筑”领域的关键技术,对提高天工集团重大核心技术发展能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推进科技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

技术创新改革,彰显体系力量。根据天工集团“深化改革创新”专题研讨会会议精神,持续强化创新主体作用,做强创新链。总院作为深化改革的践行者和推动者,围绕技术改革创新工作思路,搭建了以技术经营为主导的技术平台。逐步完成了技术系统培育、队伍建设、平台搭建、技术资源服务等方面的统一平台化管理。实现了全集团技术人员的集中统一管理、统一培训、统一调用的技术体系管理模式,打破人才壁垒,实现人才资源的最大化。为天工集团下一步深化改革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一年,工程技术总院第一次全面完成天工集团下发的各项指标,整体呈现动力增强、趋势向好的良好态势。特别是在结构调整、新动能培育、发展方式转变、品牌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新成绩。

创新赋能,全产业链优势再拔高

2019年是天工集团推动二次革命,二次创业的开局年。天工集团各项指标再次刷新历史记录,营业收入时隔5年再次突破200亿台阶,在中冶集团年度业绩考核中重返A级序列。站在新的起点上,改革的春雷持续涌动。工程技术总院坚持技术创新为引领,经营回归本质为导向,以体系建设为支撑、以优质服务拓市场,加速产业链、创新链优化整合及资源配置。以设计板块、信息化板块、工程检测板块为核心不断塑强天工集团工程总承包能力。

规划设计引领。以高端团队及人才引进的形式,构建了以规划、建筑、市政、景观、结构等5大核心主业板块为首的设计产业结构,相继签订了农牧业、海绵城市、污水处理、商业综合体等新领域设计项目。外部市场范围延伸至庆阳、成都、深圳以及津京冀多地。全年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42.7%。人均收入同比增长11.5%。 一举拿下工程勘察乙级、工程测量乙级、风景园林乙级三项设计资质,新增利润增长极。

信息化服务续航。2019年,总院成立“信息化中心”,通过信息化技术带动,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有效融合,初步搭建了“智慧工地建设”“BIM技术应用”“信息化管理”三大板块业务,最大限度讲信息化建设实用化、实战化。

以自身优势撬动EPC市场。全面发挥设计优势、技术优势、资源整合优势,通过设计引领,先后签订天津新能源EPC项目(首个日资EPC项目);全密闭环境保护EPC项目;睢宁农村建设EPC项目。同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探索设计与施工深度融合,探寻“不同合同模式”下的工程总承包项目盈利模式。

这一年,工程技术总院连续两年全面超额完成天工集团下达的各项指标。同时,各项经营指标实现翻番。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相信也惟有改革才不辜负即将到来的新时代。

迭代升级,“新”“心”向荣再出发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天工集团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高质量发展和疫情常态化防控,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商业模式和体制机制,连续两年获中冶集团经营业绩考核A级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再创历史新高,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稳”的格局逐步巩固,“进”的态势愈加明显。

从“新”开启,向“心”而行。2020-2021年,工程技术总院以“抓创新、抓改革、抓服务”为工作思路,充分发挥系统及制度建设优势,挖掘大区域市场潜力,坚持以党建引领带动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以“家文化”全面调动员工干事创业热情,分别在改革创新、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全产业链优势再拔高等方面不断提升创新体系效能。连续四年全面超额完成天工集团下达的各项指标。

为了将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将潜在的经济价值转化为现实的经济效益。积极围绕天工集团新发展理念,设计院通过管理机制向“平台化、法制化推进”,全面梳理管理系统及制度建设,实现管理科学化,运行标准化,提高生产效率。外部市场遍及华北、西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等21个省市,实现了”天工设计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资质范围从成立之初“二甲”扩大至“四甲五乙”。同时,更加注重“以优化设计进行价值创造”,通过宣贯设计优化理念、项目复盘总结、专业培训等方式,为天工集团多个项目发掘设计优化点,实现降本增效;信息化中心开启平台服务板块之路,保障集团“小前端大后台”高效运行,并在首届中央企业数字化转型峰会上,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发布。

在工程总承包模式探索方面,积极发挥设计引领的作用,同时建立设计与施工、设计与采购相互融合机制,强化设计管理作用,实现双重校核,助推项目盈利能力。在综合型人员培养方面,建立设计与施工项目负责人交叉任职机制、相互赋能,培育新型工程总承包项目经理。为将天工设计板块打造成“最懂施工的设计院”,将施工板块建设为“最懂设计的施工团队”储备人才。

两年来,工程技术总院通过全面提升全产业链专业化能力和差异化竞争优势,以“硬核实力”持续提升天工集团工程总承包核心竞争力。

“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一个企业也是如此,只有精心培育塑造全员认可的企业精神,才能凝聚起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正能量。总院作为天工集团最年轻的高端人才聚集地,六年来各项指标实现创新攀升,发展平台持续扩大,企业文化建设和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员工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高,逐步形成了“总院是我的”企业“家文化”。

总院“家文化”,以技术为引领,融合现代式的管理与“家庭式”的理念,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为员工树立梦想与价值观,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通过建立培养机制、使用机制、激励机制以及竞争机制,不断激发团队的战斗力,全面形成“爱企如家、齐心置家、精心护家”的干事创业新局面。为助力天工集团向工程总承包转型不断增添发展活力。

回望“初心”,不负青春砥砺前行

时间记录了总院开拓前行的刻度。六年的拼搏奋进,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发展质量持续提升。从依靠天工集团资助到集规划、勘察、设计、施工、检测、信息化全产业链服务商成为天工集团新的利润增长极。

创新凝聚了总院发展的不竭动力。六年的创新发展,始终坚持最大限度释放创新、创造的动能,不断提升天工集团在行业领域的影响力、竞争力。多项科技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和国内领先水平;获得了2019年天津市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A类创新团队;累计摘取国家重点科技奖6项,扩大提升企业资质6项。

在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上,搭建了技术系统平台、规划设计系统平台、项目管控指挥中心平台、信息化中心、特色检测业务等创新平台及新兴产业平台。依托各专业分公司,孵化了9个新兴领域专业技术研究院,为持续开拓市场储备技术优势。

人才撑起了总院高质量发展的“脊梁”。六年的历练成长,总院的发展动能明显增强。通过内强素质,外引人才,从成立之初的60余人发展到如今的270余人,成为集团公司最年轻的高端人才聚集地,形成了以设计、信息化、EPC、检测等板块相互依托、协同发展的生动局面。

初心汇聚了总院“家文化”的磅礴力量。爱企如家,由“心”而强。总院“家文化”凝聚了全体员工干事创业的激情,引导员工凝聚起牢固的情感基础,自觉把个人的价值追求融入到总院的发展实践中,在大家庭中勤学本领,发挥劳动智慧兴家立业,从而实现总院发展与员工个人发展的和谐统一,幸福共进。诠释了“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书写了“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

风雨铭刻在心,点滴弥足珍贵。工程技术总院起步于“十三五”开局之年。六年来,总院在全体员工的辛勤努力下取得了长足进步,实现了由费用单位向经营单位的华丽蜕变,各项指标稳步向好,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

展望未来,踔厉奋进笃行不怠

“技术+经营”双轮驱动,稳健中彰显价值。未来,工程技术总院将始终以技术创新为引领,以平台建设、体系建设为抓手,以全产业链技术服务为核心,助推天工集团高技术、高质量发展。通过培育活跃的创新主体,不断打造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品牌的新形象;持续深入推动平台建设和体系建设,形成实践性和探索性的产学研基地,不断撬动创新平台“聚”资源;以全产业链优质服务,助推企业高技术高质量发展,以优势互补同频共振凝聚核心竞争力,以“硬核实力”持续提升天工集团技术平台,逐步形成天工集团工程项目建设依托技术总平台的全方位服务,以新一代天工技术库和新一代天工技术平台为载体,持续为工程建设项目提供按需响应的新型技术服务。全面助力天工集团成为具有全要素、全流程、全链条、全生命周期能力的工程总承包商。

团结凝聚力量,携手前行不负众望。太阳刷新着地球,日历翻开新一页,我们又站在了新的起点上,奋斗的画笔已勾勒出未来的美好蓝图。团结的力量让我们继续前行,将接续创造我们崭新的未来。

走过“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跨越“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今天,迈向“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新天工的发展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工程技术总院将积极对标行业先进,立足自身优势和特色,持续推动技术领先、资源完备,不断优化综合实力,积极探索工程总承包模式,以创新之举、务实之策、奋斗之姿,不断丰富天工品牌,提升天工高度,壮大天工力量,助力天工集团成为具有全要素、全流程、全链条、全生命周期能力的工程总承包商。不断为天工集团实现“中冶集团王牌军”的战略目标添能蓄势。以更加昂扬的姿态,一起向未来。 (来源:中冶天工 史寅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