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嘉陵忆古渡,十里画卷展新韵”。

历史名城南充在2019年底收获了一个金光闪耀的“礼物”。由中国五冶集团承建的南充市滨江路、西华路城市主干道提升改造项目摘得建筑行业工程质量的最高荣誉——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这也是鲁班奖首次花落南充。

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提升以后的道路明显感觉更加平稳、宽敞,道路绿化也相当漂亮,驶过这段路心情很舒畅!”南充市民王亚平说。这种舒畅感得益于五冶建设者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此次参与鲁班奖评选的标段为滨江路桓子河大桥至上中坝大桥段的道路综合改造提升、绿化打造及滨江景观长廊、桓子河大桥匝道、城市夜景照明工程等。在改造过程中,中国五冶始终坚持精益求精、优于标准、毫米必争、力求完美。

例如,为了避免道路重复开挖,杜绝“拉链马路”,整治地下空间,中国五冶在此次滨江路改造中对道路进行了专业勘探、设计和精细的施工,路基扎实,路面平整紧密,在增强道路美观性和行驶平稳感的基础上大大降低了路面发生沉降、开裂的可能。同时,地下排水管道线性平顺、接口严密、防水性能高于规范要求,将更加有效地防止地下管道漏水,避免对路基造成浸泡、下沉的不良影响。

在传承中创新是工匠精神的内在灵魂。在该项目中,中国五冶应用建筑业十项新技术6大项、13子项,并自主创新形成专利13件,科技成果1项,工法2项。尤其是在滨江路地下顶管施工过程中,由于地下管网和地质条件复杂,项目部从地铁盾构技术中寻找灵感,研究出适合南充地质情况的先进顶管施工工艺,形成了《旧城区复杂环境下顶管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的科技成果,经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该技术成果的助力下,中国五冶引进最先进设备、最优秀人才抽调到项目部,保证了项目每天以前进20米的速度,完成滨江路数公里的顶管任务,既保证了施工过程安全,又消除了对周边道路及建筑物的影响,得到了业界一致好评。

再创新的同时,如何用心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五冶建设者依嘉陵江穿城而过的天然地理优势,合理利用地形,依江而建,形成了堤顶绿道、亲水平台、海绵江滩的多层次功能空间系统。

丰富景观中蕴藏的是新技术新工艺。建造过程中,中国五冶采用了18种节能环保材料,在增强降噪、耐磨、抗滑移性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美化景观、降低能耗等方面均效果显著。此外,中国五冶还采用了超过40种绿色施工措施,如渗水管基坑降水施工工艺、雨水回收利用技术、扬尘控制技术措施、可周转围挡及可周转板房等,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扬尘、噪声等污染,让城市的建设从始至终与绿色相拥。

能打硬仗、善打硬仗的央企担当

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完成城市主干道的提升改造,助力南充城市大改善、大变样,靠的不仅仅是匠心,更是中国五冶能打硬仗、善打硬仗的强大实力。

能打硬仗的背后是“订单只要一签字、履约就是百分百”的五冶担当,是“一天也不耽误、一天也不懈怠”的企业精神。

面对如此大体量的工程,中国五冶在每个施工标段设立现场指挥部,正排工序、倒排工期,制定以小时为单位的工期进度表,将作战图挂到施工现场,责任到人,动态调整。同时加紧资源调配,在中国五冶举全集团之力的配合支持下,项目增加了3倍机械和精干人力,近千人参与作战。他们斗酷暑、战严寒,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坚守在项目一线,有的员工甚至连春节都没有回家休息,始终在现场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

如果说“能打硬仗”靠的是信念与精神,那么“善打硬仗”则彰显了中国五冶的技术优势和项目管理水平。

该项目自开工起就以创“鲁班奖”为目标,创新性的建立了以承建单位牵头,其他相关方共同参与的创奖管理机构,精心组织创奖策划,明确各单位创奖目标,落实各奖项责任人及完成时间。在履约过程中建立了严格的考核机制,实施中检查对比实际工作推进情况并进行考核,按照时间节点进行偏差分析及纠偏。此外,为了最大限度提高履约效率,项目全过程运用先进的BIM综合管理平台,将计划、物资、劳务管理、资源配置等管控要素和BIM技术有机结合,实现了项目各项信息的可视化,使得建设各方信息、资源共享互通,从而高效推动项目建设,助力全过程精准管控。 (中国五冶集团 陈 蕾/文 邓 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