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做好通讯员工作 苦中收获甘甜
    发布日期:2008-06-12
做好通讯员工作 苦中收获甘甜
□顾先贵
作为冶金建设行业信息交流的窗口,《中国冶建》积极传递政府的最新政策信息,及时反映行业改革发展动态,交流企业工作经验,充分发挥了上情下达和舆论导向作用。她信息量大、指导性强、参与价值高,是很受会员企业欢迎和喜爱的一份行业刊物,已成为会员企业决策层和管理人员学习与工作的良师益友。其中一些十分有价值的文章和信息,引起了决策层的高度重视,提高了工作决策的前瞻性和主动性。
下面就学习和运用《中国冶建》,做好通讯员工作,谈几点体会。
一、热爱通讯员工作,苦中收获甘甜
信息宣传工作是件苦差事,如果不倾注一腔热爱之情,就很难有动力做好此项工作。我从1982年起从事宣传工作,20多年来坚守在这个岗位上,靠得就是执着与热爱。这些年来,我从一名宣传干事成长为总公司部门负责人,职务和责任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我对信息宣传工作的兴趣和热情没有退,在本职工作十分繁忙的情况下,每年仍有数百篇稿件见诸报端。
在实践中,为做好信息宣传工作,我力求做到拓宽信息渠道,保证耳聪目明,勤于写作。不管其他工作多忙,只要发现有价值的信息,我都及时采发从不流失。白天没有时间就晚上写稿,节假双休也常被利用。常常在别人打牌聊天撮麻将时,我是搜肠刮肚爬格子。我的体会是,“耳要灵、脑要敏、腿要快、手要勤”,要经得起喧嚣,耐得住寂寞,要甘受青灯黄卷苦,为伊消的人憔悴。这两年我的信息发稿总数一直名列前位,多次被评为《中国冶建》优秀通讯员。
二、紧扣六字环节,全面抓好宣传
在坚持围绕工作中心,服务大局的前提下,我们紧扣六字环节全面抓好信息宣传工作,充分发挥信息宣传工作舆论引导、启迪思路、开阔视野和促进发展的作用。
一是“前”。就是要抓好舆论的超前引导。这两年,企业改制是十七冶的大事。为了抓好舆论的宣传引导和推动作用,我们及时将公司改制重要阶段的信息向《中国冶建》发稿,在行业内广泛宣传我公司改制的方向、改制的目标和主辅业概念的界定等。同时将《中国冶建》上刊登的国家关于企业改制的基本政策和要求,兄弟单位改制的实践经验供决策层学习参考,这些前瞻性的信息交流和宣传,启发了决策层的思路,也增强了职工群众对改制的心里承受能力及思想准备,起到了超前引导和舆论推动的作用。
二是“深”。就是要挖掘深度,增大力度,提高强度,不能浮在表面,就事论事。2005年公司胜利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的目标,完成了一个历史性的大跨越,我们以公司“两会”精神为指导,研究制定了对外信息宣传的新思路,加大深度报道的力度,相继发出了诸如《十七冶确定“全面、持续、稳健、快速”发展思路》、《引进社会人力资源,形成竞争局面,实现与狼共舞》等深度报道,在《中国冶建》上发表,在行业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三是“大”。就是抓住大工程,大题材,做好大文章。公司参与建设的上海一钢不锈钢工程,马钢新区全国最大规格的转炉、连铸和焦炉工程,是我国十五期间最大的不锈钢精品基地建设项目,是最大层级的转炉、连铸和焦炉工程,也是十七冶有史以来一次中标量最大的工程。为了抓好这个大工程的宣传,从中标之初我们就拟定了较为完备的宣传工作预案,按照工程阶段和重大节点安排宣传计划,两年中深入工地采访26次,专题发稿58篇,撰写大型通讯5篇,报告文学两篇,图片新闻67幅,在《中国冶建》和其它媒体上相继发表,多层次、多角度展现了大企业的气势与风采,取得了重大工程宣传战役全面胜利。
四是“新”。强调信息宣传的内容新、观点新、形式新,以期达到信息清新,形式崭新,耳目一新的宣传效果。2006年,十七冶首次在科威特以EPC形式承建奥林匹亚综合楼工程,并实现我国在中东建筑市场的“三个重大突破”,这一消息很有新闻价值。于是我迅速采发了稿件,很快在《中国冶建》上发表,产生强势影响。
五是“改”。就是企业的各项改革。这几年公司正处在体制改革机制转变的重要时期,各项改革相继出台,配合改革抓好宣传舆论的引导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这两年就牵涉每位职工利益的医改、企业分配制度的改革和公司所属中小学脱离企业交由地方管理、企业整体改制、企业项目管理体制改革等多项改革举措的宣传,在《中国冶建》和其他媒体的支持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六是“衡”。即报道平衡。我们在重点抓好生产经营的报道的同时,我们对企业文化建设、党组织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等多项工作都作了较为全面协调的宣传,如《MCC中国十七冶企业文化建设呈现四大特点》、《中国十七冶蓬勃开展道德建设“四个一”活动》等,较好地处理了企业全面发展的信息宣传工作的报道平衡问题,收到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作者单位:十七冶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