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的作用及其建设
孙 钰

   一、企业文化的特征
    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经营理念、经营目标、经营方针、价值观念、经营行为、社会责任、经营形象等的总和,是企业在自身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为完成其经营业绩和战略目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下形成的以价值观、信念和精神为核心的动态发展过程。具体表现为企业理念、
价值观、精神状态以及企业行为、特征与风格等。
     优秀的企业文化至少具有四个特点,即适应性、创造性、开放性和导向性。
     所谓适应性,主要指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的变化,即在适应的过程中体现文化的时代特征和先进性,做到与时俱进。只有当一种企业文化“适应”于该企业环境(可以指这一行业的客观状况,或指企业经营策略所认定的特殊行业部门,也可以指企业经营策略自身),这种文化才是好的、
有效的文化。
     创造性是指在适应性基础上对企业文化理念或行为规范进行突破性构思并付诸于实践。如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将自己的企业始终视为处于竞争斜坡上,强调不进则退,斜坡率决定于市场竞争度,以此增强职工的危机感和忧患意识,这无论是在经营理念上,还是在操作实践中都显示出创造性。
     开放性强调兼容并蓄、海纳百川。任何企业的文化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只有破除导致文化封闭的羁绊,广泛吸收海内外企业优秀文化的营养,才能使自身的文化进入优秀文化的行列,使之具有不竭的生命力。
     企业文化的导向性是凝聚员工的重要手段。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教授约翰•科特认为:在具有强烈导向的文化氛围中,每一个经理都具有一系列基本一致的共同价值观念和经营方法。公司常常将一些主要价值观念通过规则或职责规范公诸于众,敦促所有成员遵从。这种强有力的文化导向性,使员工产生不同寻常的积极性,产生自愿工作或献身企业的精神。因此,它促进了经营业绩的增长。
     二、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管理与文化的关系可表述为:管理植根于文化环境之中;管理科学本身就是文化;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    具体说,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主导,引导着企业对其自身在社会环境中的位置、形象做出定位和选择。而企业要能够正确地确定自身在市场大环境中的定位,就应首先确立经营方向、经营思想和经营战略原则及具体内容各要素等。战略经营的企业文化,要求企业必须确定经营宗旨、目的、方针、发展步骤及分期目标计划及纲领。各种战略经营步骤的制定,都应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及外部环境来确定规划。 
     其次,企业文化促进着企业的管理理念的人本主义提升。文化的一个特点就是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管理介人到企业管理中来,可以提升企业的管理理念,使其从传统的经济人管理提升为社会人管理。
     企业文化对管理理念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有利于尊重个人感情,实现自我管理。2.有利于培养集体意识,增强企业凝聚力。企业文化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使职工形成长远发展的群体意识。3.有利于促进企业精神文明设,使企业的全体成员一旦拥有一致的价值观,相互之间就有了共同语言,有利于信息的沟通和协调相互之间的关系。
  第三,企业文化具有传播功能,文化传播比商品的流通具有更大的信息量和影响力,是树立企业品牌和形象的关键。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对社会公众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构成社会文化的一部分。
  三、企业文化的构建
     这可从企业文化的各个层面分别研究:
     1.精神文化构建。企业精神文化设计主要应考虑怎样对待国家与社会、怎样对待.生产经营活动和怎样对待员工三大课题,因而企业宗旨、经营理念、人文思想是企业精神文化设计的三大要件。
     企业宗旨最能直接体现企业价值观,通过表明企业为什么而存在、企业最终追求什么而回答怎样对待国家和社会的课题,核心是如何对待盈利。这里就存在利润文化问题。合乎理性的利润应是合法利润、贡献利润和适度利润,即价格合理公平。利润目标作为企业的重要目标无可非议,如果在企业利益之上再考虑到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企业的利润观将更高尚、更完美。
     经营理念指通过对生产经营活动经验的概括、提炼使之上升为企业经营哲学,从而对经理和员工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战略思想上的指导。经营理念是实现企业宗旨、价值的重要途径,对经营理念的表达必须考虑到战略性、系统性和稳定性。战略性是对生产经营全局而言的,而不局限于某一事一例;系统性强调覆盖全过程,以避免理念缺损;稳定性强调能影响、支撑相当长的时间,这就需要具有应对时变的哲理性。著名跨国公司西门子提出了七大理念,即:(1)客户支配着我们的行为;(2)我们的革新将塑造我们的未来;(3)出色的领导是获得最佳成效的前提和保障;(4)我们的合作不应有界限;(5)学习是不断进步和提高的关键;(6)我们承担社会责任;(7)业务的成功意味着我们从盈利中获胜。这些理念具有一定的深度,富有哲,涵盖对应的全部领域,给人以长期的启迪。
     人文思想是企业精神文化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企业宗旨和理念实现的基础和条件。世界优秀企业的人文思想集中体现在7个方面,即尊重:尊重每个人的人格、能力、工作岗位和贡献;沟通:进行情感交流和工作交流;信任:放手于下级,放手于员工;关心:关心、关爱职工和家属;激励:物质激励与岗位事业、工作环境激励并重;培训:以松下幸之助的名言为代表,即“出产品之前出人才”;重用:大胆提拔,委以重任。德国经济学家戴夫•乌尔里克最新管理理论认为,企业中人的热情(责任感),无时不在发挥资本增值的乘数效应,员工热情高,企业兴旺发达;相反企业则会零增长,甚至出现负效益。
     2.制度文化构建。制度是企业文化的载体,制度文化也是企业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由于制度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这里仅就与文化联系紧密的领导体制、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构建问题作些探讨(从总体并且是从文化的角度进行思考,而非触及制度本身的构造)。无论是领导体制、组织结构还是管理制度,从与文化的内在联系看,可用三句话来表达,即基于文化、表明文化和体现文化,因而在制度构造时,必须考虑相应的文化对应和水准。
     基于文化意味着制度构筑于特定的文化土壤之上,不同的制度依托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以现代企业制度为例,它来源于西方的公司制,其正常运行就要求在以产权清晰的基础之上进行理性的规范操作这种对规范的认可即承认产权机理和法律依据与西方文化理念是相吻合的。现代公司制移植于我国之后,除了需要创造必要的产权运作条件外,还必须创造相应的文化条件。与现代企业制度冲撞最为直接的是两大文化观念,即血缘亲朋文化和封建等级文化。因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进行两大根本性转变:一是产权结构和产权机制的根本转变;二是文化观念的根本转变。
     表明文化是指具有创造性的制度本身就是企业文化的重要成果。企业文化本来就内含着制度文明。无论是领导体制、组织结构,还是管理制度,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而变更或调整、完的轨迹就是企业制度文明进步的过程,也是企业整体文化前进的象征。这种制度文化的进步除了在精神境界上体现之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领导艺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体现文化强调企业制度的任何一个部分都能展示企业的理念,设计企业制度时,必须考虑企业文化理念的整体配套。实际上,任何一项具体的制度都可以成为企业文化折射的载体。设计企业制度必须进行配套的文化设计,使企业理念在具体制度中得以贯彻和体现,.这样,企业文化才具有真实感和可操作性,其功能才可真正体现。
  3.行为文化构建。企业的行为文化是其精神文化的人格展现,是企业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体现的人自身活动的文化,主要由企业家和员工这两部分人的行为构成。企业家行为应包括风险行为、创新行为和管理行为。优秀企业家往往是在挑战风险中完善自身,取得抵御经验,增强抗衡实力,最后在战胜对手中立于不败之地。创新行为同样是企业家行为的重要标志。企业家的创新包括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开辟原材料新来源和产品新销路的市场创新、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的创新等。管理行为是企业家最基本的行为。要求其站在企业全局发展的高度,组织企业的营销,管理企业的生产经营。员工行为风格是体现企业行为文化的基础。优秀企业的员工模范行为可概括为4类1 7种。第一类,对待企业整体,表现为:忠诚、奉献、协作。第二类,对待本职岗位:敬业、严谨、周密、革新、高效、苦干、热情。第三类,对待自身修养:勤学、进取、坚毅、廉洁、节俭。第四类,对待社会:诚信、守法。要求从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以兼顾共性行为文化为基础强化重点,并通过模范人物实施,以提高文化行为层次,凸现企业的行为风格。
    4.物质文化构建。所谓物质文化主要指标志、产品、建筑、环境和设备这5大要素所体现的文化。标志物实质上是企业文化的标识。世界优秀企业的标志都在不同程度上展示其文化风采,展现其精神追求。企业只有在产品销售、产品形象设计和售后服务过程中高度重视其文化形象,才能
真正立足于市场。建筑、环境和设备虽然被视为硬件,但其文化含量也不可低估。建筑文化表现为:其外观展示人文风格、品味;其内部结构有益于塑造文化环境。环境文化既可以是绿色文化、生态文化,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也可以是多色、多音的文化氛围。这些均有利于焕发劳动热情,提高劳动效率。设备文化除提供必要的环境效果外,主要体现为技术文化。因此,技术文明总是通过先进设备传递与人,并且改变人的观念,促进人的综合素质提高。
     总之,企业文化建设重在系统设计,全面推进。缺乏个性的企业文化致使企业缺乏凝聚力,只有确立富有特色的、完整的文化理念并付诸实施,才能以真正的现代企业形象驰骋于竞争激烈的现代市场。  
  来源:《河北企业》2007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