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5日,是中冶天工集团异地改制入驻天津五周年的大喜日子。五年前的今天,经过改革改制注入现代企业制度活力的中冶天工,满怀做强做大企业的激情与理想,踏上了国家开发开放热土的天津滨海新区,在新的制高点上,开始了新的征程。中冶天工人以“不断突破上限,打造成长型企业”的信念和勇气,克服了前进道路上的重重困难和阻碍,万众一心,劈波斩浪,创新进取,顽强拼搏,用辉煌业绩,谱写了企业发展的新篇章。
五年的历程,是不断奋斗的历程,也是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历程。从中国十三冶,到中冶天工建设有限公司,再到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企业由传统的国有企业跃升发展为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的集团公司,成为了世界500强的一分子。由平移延伸式发展到创新提升式发展,由做大做强到做强做大再到做强做优转变,由持续发展到科学发展,中冶天工不断修正自己的航标,向着长富久安的发展目标不断前行。五年的历程中,中冶天工在现代企业制度新体制的平台上,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新要求,不断进行着企业改革,完善和培养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运行机制,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全方位进行着企业改造,使这个具有60年发展历史的老国有企业彻底摆脱了计划经济的企业传统管理模式,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土壤中焕发了新的活力,在市场经济竞争的大潮中显示出勃勃生机。
五年的历程,是不平凡的历程,也是企业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不断赢得发展机遇的五年。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中冶天工人以不畏艰险的勇气,永不服输的斗志,团结一心,迎难而上,创新进取,坚定不移地实施企业转型战略,明晰经营目标和管理目标,转换经营方式和盈利模式,推进由任务导向型向目标导向型管理的转变;抓住国家加大投资拉动内需的战略发展机遇,全面、全方位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企业转型步伐,从冶金建设为主转向冶金、房屋建筑、市政公用、公路、机电安装和矿山工程并举并侧重于重大交通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非钢类工业项目;以BT、BOT模式从高端进入新领域、新市场,用开发商身份得到进入新领域的机会;提升工程承包层次,逐步放弃低端市场的恶性竞争,实现承包商向开发商身份的转换;加强对外合作,与设计院、大集团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形成优势互补,为转型搭建良好平台;与银行合作共同搭建资金平台,使公司具备了依靠资本撬动市场的实力,为转型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天津西部新城、天津风电产业园、江西宜春外环北路、安徽宣城环城大道等一批转型项目的承建,开拓了新的市场领域,开辟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装备制造基地的建成投产并向造船等装备制造新领域、高端领域迈进,增强了企业装备制造板块的实力,为企业赢得了新的发展空间。开发海外市场实现了由“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的转变,施工足迹遍及美洲、中东、非洲、东南亚、中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工程营业额五年超过29亿元,累计扩张14.5倍,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国际化集团公司奠定了良好基础……
5800立米世界最大的高炉在沙钢耸立、660平米世界最大的烧结机顺利投产、世界最大单体不锈钢厂——太钢150万吨不锈钢的的建成,世界最大铜金矿——蒙古奥云陶勒盖项目的在建、世博会场馆建设、天津塘沽西部新城、大张庄示范小城镇的经典筑造,宝钢工程、太钢不锈钢工程、天津大无缝工程名列“共和国百项经典工程”的金榜,共和国首批海外工程“鲁班奖”——新加坡圣淘沙环球影城的荣获……一大批提升业绩的代表性、重大工程的建设彰显了企业整体实力,中冶天工集团的企业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社会信誉不断提高。
五年来,企业经营硕果累累:
——企业营业收入连续五年跨过百亿台阶,逐年递增,到2011年实现营业收入155亿元,较2006年改制初期增长了80%;
——非钢营业收入所占比例由2006年的42.5%,提升为2011年的70%,企业经营领域不断扩大,企业转型成效显著;
——2011年实现利润6.9亿元,较2006年翻了三番多,五年年均增长56.78%;企业收入利润率由2006年的0.85%,提升为2011年的4.45%,增长率达423%,企业创利水平大幅攀升;
——市场营销额度连年攀升,从2006年的85亿元,到2007年开始连续三年稳居百亿大关以上,2010年以来连续突破200亿大关;
——在岗职工劳动生产率由2006年的81.68万元/人年,增长为2011年的175.2万元/人年,累计增长幅度达114.5%。
中冶天工集团企业发展上限逐年突破,一年跨一个新台阶,“二五”发展规划圆满完成,为企业未来长足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全国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状先进单位”、“天津市诚信企业”、“天津市文明单位”、“AAA级信用等级企业”,“全国冶金建设行业优秀企业”、“天津市守合同、重信用单位”、“天津滨海新区社会责任贡献奖”……一个个荣誉、奖杯显示了企业五年来综合实力的整体提升,展示了企业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
新体制、新机制、企业发展新模式催生了中冶天工集团五年来的跨越发展。
开放包容、创新进取、不断突破上限的先进文化铸造了中冶天工集团五年来的新辉煌。
回顾过去,中冶天工人踌躇满志;展望未来,他们信心百倍。中冶天工人将继续秉承创新进取、不断突破上限的优良传统,团结一致,坚定信心,创新进取,向着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新的高峰勇敢攀登,用聪明和智慧铸造中冶天工集团更加美好的明天! (中冶天工 贾光明)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