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华中

 

无论建筑产业如何发展,置于首位的仍然是质量,它是一个工程的灵魂,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体现了工程项目管理水平,更决定了企业的生存质量和发展空间。在过去的60多个春秋里,三冶人已经历了建筑业突飞猛进的发展浪潮,在变化莫测的市场浪潮中,不断创新求变地提高质量工作是三冶人在过去的时间里及未来的发展中所要追求和探索的。

培训变在互动

如果说人才是企业的血液,那培训就是具有造血功能的器官。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单一的培训形式已不足以满足市场需求和知识更新的步伐。如何让岗位人才很好地契合企业发展需要,是企业始终需要去面对的问题。中国三冶集团在质量管理人才的培养上寻求一条新路。一是利用日常质量检查,抽出一部分质量管理人员和有经验的质量专家建立质量检查组,通过老带新的方式,使每个人都有机会学习更深层次的现场质量管理方法;二是利用信息平台和网络互动,每月抓住常见问题,下发专门课题相互交流,对积极主动的人员作为年底考核评选先进的依据并记录在案。通过这两种方法,可以增强质量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提升整体素质水平,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监督作用。

制度变在可行

制度是规范一个企业标准化管理的依据,而制度重在执行,否则再完善的制度规范也是空有其表。随着管理理念的变革,“一级项目管理”模式是项目管理的必行之路,制度对项目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就更加突出。施工企业就要以项目为主线,质量管理制度、质量奖惩制度越具体,就越适合项目管理,可操作性也就更强。项目质量管理人员能够按照制度进行检查、执行,质量检查记录要能够规范化地填写,使之能够更好地与工程实体情况相呼应,确保其可追溯性。

监管变在服务

多数的监管工作只注重查找问题,解决燃眉之急,却往往忽视了监管本身所起到的作用,要不就是管理人员深入基层不够,监督指导不够,要不为基层服务的意识不强,应及时转变思想观念,主动出击,为项目提供技术和管理上的支持。中国三冶集团成立了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小组,解决工程上易发生的质量通病,通过几个月以来的实践,公司质量管理人员服务意识明显增强,管理理念有了根本改变,已不再像之前只是一味的处罚,而是通过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划分、预防、改进进行科学化管理。这样不仅消除了项目与监管层之间的抵触情绪,而且通过随时与现场管理人员的交流沟通,增强了企业内部的信任感。项目管理人员对质量隐患的认识也更加深入,避免常见质量问题再次发生,全面展现质量工作 “服务于现场,决胜于市场”这一管理理念。

方法变在实用

管理办法再好,运行的不够深入,收到的效果也就不理想。要想更好的提升工程质量,就要将行之有效的方法落实到每一个项目、每一个问题当中。比如QC小组活动的开展,通过PDCA循环能够有针对性解决施工难题,提高员工质量意识和小组成员的自觉性。通过加强对QC小组活动实施和督促,对工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可以让基层单位统一去做,在这个过程中,应对不实的工作予以纠正,杜绝虚假现象。也只有这样,才能够让QC小组在施工当中能够不断的总结经验、提取精华,为下一个相似项目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样板引路对于企业改革来说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工作方法,随着近年来的推广应用,也确实带动了中国三冶集团每个分项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海城中国(北方)水暖城工程建立了专门的样板区,将工程中涉及的每个分项工程集中管理,使得操作人员看得懂,会操作。沈阳的珠江馨苑工程建立了样板间,使得工程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目标变在务实

项目的质量目标绝不是简单地纸面口号,怎样才能更好地完成质量目标是摆在每一名质量管理工作者面前的课题。在公司历次质量检查过程中,把质量目标的设定和质量目标的分解列为检查重点,也就是说督促项目质量目标的实施情况,是杜绝质量目标变成口号的重要手段。对于工程项目部而言,要很好地达成质量目标,就要结合项目实际将目标分解,项目质量管理人员要明确分解每个分部、分项工程要达到的质量标准,在日常监督检查过程中按分解标准实施检查。检查过程中以“质量问题无小事”的思想,严苛地把控分解目标执行情况,整体质量目标也就有了保障。这就好比说分解目标就是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神经,只有每一根神经完好无损,工程才会更加健康。

总结变在推广

把通过实践总结出的经验提取出来,再用到下一次实践中去,再提取经验,再次应用……这种类似滚雪球的方式可以不断提升工作水准,如果将这些成型的经验推广出去,理论上可以无限放大经验效应。对于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将多利用现场专题会、质量例会、质量评比、OA信息化管理平台汇报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进行质量工作的总结,将总结出的经验不断在实践中提纯,再通过上述渠道进行推广。经验的总结过程实际上也是解决实际质量问题的过程,狭义上讲,在这个过程中各项目能够从中吸取教训,总结好的做法,广义上讲能够加强公司内部项目质量管理工作学习、交流。

    记得在《荀子·儒效》一书中有过这样一句话:“千举万变,其道一也”。意思是说虽然形式上变化多端,但其本质或目的是不变的,不管项目管理工作方式方法怎样多变,对工程质量更高的追求始终不能动摇。质量管理工作者要有能力发现问题,有思想思考问题,有勇气面对问题,有办法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使项目质量管理工作不断创新求变,从而使企业以卓越的风姿活跃于建筑市场之中。 (作者单位:中国三冶集团)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