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恭发,中冶宝钢技术协力分公司炉窑车间二钢包作业区技师,中共党员,从事盛钢桶耐火材料的砌筑与维护工作三十余年,有着丰富的现场生产经验,特别对盛钢桶维护技术有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作为与中冶宝钢技术一起成长的老一辈技术专家,姚恭发恪尽职守,默默耕耘,犹如一棵胡杨,已深深扎根于自己的岗位上。

扎根基层,建功立业

姚恭发1977年参加工作,在攀枝花钢厂做了一名普通的筑炉工。当时的攀钢设施还处于较落后状态,筑炉行业也刚起步,几乎没有什么经验可谈,姚恭发就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开始了自己的职业之路。不满20岁的姚恭发和其他年轻人一样,从最基本的砌砖开始。年轻气盛的姚恭发本以为砌砖简单易学,刚学了几天便拿起泥瓦刀上阵,没想到耐火砖大多不规则,再加上比普通砖重,结果姚恭发辛辛苦苦砌的三环砖被师傅拆得一干二净,这对姚恭发打击很大,从此他一天到晚刻苦训练,再不敢轻视每一项技术。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干劲,此后姚恭发不仅砖砌得规整紧密,灰浆也能搅拌得饱满均匀,很快便成为工友里的砌筑能手。

在随公司调入上海后,姚恭发凭着几年下来过硬的技术,从一名普通的筑炉工做到班长,再从班长做到作业长,厚积薄发,逐渐成为公司的业务骨干,在此期间由于工作出色,多次获得“优秀党员”、“优秀作业长”称号,并两次荣获三等功,为以后出色的业务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拼命三郎,不老顽童

在工作中,姚恭发是一个典型的工作狂,三十多年来一直保持着经久不衰的工作热情和精力。自从担任二钢包作业区技师以来,姚恭发每天总是在清晨交接班之前来到作业现场,开始布置一天的作业任务,查看下线钢包的熔损情况,制定相关的维修计划。二钢包作业区主要负责二炼钢钢包、铁水包的砌筑与维修,保证钢包、铁水包的正常供应周转,在炼钢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正因为工作任务的特殊性,姚恭发对现场作业的质量和进度要求非常苛刻,常常亲自上阵指挥,对砌筑维护中的关键环节严格把关,让经过二钢包维护的钢包经得起上千度钢水反复冲刷的考验。

自从宝钢硅钢项目投产以来,钢包维修量直线上升,使得二钢包作业区的作业量随之激增,这对于整个作业区的员工是一个充满严峻的考验。作为技师的姚恭发身负重担,他每天严密跟踪钢包下线情况,合理安排作业任务,以确保钢包的供应量。除此之外,姚恭发对如此高强度作业下维修的钢包质量进行细致的检查,提出“保质保量”战略,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提高集体作业效率。在一次极为紧张的钢包维修任务中,姚恭发例行检查钢包透气砖砌筑时,发现放置透气砖的位置附近有一小块冷钢暗藏在钢渣里,在钢包维修中,冷钢出现在透气砖周围是十分危险的,侵入包底浇注料的冷钢若不及时清除,很有可能在下次钢包使用过程中熔化扩大裂缝,从而对钢包耐材层造成更大的破坏,特别在透气砖周围,极易造成漏钢事故的发生。姚恭发当机立断要求班长组织员工立即将已经砌筑完成的透气砖围砖拆除,在他的亲自指导下,冷钢被清除干净,并且该钢包返工重做。虽然这次返工对生产进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有力保障了钢包的安全。在姚恭发的努力下,二钢包紧跟炼钢厂的步伐,确保了炼钢任务的顺利进行。

而在生活中,姚恭发从一个严谨认真的拼命三郎脱胎换骨变成一个老顽童。每当午饭时间,姚恭发总会和员工们坐在一起就餐,对他们的工作进行耐心的指导和总结,表现突出的进行表扬,不足之处进行指正,并且不时扮着鬼脸,做出滑稽的动作,比小孩子还顽皮。员工们每次都会心一笑,全身的疲劳一散而尽,其乐融融。姚恭发通过这种方式拉近了与员工们的距离,使得他与员工们的交流开诚布公,彼此信任,从而使工作更加顺利的开展。

教书育人,薪火相传

经过三十多年的辛勤工作,姚恭发在盛钢桶砌筑与维护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相继申请并通过了钢包壁工作层、永久层修补法等一系列发明专利,为相关维护技术改进提出合理化建议多达上百条,从而使二炼钢钢包砌筑与维护步入了高质量、简工序、低成本的轨道。

在努力提高自身技术水平的同时,姚恭发毫无保留的将多年来总结的经验诀窍传授给年轻的工人,使他们在钢包维修中处理“疑难杂症”游刃有余。在被公司聘为讲师后,姚恭发更是全身心投入到培养高技术工人的教学中去,先后为公司培养了几百名初、中、高级盛钢桶准备工与筑炉工,让中冶宝钢技术在筑炉方面的专业技术得到了传承与发扬。

作为一名资深的技术专家,姚恭发三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奋战在生产一线,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今的他就像一名辛勤的园丁,春播秋种,让生机勃勃的钢厂出现一片桃李的芬芳。 (孔小千)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