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钢顺义冷轧薄板工程再传佳音,继荣获2010年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2011年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后,又获“魅力中冶——‘二五’十大影响力项目”殊荣。

首钢顺义冷轧薄板工程总投资64亿元,产能150万吨,于2008年5月10日正式竣工投产。这是国务院批准首钢实施压产、搬迁、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方案中第一个竣工的重大项目,是中冶集团利用专业整体优势承接的国内最大、最具影响力的EPC总承包项目。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沈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等勘察及设计单位;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等施工单位以实力和智慧诠释了中冶集团“诚信社会为本,客户满意为荣”的基本经营理念;用行动和汗水为首钢建设和发展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向青睐中冶集团的上级和业主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设计施工贯穿循环经济理念

首钢顺义冷轧薄板工程是国务院、国家发改委批准的首钢战略搬迁项目中第一个实施的项目,同时也是首钢总公司进行环境治理、产品结构调整、增强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建设的第一个现代化的冷轧厂,其高附加值冷轧产品主要用于生产高级汽车、高级家电和高端建材用板。该项目的建设对改善北京地区环境、发展首都经济、推进北京工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将彻底改变首钢长期以来以长材为主的产品结构,整体提升首钢在国内外的竞争实力和盈利水平。

该工程的技术水平起点高,主要工艺装备采用当今世界成熟技术,整体技术水平居国际前列。在主要工艺装备上采用了一系列国际国内领先的新技术,如采用西马克——德马格酸洗模型技术,在提高酸洗质量、节能、节水、节酸上有了新突破;采用无铬钝化、无铬耐指纹新技术生产钝化和耐指纹产品,引领无铬化生产,对环境保护意义重大;采用光整机高压水冲洗技术,使高质量热镀锌汽车板生产有所突破;在冷轧项目上使用中水和进行雨水回收利用,节水意义重大……这些新技术、新工艺充分体现了“先进、实用、节能、环保”的原则,将循环经济的理念作为现代化工程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贯穿设计、施工和生产运营的全过程。利用中冶集团的管理优势,缩短管理链条,提高管理效力,创出最优工程记录。

进度控制:层次清晰、职责分明

按照集团首钢冷轧项目经理部的具体安排,参战的各项目部管理人员于2005年9月下旬进驻施工现场,积极进行项目的前期准备,在外部条件尚不完全具备的情况下,为工程早日开工积极努力。各单位项目部成立伊始就明确要求:一定要着眼长远、胸怀大局、如履薄冰、不折不扣地服从集团项目部的整体安排,打造中冶品牌,提升中冶形象。

由于种种原因,工程前期工作进展并不顺利。项目部人员理性地正视困难,做好了充分的估计和准备,采取有利对策,创造性地打开工作局面,确保项目的实施和推进。在施工准备期间,先后完成了首钢冷轧工程整体施工组织方案的编制,整体工程一、二级控制网点的复测,积极为工程全面开工创造条件,并配合集团项目部就相关社会资源进行考察。

施工过程中,各单位项目部对进度控制建立了层次清晰、职责分明的项目进度管理制度。在集团项目部统一安排下,从加强基础工作入手,结合项目的性质和特点,确立了项目五级编码体系,将工程进度计划分为五个级别进行控制和管理,使整个工程的计划编制和管理工作处于同一平台,为规范项目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进入设备安装阶段,出现了未曾料、也很少遇见的情况。首先是由于工期异常紧张很多设备的A检,设计、设备制造过程中的问题需要在现场及时解决;再者外方设计深度不够,由中外双方分交的设备接口对不上,甚至由外方两个厂家分别供货的设备也出现组装不匹配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在集团项目部协调下,成立了由设计、设备厂家及施工各方组成的工作小组,制定了发现问题——制定方案——委托处理——检查验收等工序,加快了解决问题的速度。特别是针对国内供货的活套摆动门制造误差的调整处理,素有轧机之秀美誉的中国二十冶集团机装分公司顾全大局,抽调了二十余名富有经验的技术骨干携测量仪器,配合S/V专门组织攻关,历时三个月,终于攻克了这个安装过程中的最大难关。

质量控制:开工必优、一次成优、全线创优

中国二十冶集团、上海宝冶集团、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把“开工必优、一次成优、全线创优”和质量“零缺陷”作为努力目标,以严格苛求的态度认真对待集团项目部和业主方提出的各项要求,工程实体质量受到业主及各方好评。

坚持质量第一的思想不动摇、工作不移位。引导教育全体参战人员深刻认识工程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搞好工程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企业信誉和企业发展。尤其参建的是北京市头号工业项目,必须主动适应高速度、高标准和高要求的管理需要,不仅追求结果让业主满意,而且力求让业主全过程满意,把建设优质工程变为参建干部职工的自我意识和自觉行动。

健全严密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落实质量零缺陷。他们以制度建设为龙头,形成了一个“以分工协议约束质量、以技术规范控制质量、以三级管理检查质量”的质量管理体系,有力地保证了质量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完善了加强质量控制、持续改进工作的组织保证措施。合理定位各责任体系的职能,增强了施工质量责任的可追溯性。强化施工过程控制,确定了内控质量标准和每一环节的控制内容、控制依据。

全面开展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创优活动。严格“自检、互检、交接检”,做好“检查上道工序、保证本道工序、服务下道工序”,落实“质量目标责任制、质量问题通知单制度和质量责任档案制度”。优化人、机、料、工艺和环境因素,做到环环相扣,层层落实,保证创优规划的实现。把创优同克服习惯性质量通病有机结合起来,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全面提高施工质量整体创优水平。

各单位项目部还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在项目总体质量计划文件的指导下,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质量标准执行。成立了质量管理小组,在监理、外商S/V、业主和质量监督站的监督下随时进行质量检查、定期召开质量工作会,预见和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确保了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这是国际化文明工地”

首钢顺义冷轧项目能够快速高效地施工、投产,得益于各方面的支持和指导,更重要的是参战单位之间形成了大团结、大协作的新风尚。首钢顺义冷轧项目工期紧、任务重、影响大,稍有松懈就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因此,各单位项目部成立之初,就注重发挥项目管理的整体功能,要求全体参战人员的思想必须统一到顾全大局、注重服务、塑造企业形象上,共同创造和谐项目。

各参战单位间能够协调配合、协同作战、协作支持,产生了“1+1›2”的合力。项目部的工程例会从未发生过争吵、推诿等情况,各单位责任清楚,分工明确,都能够服从和服务于大局,被称为“座谈会式的工程例会”。2006年7月下旬8月上旬,北京地区突降56年来最大的暴雨,各单位项目部领导始终身临现场指挥排涝,保证了施工正常进行;进入冬季,正值电气室砌砖抹灰阶段,为确保质量,中国二十冶集团项目部紧急联系,从天津购进120余吨焦炭生火保温,确保了冬期施工正常进行。北方的冬天天寒地冻,时常顶风冒雪,夜间施工更是困难重重。项目部对现场施工人员开展夜间慰问活动,送去热包子、热露露饮料,现场施工人员很是感动,称这是他们收到的最好的关怀。

为体现中冶集团承揽EPC总承包项目的优势,树立集团MCC品牌形象,各单位项目部从一开始就按照集团创“中冶集团、北京市文明工地”的要求,同步制定了相关管理办法,组建了专门的文明施工管理机构,加大了对文明施工标准化作业的投入,对项目现场进行有效的文明管理,树立了集团公司的整体形象。他们还修建了高质量环厂施工道路,加强清扫;施工现场洒水车跟随喷洒,减少粉尘,对出场的工程车辆进行清洗,杜绝带泥土上路;根据现场土质和北京天气特点,在施工现场大面积种植冬小麦,有效降低了施工现场扬尘现象。施工过程中,首钢顺义冷轧工地充分体现了中冶集团在冶金建设领域的龙头企业形象,得到了北京市和业主的高度评价,同时也赢得了知名度、认可度和美誉度。一些外国专家现场观摩后也感言到:“这是国际化的文明工地”。

首钢顺义冷轧薄板工程目前已竣工投产并运行近四年,经设备功能考核及使用检验,设备运行良好,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达到甚至超过了设计要求。截至2011年3月底,已生产出汽车、家电等高档用板450余万吨,填补了国内多项产品空白,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中国二十冶 赵俊杰 柏桂香)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