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从追求到领跑……
——中国一冶钢构公司科技创新纪实
    发布日期:2012-05-28
中国一冶钢构公司以建造球罐和船运液货罐等大型压力容器产品为特色品牌。近年来,该公司狠抓科技创新,加大人财投入,陆续攻克大型全压式石油液化气(LPG)船运液货罐和大型球罐建造技术,产品向行业前沿高端拓展。从2006年至今,共建造了120台船运液货罐和200多台球罐,其中全压式石油液化气(LPG)船运液货罐占国内业内百分之八十份额;
加强专业培训 提高资质级别
2006年至2009年,一冶钢构公司与在汉的中冶集团职业学院和一冶职业技能考核站建立紧密的专业技能委培机制,组织数百名员工参与培训取证。同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法,输送电焊、氧割、钣金、起重、铆工、电工等工种员工数十人参加省市、集团、行业乃至全国多级别的技能大赛,开阔眼界,提高水平。目前,该公司管理层具有高级职称的人12人,中级职称50人。工人技师28人,涵盖电焊、冷作、起重、铆钳、电工等多工种。其中高级技师15人,包括中冶集团首席技师南足刚、武汉市技能大师吴勇刚在内的顶尖级人物。 有高级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和高级技工组成的团队支撑,极大地提高了一冶钢结构产品质量。在得到业主好评的同时,也得到国内、国际权威机构的认可。2009年,一冶钢构公司取得日本海事协会(NK)认证,成为国内首家取得国际NK级大型全压式石油液化气(LPG)船运液货罐建造工厂认可证书企业。2010年取得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美国国家锅炉压力容器检验师协会(NBBI)资格证书。同年该公司还取得法国船级社国际“BV”级工厂认可证书。有了这些国际认可的企业资质,一冶钢构公司具备了承接国际锅炉压力容器、全压式石油液化气(LPG)船运液货罐、大型球罐及其他钢结构产品,为拓展国内国际同类产品高端市场奠定坚实的基础。刻苦攻关 抢占高端产品制高点
当今运输市场,因燃油成本、路桥费用逐年攀升,船运液货罐因其运输吨位大、成本低、安全性高等优点,有着广阔市场前景。全压式石油液化气(LPG)船运液货罐具有体积大、重量大、焊缝长、材料强度高、热处理和低温冲击韧性技术要求严等建造难点。为解决这些难题,一冶钢构公司成立了以一冶“焊接专家”侯华东、黄金祥等为首的课题攻关组。围绕新材料应用、机具设备选配、组装焊接工艺等组织技术研发与攻关。该公司课题攻关组成员精心组织编制制造工艺指导书和安装施工组织设计,并在建造过程中反复修改完善,做了大量的力学性能试验。在船罐建造过程中,先后进行“球壳板高效柔性切割轨道”,“炉壳立向圆形切割机”、“ 炉壳可调角度圆形切割机”、 “可拆卸调节式弧形板运输胎架” 、“升降式大型卧罐用托架”、“水平圆形环焊缝埋弧自动焊接装置”、“ 用于压力容器整体热处理的点火辅助装置”、“ 用于容器整体热处理的均匀加热辅助装置”、“ 用于容器整体热处理的排烟辅助装置”等技术创新,最终形成了完整的船罐建造技术研发成果。 从1997年建造国内第一艘武汉媒体对该项目前国内最大容积不锈钢LNG深冷球罐制安表示极大关注。该市第一大报《长江日报》以大幅图片新闻报道了该球罐第一次温带及上极板预组装成功的消息。
及时总结提高 形成科技成果
一冶钢构公司在科技创新的同时,十分重视科技成果总结知识权产保护。2008年至2011年间,该公司在压力容器制造不同的工艺阶段,先后发明了“球壳板高效柔性切割轨道”等9项实用新型专利,形成了以“大型全压式LPG运输船储罐整体热处理的方法”发明专利为核心的建造LPG船罐的专利池和专利群。近年来,一冶钢构公司科技创新主要成果有:——《大型全压式LPG运输船储罐建造技术》获2008年中冶集团首届青年创新奖优秀奖、2007年度中冶集团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大型全压式LPG运输船储罐整体热处理方法》和《球壳板高效柔性切割轨道》2008年被中国知识产权局专利授权。2011年获第一届中国中冶专利技术奖银奖。《水平圆形焊缝埋弧自动焊辅助装置》等7项专利已被国家专利局授权,《一种气柜的施工方法及用于该方法的连接钩具》等4项发明专利和6项实用新型专利已被国家专利局受理;
——“液化石油气(LPG)船罐建造产业化”2010年获得国家火炬计划项目证书。
——先后在国家级压力容器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7篇;《大型全压式LPG运输船储罐制造安装施工工法》等3项工法获得省部级工法;
——由该公司担任主编的船舶行业标准CB/T4240《船用全压式液化气储罐》于2011年4月通过了全国船用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压力容器专家组的审查。
追求无止尽,奉献如放歌。中国一冶钢构公司没有满足成绩,他们科技创新的步伐还在加速! (中国一冶 谢 毅 陈清武) 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