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官钟

在祖国大陆的西南面,孟加拉湾的海风吹拂着“西部铁军”的大旗,一支年轻的、充满血性的队伍在旗帜下集结,准备再次以世人惊叹的中国速度和铁军精神创造奇迹。

原本实施一个国际工程对于足迹已遍布五大洲三大洋的中国十九冶集团来说并不足以称之为奇迹,但如果看到关于孟加拉炼钢项目的这组数据,你一定会说,“西部铁军”正在创造奇迹。

工程量:2台85 吨交流精炼炉和1 台6 机6 流连铸机,同时负责制氧厂、水处理、变电站等配套工程系统的设备安装。合同共涉及10000多吨钢结构吊装、10000余吨机电设备安装和3000吨钢结构制作。

项目工期:8个月,其中还包含了必须进行室外施工却又近乎无法施工的5个月雨季,以及1个月的穆斯林斋月。

涉及设计及供货单位:6家,其中中国和外国公司各3家,仅电气系统就涉及一家中国公司和一家外国公司。

涉及施工单位:3家,分别为土石方、土建、钢结构和机电安装。

现场施工情况:土建工作由另外一家中国公司承包,只做技术指导,当地工人施工,目前仅有部分基础交付,大量基础刚刚开挖,工地四处是基坑;土方施工实际由当地公司承包,没有硬化道路,土方车辆无法通行,十余万的挖方量没有卡车倒运,全靠20余台挖掘机成排向外翻;已经交付的基础外围几乎没有可供钢结构安装的场地及道路。

现场设备物资情况:孟加拉当地市场无法支撑如此紧迫的大型施工所需要的工机具和大型设备,业主提供的机械设备老化严重,施工进度受到严重制约。

2012年4月21日,中国十九冶集团董事长田野和业主方孟加拉AKG公司董事长Abul Kashem签订了孟加拉炼钢项目承包合同,然而参与谈判及签约人员还来不及喜悦,业主便要求5月6日项目必须起吊第一钩。时间相当紧迫,中国十九冶集团迅速抽调精干力量组成项目部,并筹备施工所需工具和设备。短短14天,就完成了人员以及吊装、焊接所须的设备和工具的准备,并按预定节点时间实现了第一根钢结构吊装。这在国际工程承包中已经是一个奇迹。

初战告捷,接下来还有更多意想不到的困难等待“西部铁军”去克服。

斗天 见缝插针抢时间

孟加拉的雨季从每年的6月至10月,期间平均降雨量达2000毫米,而这段时间正是孟加拉炼钢项目钢结构吊装的高峰时间,一旦下雨,吊装将无法进行。如何破解僵局?主打钢结构安装的工安作业队决定“见缝插针”,根据天气情况灵活调整作息时间和工作安排。

只要天气条件允许,上班时间则提前至凌晨5点,下班时间延长至晚上8点。换言之,只要不下雨,只要天色还亮,吊装作业就不会停止。同时,即便是大雨滂沱,工安作业队全部人员也坚守现场,钎插钢丝绳、校正钢结构及螺栓、清理现场工机具等物资。只要出现停雨间隙,在确认能够保证吊装安全、用电安全和高空作业安全的前提下,立即开始吊装作业,绝不浪费一分钟时间。

见缝插针抢时间虽然辛苦,但是铁军将士没有人叫苦,因为大家心里都清楚,保质保量保工期是十九冶信誉的保证,是铁军艰苦奋斗精神的实践,是“西部铁军”品牌进军南亚的基础。

斗地 干好工程先修路

要致富,先修路;要干工程,同样要先修路。由于现场条件极差,与土建的平面交叉施工较多,没有成型的重载措施道路,也缺少吊装作业面,使得吊车寸步难行,无处搭脚。当地又缺少大体积石料,就连混凝土所用碎石都依赖进口,根本无法硬化道路,只要一下雨现场就变成泥潭,所有设备都动弹不得。

项目部没有设置路桥或土石方作业队,也没有土建作业队。想要道路,想要场坪,只能自己创造。工安作业队抽调了原来承担过巴新施工任务,有雨季施工经验并且有一定语言基础的管理人员,向业主协调了机械设备,对施工重点部位的进场道路、作业平面和材料堆场进行处理,保障了汽车吊的移动和原材料的二次倒运。然而,不期而至的大雨和频繁的重型机械碾压使得本就脆弱的临时道路不堪重负,不得不在每次大雨过后就重新修整。任谁这样重复不休的劳动都会心有所怨,然而重复作业绝不是无用功,铁军将士严格执行“用心服务”、“艰苦奋斗”的“西部铁军军规”要求,依靠自己的坚持不懈保障了场地条件。

斗智 出谋划策创条件

无论是与天斗还是与地斗,都是在与大自然较劲。而与业主之间关于现场条件的博弈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项目人员计划约有500人,为能合法在孟加拉工作,所有人员都应持有工作签证。办理工作签证的前提条件是有孟加拉总理办公室下属的投资委员会出具的邀请函。中国十九冶集团孟加拉炼钢项目部在向业主提交了护照信息后,往往要1个月时间才能拿到邀请函,而且随机性很大,需要先进场的专业人员往往比后续专业人员出的更晚,这对于工期如此紧张的项目来说显然不可行。但项目部又无法直接同投资委员会联系,只能反复催办业主。在催办没有任何效果的情况下,项目部转变观念,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向业主建议邀请投资委员会的相关人员到现场参观,向其介绍孟加拉炼钢项目作为孟加拉国内冶炼行业第一大项目,需要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该建议最后得到业主采纳,实施效果较为明显。

孟加拉AKG公司作为生产型企业的业主方,明确表示自己缺少管理大型施工的经验,邀请中国十九冶集团来施工也是希望有一支有经验的工程队伍来培训自己的施工管理力量。换言之,业主方在施工管理方面极度欠缺经验,这就导致现场设备、用电、场地,甚至施工进度协调都存在困难。有时向业主申请吊车不能到位,即使到位了也经常不能配合项目部抢时间;有时申请接电无法得到满足,偌大的工地近乎没有三级接电箱,不仅接电困难,还造成严重的用电安全隐患;有时申请清理场地无法予以协调,作业面无法展开;设计滞后使得无处着手准备;施工进度协调则严重影响了安装进度;随意的开挖和钢筯加工场地还占用了项目部材料的二次倒运和堆放空间。

针对以上情况,项目部以合同约定的工期要求为目标,以各方权利义务为依据,积极联系业主和各家参建单位,明确按竣工日期倒排工期的各节点要求,协助各个专业建立一、二级网络计划,确定各个时期拼抢的重点子项。同时,安排专人参与业主方的平面协调,把各类机械设备以及人员工作效率最大化发挥;协助业主建立安全管理体系,把国内用电、高空作业、吊装、动火作业等安全规范向业主进行讲解,不仅中方员工要严格遵守,孟方员工也应严格遵守。

破除万难攀高峰,铁军南亚展军威。孟加拉炼钢项目的顺利推进,标志着中国十九冶集团再一次在南亚市场取得重大突破。尽管前路布满荆棘,充满挑战,但所有参建人员深信,在“西部铁军”精神鼓舞下,在“西部铁军军规”指引下,一定能够破除万难,夺取胜利,壮我军威。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