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剑客们,在与对手狭路相逢时,无论对手有多么强大,就算对方是天下第一剑客,明知不敌,也要亮出自己的宝剑,即使倒在对手的剑下,也虽败犹荣”。这一电视剧中的经典台词完美的诠释了一支英勇军队的亮剑精神,全面总结出一支优秀军队的军队灵魂,用别样的角度展现了一支军队经过岁月的长河洗礼后所积淀下来的精神文化。

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精神文明建设,倡导构建和谐社会,这充分体现出我国对文化的重视程度,文化也越来越多的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多的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加强企业精神文化建设,既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在微观层面的体现,同时又是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企业精神文化是指企业经过长期经营形成的共同理想、作风、基本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所创造的具有其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每一个企业都具有特殊的行业背景、优良传统和精神文化,其独到之处便奠定了一个企业的文化根基,形成共同价值观的同时更增加员工对此价值观的认同感,从而产生企业凝聚力,进而大大增加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

亮“传承文化”之剑   成立于1952年的中国三冶集团长久以来被誉为“中国冶金建设的摇篮”。在过去的60载峥嵘岁月里,中国三冶风雨兼程、历尽艰辛。在经历了改革开放、经济转型的大动荡后,中国三冶果断调整“大企业、老资格”的优势心理,暂放曾经的辉煌荣耀,求改革、寻创新、谋发展,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于世人面前。时光消逝,老一代三冶人的身影已渐行渐远,但他们吃苦耐劳、无私奉献、勇于拼搏的时代精神却得到了永久的延续,崛起的新一代三冶人锐意进取、敢于创新,但骨子里依然流淌着无言奉献、艰苦奋进的老三冶人的血液。

多年来,中国三冶集团始终坚持建设企业文化和传播精神文化,大力加强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品牌效应的结合,增强内部凝聚力的同时,大跨步地提高了行业竞争力。在快速发展的几年时间里,中国三冶集团曾获得全国企业文化优秀单位、辽宁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国建筑业企业竞争力百强企业、全国建筑业先进企业等多项殊荣。

亮“大胆革新”之剑   “狭路相逢勇者胜!”----“亮剑”精神其精髓是无论面对多么纷繁复杂的情况,都要勇于面对,迎难而上,并敢于亮出宝剑。

中国三冶集团始终坚持深化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在中央提出的开展企业管理提升工作中,中国三冶用工制度不断完善,人才结构合理配置,内部结构深入调整,杜绝干部“只上不下”的现象。在去年,中国三冶集团聘请北京东方博融管理咨询公司对企业进行“寻医、诊脉、问药”。对管理层岗位定岗定员,所有干部和二级公司“一把手”进行集体解聘,重新招聘上岗,做到“能者上,庸者下”;同时,由管理公司介入整理汇编各项规章、管理制度,管理经营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行事,彻底脱离过去的粗放式管理,真正做到管理细化。

亮“培养英才”之剑   “一支具有优良传统的部队,往往具有培养英雄的土壤。英雄或是优秀军人的出现,往往是由集体形式出现,而不是由个体形式出现。理由很简单,他们受到同样传统的影响。”企业的文化精神使员工团结一心,并在其周围散发出无形的磁场,吸引万物聚集。在风谲云诡的市场经济中,人才,是这场无声硝烟中的绝对主角,能够“名留青史”也是自古以来英雄豪杰所为之心驰神往的!一个优秀的企业拥有的“亮剑”精神,便是吸引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的强大力量。

近几年,中国三冶集团在人才引进与培养上冲破陈旧的思想桎梏,打破“论资排辈”的老观念,大胆启用新人,把有事业心、有能力的年轻干部放在重要岗位上。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中,公司都给予青年人无微不至的关怀与更多地关注。人才的聚集使企业的“灵魂”得之延续,在不断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企业也随之不断改革与创新,长此以往,便有利于企业的长富久安、兴盛不衰。

中国三冶展亮剑之勇,是在竞争中谋求生存,困难中寻找机会,绝境中创造希望。越是在发展的滞怠期,越是要展现企业的文化底蕴,越应该加强企业精神文化建设,即便有百分之一的可能,也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使员工在关键时刻能够做到心中有剑,并敢于亮剑!无论面对多么艰难的局面,员工都会一一化解并迎难而上。

伴随着中冶集团吹响奋力踏上“聚焦冶金主业、建设‘美好中冶’” 新征程的集结号,让我们用中冶集团的深厚文化底蕴形成这把“‘冶’剑”,在建筑战场上,“亮”出那历经磨砺的MCC宝剑之“锋”,定能够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中国三冶  李宜威)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