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冶天工集团 闫立春      

 

中冶天工集团工安分公司青海项目部开展“职工之家”建设活动以来,取得许多成效,他们通过“职工之家”创建活动,同项目职工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渠道,使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职工之家”,顾名思义,就是充分发挥基层工会的主观能动性,建立一个能为职工办实事、说实话,真正维护广大职工利益的群众性基层组织。中冶天工集团工安分公司是一个专业钢结构、炉窑砌筑、市政管网为主业的施工单位。所属青海项目部远离位于天津的公司总部,长期坚持施工在条件艰苦的高海拔地区,目前管辖着3个在建重点工程项目。该项目部施工区域跨度较大、施工周期较长,从2002年扎根青藏高原以来,累计承揽工程十几个亿,所属项目职工工作时间较长,加之实行不定时工作制,故此职工对个人利益和诉求表达的渠道较重视。针对这种情况,项目部领导推行了基层“职工之家”创建活动,让职工在业余生活中不断得到提升。

在“职工之家”创建工作中,他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注重在建立健全各种保障制度和措施上下功夫、用实劲,采取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对职工的困难帮扶、理论学习提高、解决群众问题、金秋助学等工作和活动进行事后总结汇总,找出差距,不断改进。通过细致的工作极大地调动和激发了一线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有力的推动了施工任务的完成。其主要做法是:

一、扎实做好基本工作,努力提高职工队伍素质。

有针对性的做好干部职工的思想工作,了解和反映职工的意愿、情绪和要求,维护职工队伍中的团结和稳定。通过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提高职工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学习先进人物,组织职工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项目部在广大职工中分别开展了安全教育培训、专业技术培训,组织开展了向中冶集团优秀共产党员高云同志先进事迹学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职工以先进为榜样,提高服务本职工作的本领,立足岗位,并积极参加社会职业资格考试,争取早日岗位成才。

另外加大培育领军人物力度,挖掘推广技能绝活。分公司工会与项目部支部和工会之家组织密切配合,进一步发挥“导师带徒”活动的作用。既要推动师徒结对的普及性,又要注重培养典型,要注重发挥师徒的言传身教作用,又要激励徒弟的创新能力,使结对的师徒在项目管理和工程施工中获得锻炼、在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中获得提高,也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多做实事。

二、广泛开展项目的民主管理,为分公司生产营销提供活力。

在分公司每年职代会职工提案征集中,青海项目部涉及职工直接切身利益的提案约占该项目部所提立案的半数之多。分公司工会针对这种情况重点做好对提案工作的跟踪落实。项目部在处理这类提案中,坚持人本理念,把提案进一步细化归纳,并分门别类分发到各相关部门和分管领导,由分公司领导协调、督促拿出初步解决意见,而后提交会议,形成切合实际的解决办法;另外在年初分公司工会号召各项目部组织职工开展一次提合理建议活动中,该项目部踊跃参与为工安分公司专业发展、创新提升出谋划策,并及时反映职工对工作的意见、要求和建议。通过反馈收到10篇合理化建议论文,其中有影响的专利和工法已经取得了国家认可并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为分公司专业施工中难题的突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三、加大送温暖力度,使爱心火炬永续传承。

充分发挥基层工会的作用,积极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及时帮助有困难的职工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把职工的休息、休假制度及女职工生育报销、体检落实到实处;建立职工家庭档案和家访制度,做到“三必访”:即职工婚丧大事必访、生活有重大困难必访、生病住院必访。积极筹措资金开展经常性的互助互济慰问困难职工送温暖活动。工安分公司近来来一直对困难职工的帮扶工作非常重视。从2005年建立“爱心救助”基金以来,陆续对各种病重、生活困难急需救助的职工特困户、低保户子女助学等情况进行了物资帮扶,受到广大员工的好评。真正实现了爱心救助基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爱心救助基金每一分钱都是职工的捐款和爱心,在使用程序上严格按分公司制定的评议审批办法执行,不讲人情不走形式,通过“理事会”理事投票民主评议后把爱心撒向每一个最需要救助的职工。青海项目部作为爱心救助的理事单位,常年来不仅给予资金上的大力支持,还曾在项目部发动开展关心身边的人活动,对项目部员工的患白血病家属进行捐款,给予物质和精神帮助,对生活困难的职工问寒问暖,使项目部员工的凝聚力得到不断的提升。

四、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工会组织的活力。

项目部工会自觉接受分公司工会的领导,主动向上级主管部门请示、报告工作,不但按时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而且围绕职工需求独立自主的开展有特色的活动。他们认真执行各项工作制度,做到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有表彰,在活动中培养出一批有热心的工会积极分子,职工入会率在99%以上,确保工会工作不断深化和高质量健康发展。

五、突出亮点,重点投入,不断改善项目职工生活条件。

针对工程项目地域偏僻、生活单调的特性,他们有针对性的实施重点投入,配置完善了项目内外生活设施。在硬件设施方面,为职工宿舍配发统一的衣柜、书桌和床上用品及空调,建立配套齐全高标准的“五小”设施,并购买了电脑,在有条件的项目开通网络。在外部环境上,安装了整齐划一的企业标牌,发放了工装,对院落进行了绿化、美化,种植了花草,为职工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根据职工所需为食堂、浴室和会议室配备了电冰箱、消毒柜、洗衣机、电视机、图书等“五小标准”设施,使艰苦条件下的职工同样能享受到分公司不断改革发展的成果。

    六、落实职工群众福利制度,推动基层发展促进稳定和谐。

    通过扎实开展“职工之家”创建活动,使一线职工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同时也促进了单位的和谐稳定,推动了分公司各项工作的科学发展。一是产生了凝心聚力的“磁场效应”。面对日渐完善的生活设施、日益优美的生活环境和日趋温馨的人文文化氛围,广大职工从一点一滴的变化中感受到了企业“大家庭”的温暖、领导的关怀,这种家的聚合力在每一个职工的心中生根发芽。“职工之家”建设满足了职工求美、求新、求和谐的生活追求,激发了职工的自豪感和责任感。“职工之家”建设实施以来,职工精神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职工以单位为家的人多了,迟到早退的少了;职工自觉主动投入学习、参加体育活动的多了,打牌闲逛的少了;职工学比赶帮讲奉献的多了,消极怠工、无所事事的少了;职工顾大局、求团结、重荣誉的多了,攀待遇、比条件、说是非的人少了。二是产生了我爱我家的“回报效应”。“职工之家”建设不仅改善了职工工作生活环境,温暖了人心,拉近了干群关系,尤其是激发了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提升了职工情系单位、敬业爱岗、扎实工作的积极性。通过“职工之家”创建活动,他们找到了一条为职工办实事解难题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找到了一条促和谐谋发展的有效方法。

尽管他们在“职工之家”创建活动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他们并没有满足,表示在上级工会和分公司党委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不断总结经验和得失,进一步深化和提升“职工之家”创建活动,更加切实关心广大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切身利益,不断拓宽探索“职工之家”创建的新理念、新内涵,新方法,有信心使“职工之家”创建活动真正成为改善一线职工工作生活环境,促进社会和谐,推动建设“美好中冶、美好天工”、推动工安分公司专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加油站”。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