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 
新疆托里戈壁滩上树丰碑
——托里提依尔金矿选矿厂工程建设纪实
    发布日期:2013-12-12
(一)前期准备
新疆托里县金福黄金矿业有限公司提依尔金矿2000t/d选矿厂及辅助工程,位于新疆托里县铁厂沟镇萨尔托海乡,是中国黄金集团公司的重点建设项目。该工程定于2012年9月16日正式开工,竣工日期为2013年11月30日,工程的结构形式为钢构和彩板施工。 中金提依尔金矿项目地处新疆,施工环境极为恶劣,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漫长干寒,当地居民用三个“40”来形容:夏季气温高达40摄氏度,冬季最低气温零下40摄氏度,常年风速达40米/秒。恶劣的气候,给本来就紧张的有效工期增加了新的困难。新疆托里县铁厂沟镇萨尔托海二号半矿点地区地处戈壁荒滩,施工场地地质多为岩石,驻地生活条件艰苦,连施工用水、用电以及项目人员的正常生活不能保障。中国黄金集团公司把这个充满挑战的建设任务交给中十冶集团三公司,既是对中十冶集团三公司的信任,也是对中十冶集团三公司的考验。 使命在心将不容懈怠,重任在肩必不负所托。面对诸多困难,中十冶人没有被吓倒,寒风凛冽、戈壁荒凉,挡不住中十冶人攻坚克难的壮志雄心。为了确保项目施工安全有序进行,职工生产生活有保障,2012年9月初项目经理田生飞和项目副经理郑海鹏带着公司领导的嘱托奔赴新疆托里,开展前期准备工作。因深处戈壁,离城镇远,田生飞和郑海鹏带领着20多名同事们艰难地搭设彩板房,睡地窝子、喝盐碱水、吃沙拌饭成了他们的“生活三步曲”。 刚到戈壁滩,他们几乎都是水土不服,流鼻血、拉肚子、眼睛红肿。由于缺水,饮用水要从7公里以外运输,洗澡更是奢侈。为此,项目部专门购置了储水罐,修建了水池。由于人烟稀少,离最近有人居住的地方要走40里的戈壁路,购买仪器要到100公里以外的克拉玛依市。由于材料供应商少,在内地非常普通的砼防冻剂、砂石、水泥、商混等建筑材料也不得不高价从克拉玛依市预约。由于他们未雨绸缪,细致准备,为日后的正常施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冬季抢工
工程全面铺开已经是10月份了,此时在托里的戈壁滩上已经入冬了。冬季在天寒地冻的室外作业,简直就是酷刑。“滴水成冰寒风朔,风头如刀面如割。”为了赶工期,测量队员经常在零下30多度的室外进行测量。有一次测量员王俊禹的面部被呵出的气体粘在测量仪器上,扯开时疼痛异常。一个班下来,测量队员们冻得嘴唇乌紫、四体僵硬,像“僵尸”一样蹦回彩板房。 为了给2013年工程安装争取时间,确保工程按期投产,项目部决定抢抓施工,赶在年前将工程基础完成。为此,项目部开展了为期两个多月的“冬季施工大会战”。 在内地看似很简单的工作,到了这里难度陡增,戈壁下面的石头坚硬如铁,在开挖厂房的基础时,挖掘机根本挖不动,只能用炸药炸碎顽石。在这样恶劣的施工条件下,气温过低,混凝土无法顺利凝固,项目部购置了锅炉并搭设棚子,用热水搅拌水泥,盖上棉被和电褥子保温,以达到基础保温的目的,确保基础浇筑质量达标。后来所有基础做完了,项目经理田生飞又带领着工人们在严寒酷暑中进行人工开挖和回填碎石。 冬天水池子结冰,早上水管冻住了,需要用火烤化了才能取水,就连喝水的玻璃杯都会被冻裂。工地上,有时风力高达9级,手指被冻得僵直。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项目部全体人员起早贪黑,顶风冒雪,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施工,工程于2013年元月份圆满完成基础施工任务。
(三)夏季鏖战
由于图纸到位不及时,一直到5月中旬主厂房才来图纸,到5月底主厂房的图纸才到齐。主厂房包含3000平方米的框架楼和设备框架,是整个工程施工的重头戏,也是决定能否按期投产的关键。为了消弥图纸到位不及时的影响,项目部又开展了为期三个月“夏季施工大会战”。 主厂房开挖时,挖机不好进去,因为周围厂房都已经起来了,设备也已经开始安装,所以开挖工作很不方便,施工难度也比较大。现场吊装条件也不太好,吊车比较大没地方扎,加上场地不平整,其他厂房也都陆续开始皮带廊的吊装,现场场地非常狭小。为了使工期不受影响,项目部制定了“保时间、保进度、保质量、保成功”的“四保一体”目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项目部充分论证,制定各种预案,把问题想在前面,把症结解决在前面,把工作做在前面,千方百计提高效率。项目部全体施工人员与时间赛跑,和任务比拼,轮班作业,实行24小时连续施工。 夏季骄阳似火,热浪滚滚,机械设备内温度最高达45度。挖掘机以及吊车司机就是在这种“蒸笼”里周而复始地工作,一个班下来浑身湿透,拧干时工作服一片花白。经过三个月的紧张实施,主厂房的主体施工,从开挖到回填全部完成。在主厂房施工顺利进行的同时,项目部还同步完成了筛分间、中细碎等几个车间的施工任务。
(四)吊装攻坚战
钢结构的吊装是从2013年3月份就开始了,根据现场施工的需要,陆陆续续一直延续到11月份。吊装中,面临的最大困难是风沙。在托里县,风沙时常像发了狂的野兽不停地呼啸,吼得天昏地暗,工人们不知多少个昼夜在风沙弥漫的荒野上度过。睡觉时,就是用枕巾盖在脸上,醒来后鼻孔、眼睛、耳朵还是灌满沙子,一日三餐碗里掺着沙子。工人们风趣地说:“一天要吃二两土,白天不够晚上补。” 吊装工作量最大的是主厂房,但难度最大的还是皮带廊。因为皮带廊比较长,风沙中特别不容易吊装。为此,项目部租用了一台260T的吊车,实行倒班的办法,人歇机不歇,集中一星期的时间,完成了通廊的吊装施工任务。经过大家不懈的努力,皮带廊于9月底全线贯通。 风沙中,不仅钢结构吊装是一个难点,彩板的安装与维护也是一个难啃的骨头。一般情况下,彩板安装一般超过4个级风就没法干,而在托里,刮大风如同家常便饭。为了克服这个困难,抢抓工期,项目部同时上了4支彩板安装队伍,一家干一个厂房,遍地开花,利用风小的间隙进行施工,争取时间。 经过一年零两个月的艰苦奋斗,项目部先后完成了主厂房设备基础,钢构厂房球磨机基础,浓密机基础,以及若干小型设备基础、混凝土现浇厂房,筛分车间,中细碎车间,原矿车间,分矿仓,1#-5#皮带廊以及拉紧间的基础、钢构及彩板门窗安装,并于2013年11月20日顺利通过初验,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甲方共同对金矿选矿厂项目的验收中给予了好评。经过初验及带料试运行的检验,工程完全符合投料生产的条件。
(五)生活·爱
在托里,由于环境恶劣,人烟稀少,寻找熟练的劳务工人都需要托关系去找,工价各个方面都比较高。施工中,项目经理田生飞重视人文关怀。他分析托里地区的气候特点,为每一个施工驻地全部搭建彩板房,以确保施工人员上的来、留得住。这一措施在后续施工过程中,尤其是冬季施工中效果显著。在冬季施工开始前,他未雨绸缪,主动要求采购棉衣、棉帽、棉鞋、手套等保暖衣物,送到每一个劳务施工人员手中。每月定期都给施工队送去羊肉、米面油等食物,确保施工人员的营养需求,给每个施工驻地都采购了煤炉,项目部统一配发取暖用煤,确保施工驻地温度保持在16°以上。为确保取暖人员不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他又在网上采购了一氧化碳报警器,分发到每一个施工驻地。 在施工过程中,业主方对项目在建人员也非常关心,在元旦、中秋节等节日,向建设工人先后发放了慰问品。特别是2012年12月6日,中国黄金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魏山峰亲临现场慰问并指导工作。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使全体建设者士气高涨,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建设热潮。 在业余生活中,这里时常没有手机信号。远离亲人又不能倾诉,让项目部的管理人员感受到了思念之苦。工休饭后,宿舍里新来大学生雷小兵的吉他声为这漫漫荒漠增添了别样的温馨。板房外寒风凛冽,但屋子里却沁着欢快的琴声和暖人心窝的话语。 正是这样一群热血沸腾的年轻人,他们将工作热情和血汗奉献给了戈壁,面对困难,他们总是以永不服输的精神、愈挫愈强的勇气,众志成城,挑战极限,在荒漠戈壁上书写忠诚,矗立了中国黄金的丰碑。 (中十冶集团 王 健 张圣平) 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