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 申  高海波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天津和苑和苑居住区定向安置经济适用房项目经过4年多的精心策划与经营,相继荣获2010年度天津市“结构海河杯”奖、2010年度天津市“安全文明工地”、 “中国住区建筑设计·创新示范楼盘”称号等,成为天津建筑市场的品牌工程,赢得了各界的好评。特别是荣获2013年度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优秀住宅小区金奖,为中国二十二冶集团铸造了熠熠生辉的金字招牌。 
    严格管理奠定坚实基础 
    和苑居住区定向安置经济适用房项目属保障房建设体系是配合京沪高速铁路天津西站工程、定向安置西站地区的拆迁居民,也是天津市、红桥区两级政府造福一方的“民心工程”,项目涉及到5000余名回迁户的切身利益和天津西客站顺利实现建设与运营的保障。项目总建筑面积为20万平方米,群体规模大,建筑高度高,地下条件复杂,质量标准高,工期极其紧张,综合管理难度大。 
天津和苑居住区工程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其中地下建筑面积
12000平方米,19栋高层建筑,参建单位100余家,施工高峰期工人数量可达1500余人。项目组织协调复杂,管理难度大,和苑项目精心部署,统筹考虑将19栋楼划分三个责任区,推行区域化管理,这样既减轻了工作负担,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在这期间,项目经理李福山还自行制定了“联检制度”,设立联检小组,在现场质量、安全等方面管理中被广泛应用,在每天的检查中由负责技术、安全、质量的成员联合对工程进行监督检查,对每道工序进行严格控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加强执行管理环节,消除后期隐患,形成良性管理环节,为工程验收奠定牢固基础。此外,项目部还采用“主动”的方式,提高工作效率。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虚心学习,借鉴一流经验。 
施工中,和苑项目部精心组织,加强过程控制,严把安全、质量关,严格按照行业标准施工,加强现场软硬件设施建设,不断提高结构工程质量。每个分项工程施工前,项目经理和项目总工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讲解施工工艺、施工技术、安全和质量控制重点,并组织管理人员研讨项目管理措施。通过系统化管理,系统之间交叉与补位工作开展良好,综合管理体系运行正常有效,项目各系统工作进展顺利。并逐步胜任了大量、复杂、高难度的管理工作,保持高质高效运转。2010年,和苑项目荣获天津市“结构海河杯”奖。 
    技术创新支撑创造效益 
天津和苑项目是天津市第一个高品质一次性装修、配套齐全的定向安置住宅区。在项目设计及施工中大力推广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同时加强科技创新。地基基础、粗直径钢筋连接技术、新型模板和脚手架技术应用、新型建筑防水应用、高强混凝土和水泥应用、全站仪坐标法定位放线技术等,提高了施工质量,节省了建筑材料用量,减少了建筑废物。 
和苑项目部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工作,大大提高了核心竞争力。和苑项目部在施工中应用了建筑业十项新技术中的四项,分别是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塑料模板技术、轻骨料混凝土技术,同时使用绿色施工技术三项,分别为预拌砂浆技术、工业废渣及(空心)砌块应用技术、铝合金窗断桥技术,取得了优质、高效和低耗的良好效益。此外,技术开发项目《新型模板支撑体系制作与施工技术》在天津和苑项目的施工中也取得了成功。此项技术是将C型钢和木方结合为整体,充分发挥两项材料的优点,增加周转次数,减少材料浪费,缩短施工周期。经过初步测算,通过增加科技投入,实现经济效益600余万元,同时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和苑项目部在建设的过程中依靠科技、应用科技,将“四节一环保”作为重中之中,对满足住宅性能,提高住宅品质,保证住宅质量,优化住区环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天津和苑项目虽然属于保障房系列,但是建成后环境优美,功能齐全,施工文明,监管严格,荣获2013年度“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优秀住宅小区金奖”。 
天津和苑项目部通过强化管理、技术创新和团队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荣获了一系列殊荣,充分展示了国企应有的实力与风采,为中国二十二冶集团在天津建筑市场打下了坚实的根基,再次擦亮了中国二十二冶这块金字招牌。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