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建果 文 众

 

 

在中国经济处于整体经济发展转型调整、变革的阵痛时期中,在建筑行业过度竞争的环境中,施工企业如何在转型中增强市场竞争力?上海宝冶集团以建筑施工信息化为方向,把握大势,立足高端,突出效果,把大数据时代的先进BIM技术用于建筑施工,其成果数次参加对外交流和获奖,其作法受到市场相关各方高度肯定。

 

把握大势,看的远才能走的远

上海宝冶从战略的眼光认识建筑信息的模型BIM技术对建筑与建筑行业的重大意义,认为企业发展必须跟上大数据时代的步伐,并从三大方面把握趋势。

一是从潮流所向,看变革趋势。即:目前全球正逐渐步入全面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已成为主导全球经济的基础。在制造业、金融业、电子行业,信息技术早已成为提高生产率的核心手段。中国工程建设规模日趋增大,附加在项目上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必须在整个建设工程生命周期中实现对项目的全面信息管理,才能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和效益。BIM技术将给整个建筑行业带来史无前例的深刻变革。

二是从趋势所重,看应用趋势。即许多国家纷纷加入BuildingSmartBIM标准组织的成员单位。2013年,不少发达国家开始在政府投资项目中强制要求使用BIM技术。中国“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将BIM技术纳入主要研究内容,住建部发布了《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提出了在“十二五”期间,加快建筑信息模型(BIM)等新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助推工程建设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随后住建部“关于印发2012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宣告了中国BIM标准制定工作的正式启动,其势头也越来越猛。

三是从技术创新,看竞争趋势。即:未来市场竞争,不仅仅看劳动力的规模,看装备如何,而是一个更高层次的把各种资源整合能力,也就是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能力的竞争。BLM正是技术信息化的核心理念。BIM技术通过其承载的工程信息把其他技术信息化方法如CAD/CAE等集成起来,从而成为建筑业信息化的核心技术。这个技术以模拟的方式将办公室延伸到现场,使运筹帷幄决胜可千里之处成为事实。这个技术也使作业现场使用ipad和平板电脑,不用很快发现解决问题成为一种新的标准工作方式。这个技术也将使从文案到建造,施工现场数字化、智慧施工成为时尚。

正是看到工业化、工厂化、信息化、数字化的发展趋势,上海宝冶顶层设计抓“BIM”。先是宝冶一些基层单位早就进行了BIM探索和应用。后又在2011年,在海外科威特工程施工准备上,宝冶开始正式按业主要求,运用BIM形成并提升BIM技术的能力。2012年上海宝冶又开始专门进行BIM培训,随后又在许多有代表性的项目中推行BIM,BIM技术迅速在宝冶转型发展中,特别是非冶金市场的大型场馆建设、高层建筑、大型游乐项目发挥作用,并在推动企业发展转型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瞄准高端,扎的深才能立的牢

宝冶认为BIM新技术既然代表了时代最新潮流,BIM将改变建筑施工,推行BIM,要瞄准高端深入做好。不能头重脚轻根底浅,而要打好基础立得牢。上海宝冶主要从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在打造具备专业技术能力的BIM团队上下功夫。宝冶成立了专门BIM中心,组建了由博士、研究生、本科生组成的30余人专门团队,涉及暖通、电气、给排水、建筑结构、动画后期处理等十余个专业。分为项目应用和技术研发两大系列,形成了以“BIM项目经理—BIM专业协调员—BIM建模员”为体系的岗位结构。服务于集团公司和二级单位工程项目,是一支高素质的提供BIM技术咨询服务和进行BIM技术研发应用的专业团队。

二是在在建设的软硬件环境投入上下功夫。上海宝冶不仅仅是硬件配置条件,如必须的一些设备、专门的工作环境等。更强调要突出的软件应用能力,其中含义不仅是建模员的操作熟练程度,而是指针对一个工程项目,选择合适的软件建模,并熟练运用各种软件进行模型的转换、协调和修改的能力。努力将相关软件充分应用到项目过程中。总之,通过硬实力,更通过人对BIM的掌握运用的软实力,从BIM的实施方案,到保证BIM模型质量,到伴随施工动态实施,紧密结合工程,确保实现其功能效益,达到最大化BIM价值。

三是在持续的开发能力下功夫。没有任何一个品牌、一个厂家的软件产品可以完全满足企业BIM的需要,宝冶在运用BIM技术中,不仅自己熟练运用各种软件,并且根据工程应用的需求、进行顺应不同客户提出的项目工作流程,运用二次开发。如上海宝冶开发了模型格式的数据接口插件软件,分析后的集成模型如果发生干涉等问题,不需要通常的集成模型传来传去,可直接通过数据接口NWD Connector导出问题,讨论改善方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是大力推进BIM协同工作机制上下功夫。主要是建立标准工作流程和协同工作环境。在目前国家和行业标准尚未发布的情况下,宝冶制定了企业内部标准,编制了一系列作业指导书,以规范BIM操作流程和数据共享,规范施工深化设计出图的形式和质量。实现多专业团队在内部BIM环境中协同工作。在工程项目中,更是重视按照客户或管理方要求,大力协同作战,建立工作机制,如在项目组织机构中设立了BIM组,与业主、管理公司、设计、监理、分包商等各方进行协同工作。规范了工作流程,推动了项目BIM实施,保证了项目实施的效果。

突出应用,做的实才能收效好

“有了好猎枪,是要打到更多的猎物”,有了好技术,是要得到好的效果。BIM技术的推行中,上海宝冶始终秉承“突出应用,做就做实,突出效果,做就做好”的理念。

如BIM实用在营销上:向业主和招标方展示未来实现工程项目的总体形象效果,形象地反映企业投标技术方案的特点,突出企业应用BIM管理工程所提出技术解决方案的能力,从而赢得竞争优势,增加中标的机会和砝码。由于高质量的BIM技术展示,凡是在投标文件要运用BIM技术能力项目,其中不仅有冶金项目,还有非冶金项目;不仅有国内项目;还有海外投资项目。上海宝冶几乎都中了标。这充分证明了宝冶BIM技术的水平和实力。

如BIM实用在项目上,上海宝冶在欧州第三大高端数控机床制造商埃马克高端机械制造厂项目中,宝冶应用BIM进行复杂设备安装技术方案选择和机电管线综合排布,通过模型完成后的碰撞检查,发现并处理了四大类共计2063个设计问题。通过BIM在施工管理方面的应用;将各种问题的提前解决,使机电工程施工计划由4个月减少至3月不到,提前1个月,各分部工程施工进度提前20%至40%。BIM在工程降本增效、又快又好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如BIM在实用成果的形成上,上海宝冶BIM的成果也得到了各方高度认可,一年多来,取得了不少的创新成果及荣誉;如《结合施工管理行为的BIM技术应用与实践》2013年获得第三届全国建筑业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BIM技术在冶金福欣不锈钢工厂项目机电安装工程中的应用》2013年获得首届工程建设BIM应用大赛二等奖。上海宝冶BIM成果还获得首届“申新杯”BIM机电安装应用创新大赛一等奖、二等奖、创新应用奖等诸多荣誉。另外宝冶BIM技术创新成果还申请并受理软件著作权3项。

目前,上海宝冶对BIM技术探索与实践,正在逐步形成结合行业专业的独特优势和持续不断的创新的核心技术,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也为上海宝冶形成了向新的市场转型发展的竞争力。 (作者单位:上海宝冶集团)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