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充满变化的外部发展环境,设计企业到底怎么思考与把握未来?笔者以为,现阶段设计企业进行模式的创新主要是在资本化、互联网、产业链三个维度下进行的不同组合,从而构成了一个“变革转型立方体”。也就是说,在未来的发展中,设计企业必须紧紧抓住“变革转型升级”的主线。

关注行业新生态下的新趋势新要求

新生态下,行业发展的供给关系发生改变,传统的甲方乙方的关系发生改变,人才、文化等结构及内在要素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迫使设计企业重新思考服务模式、竞争要素等命题。以往行业的发展依赖于市场分割、资质门槛、价格标准保持着原有的平衡,然而现在价格收费标准的放开、资质管理的变化等已经在逐步打破了原有的平衡,例如低价竞争已然出现、网络设计院也在探索。在新的商业生态下,行业边界会越来越模糊,产业的融合会进一步加剧;企业经营模式进一步分化;条块式割裂的市场格局被打破;寻求差异化发展成为打造竞争力的必须,企业发展定位日趋多元化、多样化。

过去,大家讲产业延伸,更多是站在原有业务的角度,以原有主营业务为原点,提倡“一业为主,两端延伸”以及业务的跨行业、跨区域的拓展思路。然而,在新的商业生态下,这种“主副业结构”的发展思路将会逐步面临困境、甚至难以为继。

与以往转型路径不同的是,在未来,设计业务面临着与其他领域的融合发展的各种可能与需要。例如设计和文化,设计与产业、资本、数据等等方面的融合。目前甚至有些业内单位已经在筹划与考虑未来不再收取设计费、转向依靠数据服务为主要价值体现的盈利模式。在互联网时代,有一个重要模式——“羊毛出在狗身上猪买单”,互联网时代主要依靠的就是人气,也就是活跃用户。以往的设计单位基本上采用的是B2B模式(机构对机构),并不能直接对接真正的终端用户,也没有掌握最终用户的诉求。在未来,如果我们的设计单位通过转变观念、革新内部体系,可以在服务的过程中掌握最终用户的需求以及最终用途,通过B2C2B模式(机构对消费者、再到机构)。在未来的发展中,数据将成为设计单位竞争力体现的重要方面,如何把数据转换成有效竞争力和生产力,则是现阶段面临的重大命题。

设计企业业务转型的三维度框架

现阶段进行模式的创新主要是在“立方体”的三个维度进行的不同组合:资本化、互联网、产业链。三个维度的细分组合,产生了设计企业发生的多种可能性——基于IT的设计服务、全生命周期服务、产业集成的服务平台型企业、以PPP模式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服务等等。

资本的力量将会影响行业的竞争格局。当前行业内一些企业上市、或启动上市,一些企业大量开展设计企业的并购重组整合,已经引起了大家很大的关注。当然目前有一些单位考虑资本化融合方面,有一部分的关注还是在于财富效应。如果设计行业在主板、创业板上市超过十家,必然会形成另外的力量,从而对于行业的布局产生很大影响。有些企业通过PPP模式实际上实现了跨地域、跨行业的发展。过去十几年考虑转型就是产业链前后端的延伸。例如,工程公司做装备制造,以往是设计与工程结合,在未来,设计将必须与资本结合、组合、融合。我们谈与资本的结合,不仅仅是投资的概念,更是需要培育、提升资本化的能力。

产业链的发展基于服务方式和价值链角度。未来的创新以及创造价值主要由三个方向组成:第一个方向是提升原有产品服务的价值,在原有产品方向上进行深耕;第二个方向是价值链的重新组合和延展,往往高附加值的领域在产业链的前端,但是不是所有单位都能够站在前端,而未来企业的主要的竞争能力会体现在对于产业链上的把控;第三个方向是提供集成平台战略服务。作为一个专业的服务机构,资源整合能力很重要,如何整合资源,为客户提供有价值的集成服务。以往设计单位希望建设一个较为封闭的系统,在过去十几年时间,设计院内部相当一部分都是院所两级经营模式,因为这样可以有效激发相关负责人员积极性。但也由此出现了“分产到户”、甚至“诸侯割据”的格局,从而造成内部的资源流动阻隔。因此,如何把自己变成一个真正的平台,才是真正需要面对的问题。

互联网与产业链、价值链的组合,将会带来服务创新的多种模式。互联网带来了企业发展思维的创新、发展手段的升级,借助互联网,促进了技术的升级、产业与信息化技术的有效融合,实现设计业务的B2C、B2B,带来借助IT的新功能服务,也可以借助互联网打造产业链高端的平台级企业,实现资源的整合集成、业务之间的合作联盟。尤其是整合集成服务往往需要借助的是信息化手段,将带来服务模式的各种组合与创新。

创新思维,保障业务转型

推进设计企业转型,需要思维创新。设计企业迫切需要三个思维:变革思维、产业思维和平台思维。所谓的变革思维,就是如何变革,不能陷入传统逻辑的陷阱里,在传统逻辑内,在传统思维下,有些创新是很难孕育与孵化的。产业思维则是行业如何在产业链上进行重新整合,在未来,在整个大格局、大产业分工上,需要有自己新的定位。平台思维是从单边市场转向多变市场,面临如何整合外界的资源,如何为自己所用,把握核心和非核心资源,做到二者之间的平衡。企业经营理念在未来的发展中也会发生必要的变化。传统的经营理念往往是机会性的、外部资源推动型的,未来则需要向永续经营、内部竞争力驱动的方向发展。

在外部挑战冲击之下和内部压力,原有业务模式下滑,寻找新的增长点的情况下。如何在内部骨干层建立新格局、新思维,中间层如何才可以有创业激情。做到面对创业创新热情、激情,企业高层在战略构想上与顶层设计上实现超越。

对于设计企业而言,面对新形势新变化,需要思考问题很多很多,涵盖战略、资本、人才、资源等方面。整个行业的竞争要素在改变,运作惯性和内部管理模式都需要重新审视调整。业务模式、盈利模式如何定位,如何与相关的资源匹配、对接,如何进行产业化和资本化。到目前为止,还无法给出一个设计企业转型的统一模板,面临的选项、路径非常多,这是设计企业必须面对的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