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张志祥代表:将建龙打造成最具有竞争力的冶金协同创新平台
    发布日期:2020-06-16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建龙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志祥
全国两会虽已结束,但热度依然不减。日前,建龙集团董事长、总裁张志祥就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等重点工作接受《中国冶金报》专访。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依靠改革激发活力,增强企业发展新动能’,把实体经济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也提出了一些很务实的、具体的措施,例如,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力度、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等,这些都体现出了国家对企业、实业的高度重视。”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建龙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建龙”)董事长张志祥在接受《中国冶金报》记者采访时分享了听取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感受。
“整个报告虽然不长,但对实体经济的阐述占比还是非常大的。”张志祥表示,“具体有几项举措我听了后备受鼓舞。一是今年减负力度要超过2019年;二是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发行1万亿元的抗疫特别国债。这些对钢铁行业全年稳定运行都有积极的意义。”随着近些年“改革”在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及的频率越来越高,建龙也紧跟脚步采取了越来越多的改革实招,一项又一项改革成果无不证明了建龙的魄力与决心。
“建龙始终以改革为重要抓手来提升企业综合实力,从而打造最具有竞争力的冶金协同创新平台。”张志祥说。
张志祥介绍,为实现这一目标,建龙已经开始做出一系列有益探索:一是,加强科技创新工作。“今年,我们将加强集团科技创新工作,进一步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未来3年,建龙科研投入要逐步扩大到销售收入的3%
。”张志祥表示,“建龙将建设一批实验室和中试基地,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和科研成果应用及推广;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科研队伍体系,用3年时间形成内外部各5000人的‘万人科研队伍’,提升集团科研能力。”据张志祥介绍,建龙去年迈出了壮大科研队伍力量的重要一步——“3个10”规划:成立10个专业技术研究所、10个工艺品种研究所、整合10家国内外一流的行业相关的科技公司。“这个规划的目的就是壮大建龙的科研队伍力量。”张志祥说。
“2019年12月19日,建龙与达涅利集团共同组建了达涅利同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共同探索智能制造和工业机器人等领域,推进建龙乃至整个钢铁工业的智能化。”张志祥介绍了几项科技创新的成果。
他继续说:“今年1月4日,建龙投资入股华泰永创,将共同探索推进钢铁焦化产业耦合发展的研究和应用。同时,在氢冶炼方面,依托与北京科技大学共建的氢冶金联合实验室,建龙旗下内蒙古赛思普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了氢基熔融还原实验,证明了氢还原工艺的可行性,并制备出纯度达99.88%的高纯金属,确定了氢基熔融还原作为赛思普技术的研发核心及方向,还完成了赛思普核心耐材和核心装备喷枪的研发,替代了进口。”
“下一步,建龙要把工程项目优化、客户需求引领和降本增效作为集团科技创新工作的方向。”
张志祥表示。二是,探索数字化转型。张志祥表示,建设供应链采购平台,是建龙探索数字化转型迈出的坚实一步。“该平台对建龙意义非凡,不仅可以提升供应链的稳定性,还能通过稳定的合作加强彼此的信任,提升双方合作的深度。接下来,建龙将通过加强内外部协调,发挥规模采购优势,优化供应链管理,规范采购行为,推动采购标准化和数字化,打造最具有竞争力的冶金协同创新平台。”张志祥表示。“不得不承认,数据已经成为当前企业发展的新动能。因此,企业要通过数字化创新让数据‘活’起来,成为企业与供应商深化合作的钥匙,以此来推动双方共同创新、联合开发,进而实现合作领域的技术领先,推动行业的进步。”
张志祥道出了建龙探索数字化转型的初衷。三是,提升客户黏度。近年来,众多钢铁企业转变角色定位,在做好生产工作的同时,积极服务客户,建龙在这方面早已不是新手。“以客户为导向,始终是建龙坚持的服务理念。”
张志祥介绍道,“打造建筑业综合服务商和高端、专业、优质的工业用钢供应商,用工业4.0理念(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产业变革)改造现有管理经营模式,实现内外部的高度互联互通及对客户的精准服务,这些一直是建龙转型升级的目标。”
张志祥表示:“今年,建龙对此进行了更深入的谋划。依托前面提到的10个工艺品种研究所,我们提出了要以‘双50’客户为核心:筛选50个目前已有合作的重点客户,扩大服务范围,提升服务层次;筛选50个正在开发的重点客户,建立高层沟通机制,深入了解客户需求,并据此确立各工艺品种研究所的研究方向,开展一批工艺提升、质量改善、品种开发类的研究课题,把以客户为中心真正落到实处。我们希望在满足客户基本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与客户共同开发新产品,最终成为标准的制定者。”四是,围绕“一带一路”沿线钢铁产业进行布局。近几年,建龙先后重组山西海鑫、北满特钢、阿城钢铁、西林钢铁、包钢万腾、宁夏申银等企业,使得自身产能规模迅速跻身世界前列,为钢铁行业兼并重组提供了“建龙样本”。同时,建龙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打造“走出去”项目,马来西亚东钢也因此重现活力。据了解,东钢位于马来西亚西马东海岸的登嘉楼州甘马挽,2012年开始建设,拥有烧结厂、炼铁厂、炼钢厂及公辅厂等主要生产厂,具备年产70万吨方板坯的生产能力。自2015年10月起,东钢进入停产状态。
“2018年初,建龙控股东钢后,仅用半年时间就让东钢恢复了生产。目前,东钢生产运行稳定,各方面运行状况良好。”
张志祥说,“未来,建龙计划将东钢打造成为总体500万吨产能的马来西亚最具竞争力的钢铁联合企业,并推动当地钢铁产业园区建设。未来,建龙还将密切关注‘一带一路’沿线的钢铁产业和市场情况,结合国家相关政策,适时布局。” (中国冶金报 何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