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十里精矿线上的技术尖兵
日前,武钢2015年度优秀职工技术攻关成果评选揭晓,大冶铁矿选矿车间黄春源组织实施的《优化水洗筛下物料的处理工艺》技术攻关项目摘得金奖。
从一名年轻的大学生投身到矿山的怀抱,从一名最初的技术员到选矿技术工程师,黄春源在平凡的岗位上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参加工作9年来,他始终凭着“精选矿石,精炼人生”的执着追求,坚持“三个在一线”(数据分析在一线、技术指导在一线、变革工艺在一线),实现了精矿产量和质量双高、品位和收率双升的强劲势头。他先后荣获武钢优秀大学毕业生、武钢优秀科技管理者、武钢资源集团公司标兵、武钢资源集团公司变革创新十大典型人物、武钢合理化建议金点子二等奖、黄石市五一劳动奖章。今年“七一”,他荣获了武钢资源集团公司模范共产党员,摘取了武钢现场技术攻关金奖,被誉为十里精矿线上的技术尖兵。
数据分析在一线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大冶铁矿选矿精矿“一条龙”生产线上共分涉及粒度、品位、浓度、水分等各类数据有100多项。如何用好用足每吨资源,数据分析对生产的科学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黄春源作为一名选矿主任师,他定期对全流程的数据进行取样、分析,坚持组织好选矿工艺流程常规检查取样,并及时提出指导生产的科学报告。特别是在破碎工序,他通过分析、调节各排矿口尺寸,降低各工序入破粒度;通过分析、调节永磁机磁偏角,提高实际抛废率。通过使用组合筛孔替代当前筛孔,提高物料通透效果;改进细碎筛给量方式,提高筛网有效面积等方式提高筛分效率,降低入磨物料粒度,实现细碎筛分级效率为61.5%、入磨物料-15mm占85.2%的优良指标。他还组织对新药剂进行试验室探索性试验, 将试验结果反馈到相关部门,确保选厂专用料品质,进一步优化选别指标。
技术指导在一线
技术也是生产力。大冶铁矿10公里长的精矿生产线上,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工序都和质量息息相关。因此,技术指导在一线是一名技术管理人员的本职,更是一份责任。
作为一名选矿技术人员,他注重发挥技术引擎作用。特别是面对钢铁行业“冰冻期”下铁精矿市场价格一降再降而铜精矿价格保持平稳的形势,他紧紧抓住矿山铜这效益点,开展技术“淘金”大行动。他通过改进药剂添加方式,增加了三次扫选工序,变浮选槽内内置中间室为外置中间室,变外置尾矿箱为内挂尾矿箱,浮选工艺流程和设备性能得到进一步优化。通过在原有的铜池加装了溢流管引流至铜库抽水池进行循环,并在铜库台下新安装了立式泵,以达到更换盘根线时及时回收铜矿浆。采取浮选槽逆向放矿,变过去尾部放矿为中间浮选槽放矿,并在中间浮选槽孔中用管道连接后进入泵池,再返回到8#大井,实现颗粒归仓,呈现出产量节节攀升,质量稳中求进的势头。
变革工艺在一线
现场就是市场。如何用最短的流程生产用户合格的产品,如何真正发挥短流程、长效益,成为检验技术人员的一块试金石。
他组织实施了直线筛工艺改进项目。针对过去浓密仓安装以来,因多方因素成电耗高、设备磨耗大,岗位操作难,后续工艺指标差等局面。他通过多次流程考察,并从设备格局定位、工艺流程合理性、设备选型论证等方面优化改进方案,得到矿论证后进行实施。整改工艺改进采用直线筛进行二次隔渣,实现筛下料浆-1mm含量从59.58%提升至90%以上,缓解大颗粒堵塞浓密仓的现象。同时在浓密仓底部建渣浆泵池,通过高效渣浆泵将浓密仓高浓度底流引进新系统球磨后,停开了2台老系统球磨机,停开4系列浮选和4系列磁选,停开2台原矿泵、2台旋流器给矿泵、1台混精泵、1台尾矿泵共6台渣浆泵,每小时节电达2000kwh,年节约电耗500万元。该项目荣获湖北省优秀QC成果奖, 并摘得了武钢集团公司现场技术攻关金奖。 (作者单位:武钢大冶铁矿)
上一篇:中国二十二冶集团中标通州旧城安置房项目下一篇:中国二十二冶集团额济纳旗光伏项目并网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