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员工,他们在七月流火的酷热里钻在车底挥汗如雨,只为了车辆能顺利发动;有这样一个作业长,他连续几个月放弃了每晚饭桌上和妻子、女儿团聚时的天伦之乐,只为了抓质量、抢工期的做好项目;有这样一个技术组,为了算一个数据可以集体熬通宵,只为了技术研发可以按期完成;又有这样一个团体,它雄心勃勃,意气风发!它的成员仅有42人,平均年龄30岁,但就是这42双手,这样一个年轻的集体,从2007年成立至今,先后完成各吨位抱罐车系列产品、PBC-180型高温液态金属运输车、双向拖挂车、吊斗车、扒渣机、钢胚车、料蓝车、料槽车、高效运输车等冶金特种设备系列产品的生产制造200余台,实现年人均劳动生产率过百万。特别是2008年成功制造出了国内最大的冶金渣处理专用车辆——100吨铰接式抱罐车。2009年完成了自主研发产品双向拖挂车的制作,2010年完成了全新静液压传动产品PBC-180型高温液态金属运输车的制作,一步一步坚实地前行。它,就是中冶集团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制造分公司特种车辆厂;他们,就是为我国冶金特种设备创新提升、铸造“中冶重机”品牌,书写七彩人生的中冶宝钢技术制造分公司特种车辆厂的员工。

中冶集团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制造分公司特种车辆厂是成立刚四年的一个年轻团体。经过近几年摸索,发展刚刚步入正轨。但特种车辆厂如同充满气力的青年,跃跃欲试。因为年轻,所以没有什么不可以,因为年轻,所以闯劲十足。年轻的特种车辆厂,有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成立一年多,特种车辆厂就承接了某钢厂两台100吨抱罐车的制作,虽然有了前期的制作经验,但100吨铰接式抱罐车是世界上同类产品中吨位最大的,制作工艺复杂,精度要求高,与特种车辆厂的成熟产品35吨整体式抱罐车的制作过程完全不同。光是“100吨”这个数字,就够很多人倒吸一口冷气了。特种车辆厂迎难而上,项目前期技术人员对图纸进行了深入的消化,并且认真查阅国内外资料,对设备的各部件参数进行了仔细的研究,认真制订设备的制作工艺,对设备的制作难点进行重点研究和突破。在设备制作过程中,全厂人抱成一团,群策群力,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交换意见,提出各种解决方案进行评议并立即实施。100吨抱罐车是铰接式结构,前后车架依靠鹅颈连接,而后车架上需要承载重达100吨的渣罐,所以对鹅颈焊接的质量要求特别高。由于鹅颈自重大,构件又比较长,一头连接到车架后另一头会出现下垂现象,给后续工作带来很大困难。特种车辆厂从领导到员工,全部围在车旁,从下午讨论到晚上,最后找准平面,自制了一个支撑架,解决了焊接时鹅颈下垂的问题。这台凝聚了特种车辆厂全体员工心血和汗水的100吨抱罐车,在项目开工两个半月后便驶出了厂房。并在外观静态参数、动态性能测试和100小时可靠性强化型式试验中均达到设计水平。该抱罐车的成功制作,打破了国外对抱罐车制造技术的垄断,满足国内钢厂对国产大吨位抱罐车的需求,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该抱罐车通过中冶集团科技成果鉴定,获中冶集团科技成果奖,一共获得国家专利6项。并在上海市第二十二届优秀发明选拔赛中荣获金奖。荣誉只能代表过去,特种车辆厂向新的高度发出了挑战, 2010年11月11日,“PBC系列高温液态金属特种运输车下线仪式”隆重举行。PBC-180型高温液态金属特种运输车,是特种车辆厂在成功制造了系列抱罐车、双向拖挂车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之后,倾力打造的又一新产品,该车广泛适用于钢铁、有色高温液态金属运输领域,产品性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企业要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特种车辆厂在全体员工中通过开展五小活动、合理化建议、QC活动的形式,提倡大家勤思考,搞创新。为了完成公司即定目标,同时积极拓展市场,相关人员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数十次拜访某钢厂,对该钢厂市场进行分析研究,并经常带着年轻的技术员与该钢厂方面交流,抓住时机提出80吨双向拖挂车的研发课题。该双向拖挂车目前主要依赖进口,造价高,备件订购周期长,维修不便,特种车辆厂提出了国产化研发,最终形成完善的研发方案获得宝钢方面的肯定,最后成功打入该钢厂市场,赢得了8台80吨双向拖挂车的订单。该项目还入围上海市第二十三届发明选拔赛获奖项目。通过创新,特种车辆厂的产品不断丰富:2010年实现抱罐车35吨—100吨的系列大满贯以及多类型吊斗车、PBC-180型高温液态金属运输车、高效运输车、扒渣机、双向拖挂车、系列台车……通过创新,特种车辆厂共形成自有专利技术9项,形成工法1项,专用工装26项……通过创新,特种车辆厂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2010年实现了人均劳动生产率较成立之初翻两番,达到人均产值105万元。新年伊始,特种车辆厂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市场,迎合市场,他们坚定产品研发创新的脚步不动摇,新的产品研发正有条不紊的开展:钢胚车、料槽车、大吨位运输车、框架特种运输车……

因为年轻,特种车辆厂也有自己的不足。而这些不足,成为了特种车辆厂前进的动力。成立以来,特种车辆厂从强化基础管理工作入手, 完善了编制和组织结构,成立装配作业区,建立健全各项管理网络;加强制度化建设,编制修订生产、安全、技术质量、人事管理、资财管理等各项管理制度和实施考核办法,从制度上堵住了犯错的源头;完善特种车辆制造的基础管理工作,编制各类工艺方案、制作工艺卡、调试方案、工装方案等指导性工艺文件和分公司相关文件的各类记录填写,形成了《特种车辆制造检验标准》,进一步提高质量过程控制,从技术上缓解了员工经验不足;开展电器设施、消防和环境、起重设备安全装置、单宿安全等各类专项检查,与日常检查相结合,发现违章和隐患立即整改,从安全上杜绝了事故发生的苗头。成立以来,特种车辆厂各项工作都超额完成既定目标,2008年被评为中冶宝钢技术双文明表彰先进集体,2009年荣获上海市工人先锋号称号,2010年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集体称号等荣誉。

特种车辆厂注重员工的技能提升和发展,全体成员积极参加各项技能培训活动,在公司组织的“中冶重机杯”技术比武中,员工凭借精湛的技术获得“钳工”、“铆工”、“液压工”、“电工”状元的好成绩,在工作中,成员内部也多次开展液压、电路、气路、装配技术探讨会,提出多条有效合理化建议,促进技术创新,提高成员技能素质。此外,特种车辆厂还着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注重团队协作精神,在内部形成了遵章守纪、和谐融洽、团结向上的人文环境。

中冶集团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制造分公司特种车辆厂这个年轻的团体,自有它年轻的魅力。大家抱着相同的信念,向着相同的目标,齐心协力,同舟共济,大家以一个坚强团队战斗在一起,求知上进,克服困难,历经考验,才有了现在的成绩和荣誉。年轻的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制造分公司特种车辆厂,也将在大家的团结努力下,以昂扬的斗志和蓬勃的姿态,创造出新的辉煌,为“中冶重机”品牌的快速发展丰富了产品,为社会自主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及国际竞争力的产品而不懈努力。(郭在明 丁 艳)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