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照亮中亚第一隧道
——中国十九冶集团塔吉克斯坦沙赫里斯坦隧道照明工程施工小记
    发布日期:2012-11-27
□任世芬 李记松
干好总统一号工程
以胜利践行铁军承诺
中国十九冶集团参建员工于2012年8月正式进驻沙赫里斯坦隧道工程。在三个月施工时间里,“西部铁军”每周都能看到一个身份尊贵的身影,他就是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他每周都要来现场一次,亲自视察工程建设情况,这条隧道也因此被命名为“总统一号工程”。 沙赫里斯坦隧道于2006年8月开工,经历了6个春秋,于2012年7月全线贯通,按照塔吉克斯坦总统的要求,隧道入冬前必须全面通车。由中国十九冶集团负责施工的隧道照明、通风、消防、监控及通信系统全部要求10月25日前完工,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多,这一道道难题再一次摆在了电装人面前。 怎么办? “再大的困难也要上、再硬的骨头也要啃,没有任何借口,必须优质高效地完成任务,为‘西部铁军’添彩、为祖国争光!”中国十九冶集团决策层的动员掷地有声。 接下来一场恶仗开始了,人员、机具、物资等,开始向“高山之国”集结。 首先面临的挑战就是物资供应。本来原计划6个月工期,但在9月18日突然接到业主通知,要求10月23日全线完工,塔国总统将于10月27日进行竣工剪裁。这就意味着比原定工期整整提前了3个月,而现阶段的材料、设备、人员都远远不能满足施工要求。坚持走出去
着眼未来谋发展
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结构调整,中国十九冶集团受制于市场格局、资质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在传统的优势行业难以突围,企业转型压力巨大。 在转型的探索途中,中国十九冶集团以历史为教训,努力在国内外大市场找饭吃,或与国内知名企业合作借船出海,或主动开辟海外市场造船出海。仅在中亚地区,近三年,中国十九冶集团就承接了中国援阿富汗喀布尔大学中文系教学楼、教师招待所项目,塔吉克斯坦至乌兹别克斯坦边境(DUSHANBE-CHANAK段)道路修复改造项目工程、塔吉克斯坦麦胡拉隧道工程、塔吉克斯坦丹加拉市政道路改造工程、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市礼宾街道路交通信号灯工程等影响力较大工程,其施工质量、进度、安全文明等都当地政府和业主满意,树立了“西部铁军”良好的海外形象和信誉。塔国交通部长佐夫诺夫就多次翘起大拇指称赞:“这是一支有组织有实力能打硬仗的队伍。”本次鏖战三个月,高质量、高水平完成的塔吉克斯坦“总统一号工程”——沙赫里斯坦隧道工程,得到了塔方、中方的高度评价,被授予50万元人民币的奖励。这不仅是对工程的肯定,更是对“西部铁军”品牌的认可。 干一项工程,树一座丰碑,交一批朋友。中国十九冶集团通过干好在建项目,与业主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顺利实现了市场开发滚动发展并向周边辐射,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海外施工经验。一是以公司效益最大化为基本原则,提高合同履约及项目经营管理能力,无论是项目结算还是资金支付都非常及时、到位,而且有较大的盈利空间。二是建立了比国内业务管控更扁平、更有效、更有力的管控体系。国外项目部的管理人员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分工清晰、职责明确、高效协同、奋进共赢的和谐共同体。三是健全完善组织沟通和协调模式,海外工程需要与业主、甲方、监理、政府等多方面打交道,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对施工人员定期开展民俗、宗教、语言、社交等方面的培训,方便他们迅速融入当地社会,更好地与业主沟通。 海外工程承包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对企业跨国经营能力的全面考量。在中国十九冶集团“走出去”战略实施的大背景下,探索“走出去”的途径和模式,积累走出去的经验,学习先进、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和手段,不仅在拓展市场上有所突破,在企业盈利、产值的完成方面也有所斩获。 “关在山沟沟里难有出路,还是要在国内外大市场找饭吃。”中国十九冶集团清醒地记得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同志的叮嘱,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走出去的步伐,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走出去的探索,几经风雨,几经坎坷,但走出去的决心和信心一直未曾动摇。 “西部铁军”在路上,勇往直前! 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