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3日,中冶宝钢技术工业公司成立10周年庆典仪式在衡山北郊宾馆隆重举行。宝钢股份执行董事、党委副书记诸骏生、副总经理周建峰,宝钢不锈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曹至能、宝钢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蔡伟飞、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陈明,中冶宝钢技术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刘安义,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王琦,副总经理鲍五益、副总经理高武久以及宝钢股份职能部门、中冶宝钢技术职能部门和分子公司领导应邀出席了庆典仪式。

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中冶宝钢技术工业公司十年光辉历程回顾片。工业公司成立于2002年4月,是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也是宝钢最早的行车专业化协力单位。主要协力工种有行车工、汽车驾驶员、船队水手、铁路调车员。截至目前,公司员工已达2800余人,其中管理人员43人,操作宝钢设备650余台,年营业额达到两亿元;2002年4月,在首任总经理高武久同志的带领下,开辟了工业公司的开疆之路,为公司行车专业化奠定了发展基础。当年顺利承接了宝钢冷轧厂、热轧厂、炼钢厂和运输部的协力业务,员工人数从起初的24人发展至300余人,并形成了员工列队交接班、半军事化管理这一独特的企业文化;2003年9月,鲍五益同志出任工业公司总经理,确定了“敬业、诚信、奉献、创新”的企业精神,带领全体员工踏入了艰难的业务拓展之路。通过不懈努力,在原有的基础上先后拓展了钢管厂、冷轧薄板厂、厚板厂、硅钢部等行车协力业务,逐步形成了以行车工、汽车驾驶员为主,以铁路调车员、船队水手为辅的“海、陆、空”专业协力公司,2005年底员工队伍发展到1800余人,营业额达到一亿元。同时,公司顺利通过了国家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三标合一体系认证,并被宝钢确认为战略合作伙伴,在工业公司的发展进程中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近年来,中冶宝钢技术工业公司在“三个聚焦”理念和高效的执行力文化建设过程中,达到了统一思想和高效管理的目的。通过走进班组活动提升了两长管理水平、坚实了管理基础。在管理中有效运用“三标合一管理体系”,促进了管理提升和企业整体发展。

十年艰苦创业,十年风雨坎坷,十年励精图治,十年硕果辉煌。中冶宝钢技术工业公司在宝钢各级领导的高度信任和大力支持下,在中冶宝钢技术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在历届领导班子的不懈努力下,十年跨越发展,员工队伍不断扩大,产值不断提升,并多次受到上海市、宝钢股份及中冶集团各级单位的表扬、表彰。2012年,为适应宝钢股份行车专业化总承包的要求,工业公司承担了行车管用养修一体化试点任务,在开拓创新、产业深化的征途中又迈出了新的一步。

宝钢股份执行董事、党委副书记诸骏生同志在讲话中指出,十年前宝钢股份与中冶共同开辟了行车专业化发展之路。行车作业是工艺线上的重要工序,一旦出现问题势必会对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十年来,工业公司的路走的很艰辛,是承担宝钢股份大院海陆空的重要协力力量,宝钢要推进社会化的协作就是要发挥这样的专业优势。我们可以想象,十年后工业公司应该发展的更加强大,将在宝钢的生产工艺线上占据重要的地位,相信工业公司一定会发展的更加壮大、更加强大。

中冶宝钢技术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刘安义同志充分肯定了工业公司十年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和工业人所付出的艰辛与贡献。他指出,十年来,工业人凭着坚韧与执着,经历住了无数次的考验,走过了不平凡的里程。十年创业道路,历尽艰辛,收获喜悦。可贵的是,面对任何艰难困苦,工业人总能够同舟共济、共度难关。十年的磨练,打造了专业团队,建设了一支专业化员工队伍,积累了管理经验,积淀了企业文化。十年里,工业公司初步摸索出了适合自身实际的管理模式,坚持以服务业主为目标,以用户满意为宗旨,以诚信服务为理念,以强化管理为手段,求真务实,持续改进,创新提升。十年里,工业人取得了无数荣誉和肯定,这些荣誉和肯定,源于宝钢业主的关爱和支持,更源于工业公司员工内心的执着和梦想。当前,钢铁行业进入微利时代,工业公司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2012年上半年,宝钢股份提出了宝钢行车管用养修一体化协力生产模式和服务方式要求,并确定工业公司为项目推进主体。这是对中冶宝钢技术公司的莫大信任,更是对工业人的鼓舞和鞭策,也指明了工业工程公司宝钢协力生产服务的发展方向。工业公司要加大推进管理宝钢化进程,持续推进专业化管理提升,不断挖掘内部潜力,积极配合宝钢新一轮发展战略,努力打造行车专业化技术服务公司,为宝钢股份提供更优质的协力生产服务,开创工业公司更加美好的未来。 (中冶宝钢技术 曹 磊)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