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高楼入云端
——中国十九冶集团打造精品工程向高端房建市场转型
    发布日期:2015-03-23
□罗志贵
春天迈着轻盈的步子走进攀西裂谷,和煦的阳光像一层壁纸,紧紧地贴在攀枝花钢城大厦外墙上。进入施工尾声的钢城大厦,此时静静地俏立在攀枝花市炳三区机场路南侧,在一片建筑群中出落得亭亭玉立。 “树品牌、创业绩、增效益,真正实现向建筑业务的高端转型。”作为中国十九冶集团在2014年斩获“房建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后承建的“攀西第一楼”,以攀枝花钢城大厦为代表的一系列精品工程诠释着中国十九冶集团追求完美的理念和一丝不苟的作风,见证着中国十九冶集团向高端房建市场奋力转型的步伐。
转型从高度开始
没有“高度”,就没有“深度”。 攀枝花是川南、滇西北最大的城市,位于攀枝花东区新的经济增长极的炳三区是政府重点打造的CBD中央商务区,正以高端、完善、便利的商业生活配套领创攀枝花人居新时代。中国十九冶集团承建的攀枝花钢城大厦落户炳三区,自问世以来便迅速抢占了城市商圈的制高点。 攀枝花钢城大厦总建筑面积转型更注重绿色施工理念
提到工地,大部分人会不约而同地想到“脏乱差”,但在攀枝花钢城大厦现场,却给人以“干净、整洁、绿色”的印象。 施工中,中国十九冶集团始终坚持“诚信、绿色、科学、奉献”的宗旨,积极开展“绿色施工、节能增效”活动,推广环境保护、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等有效措施,践行绿色施工技术,让工地越来越绿,让能耗越来越低。 在环境保护方面,采取多项措施控制扬尘污染、降低噪音污染、防止光污染、减少水污染。 在节能方面,优先使用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采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在节水方面,从源头控制用水量,加强雨水收集并循环利用;在节地方面,科学合理绘制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分阶段对场地进行动态模拟;在节材方面,采用BIM技术对综合管线布设进行模拟,达到优化效果。 在安全施工方面,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和考核,对施工现场的危险源每天做动态更新,并编制专项应急预案。 安全文明绿色,工地今非昔比。 钢城大厦项目只是一个缩影。中国十九冶集团以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国家开展的为期两年的工程质量治理行动为契机,全面运用BIM技术、节能环保技术、绿色施工技术,打造绿色精品工程。在建筑业新技术应用、创建绿色施工示范工程方面,承建的成都二环路改造工程通过四川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验收;泸州空港路工程、沈阳“立创城”城市休闲娱乐综合体工程获2014年度中冶集团建筑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立项;攀枝花钢城大厦项目被评为第三批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通过国务院安委会第十一综合督察组安全文明施工检查和中冶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验收。
转型以树立品牌为目标
转型成功的标志,关键在于品牌的打造。 以钢城大厦项目为例,作为攀西第一楼,以其为中心形成的商业圈引领着攀枝花新型现代化产业模式的发展,承建该项目,对于志在打造高端、标志性房建项目的中国十九冶集团而言,是在攀西地区进一步扩大“西部铁军”品牌影响力的良好开端。 2015年是中国十九冶集团创建国家级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的关键之年,也是实施“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新战略的肇始之年。在高端房建市场如何打响“西部铁军”品牌,赢得诸如在冶金建设市场积累的“高炉之王”、“连退专业户”等良好的市场口碑和品牌效应,无疑是中国十九冶集团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一是抢占高端市场。高端市场意味着高门槛和高回报,“只要进得去,坚决不出来”,要敢于担当国内高端房建领域的领先者和创新者的角色,大规模发展超高层、标志性建筑、大型城市综合体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具有较高影响力的房屋建筑工程业务。 二是加大转型技术储备。进一步加强高端房建项目的技术研发和国内外成熟技术的应用,“人无我有,人有我精”,掌握前沿的核心技术和专利技术,持续提升高端房建项目总承包管理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三是加速优势的转化。发挥总承包管理、科技、人才优势,实现“高端市场、高端科研项目、高端装备、高端人才”的有机结合,不断提升组织管理能力、过程控制能力、资源配置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建设能力、危机应变能力、学习创新能力。 四是强化风险管控。站得越高,跌得越痛,要有“居高思危”的意识和“高处御寒”的手段,让企业远离风险。 五是扩大品牌影响力。通过文明施工、绿色施工,以现场拓市场,不断提升品牌美誉度。 攀西第一楼是中国十九冶集团打造精品工程,向高端房建市场转型的众多杰作之一,在转型的道路上,将有更多的“第一楼”等待着中国十九冶集团去攀登。 (作者单位:中国十九冶集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