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创新,让服务增值
——中冶宝钢技术重型机械分公司践行增值服务纪实
    发布日期:2015-06-23
2014年,中冶宝钢技术重型机械分公司以“增值服务,二次创业”为发展理念,在宝钢项目上付出了不懈的努力,交出了三份答卷:一是实现了冷轧C311镀槽挤干辊的总包,成为无忧备件供应商;二是在1号连铸机综合改造项目承接中,历经4次商务谈判、3次现场调查,制定价格战略、估算基础成本、寻求谈判点,实现了“2个人、2小时、2个工装”的轴承无破坏拆除演示,为合同洽谈奠定了深厚的技术基础,成功承接宝钢连铸机6台中间罐车改造及修复项目合同,成为备修主体技术制胜的成功模板;三是中冶宝钢技术在连铸系统备件修复的种类、数量以及区域拓展上实现了新的突破,实现了对业主的增值服务。
做足功课保质量
中冶宝钢技术对宝钢冷轧311合同采取“修复+新品”的总包模式,包含辊面修磨、包胶、辊套、辊芯、辊轴修复内容以及挤干辊的拆装及调试,是一项备修系统工程,承载着“技术+管理+服务”的三重考验。中冶宝钢技术组成了由装备制造部、重型机械分公司市场营销部、重型机械分公司设备修造厂等多层级的管理架构,专门进行311总包合同的承接及运行准备,从建立组织机构入手、拟定总包方案、划定分工界面、系统梳理每个界面的运行方案、编制技术方案及上机后的跟踪方案,前后修改各类方案6稿,进行多层级业务洽谈10余次,陪同甲方进行现场调查及实物确认10余次,设计编制各类检查记录表、技术交底表、现场巡检表、修复流程图、验收记录表、出厂检验报告表等16份,在人员分工、组织架构、技术细节、应急处理、确保顺行方面做足功课,确保总包运行前一切准备就绪。 实行C311镀槽挤干辊总承包之后,机组运转正常,2014年全年从未发生一起因镀槽挤干辊修复质量问题而造成的停机。2014年12月份,该冷轧厂为赶制生产订单,镀槽挤干辊超期使用,使用周期达41天未发生异常,比原签定质保周期延长了36.7%,工程质量得到了甲方的高度认可。技术攻关挺进洋山港
中冶宝钢技术重型机械分公司设备修造厂经过前期的市场布局、产品推广、技术交流、专项攻关、系统投标,成功与上海港机再度牵手,续写吊具修复前缘,又一次成功承接了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集装箱码头5台桥吊吊具修理项目,前后签订共计9台吊具合同,基本形成了吊具修复的区域化布局,实现冶金设备备件修复到港机设备修复的横向拓展。 同时,该公司携手洋山港冠东集装箱码头工程技术部,共同解决目前国内外港口60余台桥吊设备小车牵引钢丝绳寿命不足疲劳断裂的世界性难题。该公司经过研究发现,如果设计一种装置,将钢丝绳寿命由6个月延长至12个月,就可为甲方节约因钢丝绳更换、停机维修所造成的电费损失高达700万元。经过3个月的现场勘查,通过对桥吊牵引钢丝绳的受力、结构分析,中冶宝钢技术重型机械分公司设计并制作了一种钢丝绳阻旋保护装置,通过该装置转移、缓解钢丝绳疲劳集中点,该难题将迎刃而解,通过预组装获得了圆满成功。走自主创新之路
2015年,中冶宝钢技术周青董事长号召大家为“四梁八柱”添砖加瓦,开展新一轮的“奶酪行动”。 一是将绿色维修业进行到底。承接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业务,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循环经济模式,即大力推行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再制造。从本质上讲,绿色维修与再制造的基本二原理是一致的。 二是寻求新定位,找到备修行业的新钥匙。备修是钢铁夕阳的下行产业链,区域格局调整、费用下降、运作失衡,面临守业难的逆境。为了实现中冶宝钢技术宝钢增值服务、”二次创业“的总目标,中冶宝钢技术重型机械分公司在凸显备修辊类、三罩、中间包车、结晶器、吊具等主体技术,紧跟市场脉搏,彰显公司“含金量”同时,实现“中冶重机”从备件的离线修复到设备的离线修复的转变以及宝钢备修区域总承包模式深化。设备修造厂提出,通过几年努力,逐步建立连铸设备维修板块、辊类维修板块、受力构件维修板块、缸、阀、泵类特约板块、加工板块和一个气动实验室的“五板块一室”的格局,为支撑制造板块的网格化推进管理添砖加瓦。在战略布局上,中冶宝钢技术采取全员经营,广收信息,经营骨干人人背指标的经营工作方针,以及不定期召开经营推进会的做法,以实现经营目标。 (中冶宝钢技术 孙 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