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一霞

 

在21世纪的新本钢集团非钢产业大军中有这样的一支队伍,他们曾在建设工地挥汗如雨,为本钢技改立下战功;而在建筑市场萎缩,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求索中却另辟新径,成功在企业转型中重生。

2008年、2011年,在本钢集团决策层的支持下,建设公司所属路桥与矿建公司先后开始为矿山提供穿凿、爆破、铲装和运输等服务,成为本钢矿山扩帮生产的主力军。2013年3月,本钢集团领导高瞻远瞩,按照“1+5板块”管理模式,整合专业力量。工程建设板块的建设公司将这2支服务矿山的队伍组合,成立建设矿山实业分公司。新组建的建设矿山实业分公司不断创新管理,迅速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在夹缝中求生存,历经转型的阵痛、奋战矿山的艰辛和勇闯市场的锤炼,这支队伍为本钢矿山生产节约成本上亿元;在本钢集团新矿山贾家堡铁矿的合同开采中,为本钢集团节省1430个人力资源,节约1.6亿元设备投资;不仅如此,他们还成功开拓外部市场,在吉林延边合同开采新华龙钼矿,成为本钢集团非钢产业中勇闯市场的一匹黑马。

如今,这个公司职工队伍稳定,士气正旺,作为本钢建设大军的一支新生力量,他们已形成依托本钢,服务矿山,开拓市场,做精做强,多业并举,创新发展的格局。

市场倒逼:精干管理,高效运行,新机制孕育新力量

在建设矿山实业分公司,1100余名职工有全民、劳务派遣、劳务等几个类型,尽管人员素质不一,但这里实行同岗同酬,每名职工可根据自己的月产量、机台成本算算岗位“成本账”,这样自己每月创效多少,工资是多少,职工心中都有数儿。这是该公司成立后,出台的69个规章制度中的一个——薪酬分配制度,即将每名职工工作量、成本等与工资、奖金挂勾,有力地激发职工工作积极性。

这个公司人力资源室主任谢文刚告诉记者,我们公司服务南芬露天矿与歪头山铁矿扩帮工程,合同开采贾家堡铁矿、阎家沟石灰石矿。公司成立时,经理孙荣权确定了“高起点、严要求”,“依托本钢,服务矿山”的经营管理理念,打破原有的建设工程管理模式,遵照本钢集团生产单位管理体系的运行状态,根据矿山特有的生产模式,制定、修改、完善工序消耗定额等制度,使公司很快步入制度化、体系化、规范化的工程技术板块生产单位。

精简机关人员,给基层放权生产管理,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在这个公司处处得以体现。该公司机关8个科室仅有管理人员40人,下设6个作业区、队,1100人职工总数,年剥岩近3000万吨产量,在同行业中凸显管理精干、高效运行的特色。

以南芬露天矿作业区为例,这个作业区有6个工段6道工序,近500名职工。该区作业长李范跃选拔责任心强、工作能力强,经验丰富的职工担任工段长,由区调度中心统一协调指挥,各工序衔接顺畅,紧密配合。年初,他与各工段长签订安全生产经营责任状,对连续考核不达标,职工有意见的段长解聘职务;现在,这里压力变动力,每个工段都争当排头兵;这里岗位表现突出的职工,被提拔到管理岗位。合理的用人机制为职工们提供发展自己的舞台和空间,尊重人,理解人、合理使用人,严格要求人,使作业区努力想事、干事的人增多,形成齐抓共管、同心协力的良好局面。

如今,建设矿山实业分公司通过深化用工制度改革、薪酬改革,形成了以素质、以实绩论人才,严把“入口”关,疏通并治理“出口”,动态定岗、定编制度;“按劳分配、同工同酬、规范运作、公平透明”的分配原则;以产量、成本为考核依据进行总额控制,严格执行单机、单米道计件考核分配等管理机制,强有力地推进企业健康发展,使这个新生企业迅速掘起。

苦练内功:在本钢无资金投入情况下,实现合同采矿预期目标

经过5年努力的矿山实业分公司在今年4月18日,按期全部偿还矿山生产固定资产贷款8500万元,在本钢集团没有资金投入的情况下,实现矿山合同采矿、节约资金、降低成本的预期目标。

建设矿山实业分公司的矿山合同开采在我国钢铁企业中已经是第6家,而这个公司合同开采单位成本却是这6家单位中最低的。如何实现安全、高效、低成本开采,这个公司的经理助理陈开颜向记者介绍说:“矿山剥岩、开采容不下半点儿安全问题,容不得一点儿浪费。我们通过创新生产、设备日志管理,给矿山生产安插上“眼睛和耳朵”,并大大提升了新旧设备的运行效率。在14个月的生产运行中,呈现出产量、效益稳步增长的良好态势,实现本钢矿山生产运行效率、成本历史最好水平。”

在保障生产稳定增长,控制生产成本的运行中,该公司形成了上层、中层管理令行禁止、密切配合、首尾呼应的高效精准管理与运行方式。今年初,矿山建设实业分公司对过去5年矿山生产中各工序成本采集汇总,针对主要材料、备件消耗修改完善工序定额管理,使各工序主要的电费、燃油、备件、轮胎、钻具、润滑油等生产物料消耗环环相扣,不留死角,核算准确,从而确保总成本在可控范围内。南芬、歪头山作业区根据这两座矿山扩帮计划调整采场,统筹规划现场管理,合理推进各个台阶作业;抓好控制爆破这个特殊环节,使穿凿、铲装、运输工序紧密衔接,并对运输道路和排土场进行规范管理;强化设备保养和预修,提高故障抢修理念,减少停机时间对生产的影响,做到了小故障不过夜,重要设备故障连续抢修,既降低了设备故障率,又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而以上各作业区这些生产管理中的细节,通过生产、设备日志每天反馈到该公司生产调度室,成为该公司保障安全生产、降低消耗的“眼睛和耳朵”,确保生产全过程的可控。 

此外,该公司还发挥中小型设备的优势,与矿山大型设备互补,为矿山采场平台安全高效开采提供方便,科学推进南芬露天矿扩帮工程,最大限度发挥设备作业能力,与两座矿山形成合理的工作格局。

据统计,2013年,该公司完成产量2357万吨、产值1.93亿元,创利708万元,上缴税金581万元,实现安全生产“五为零”。

勇闯新路:党政合力克难,跨入国内矿山合同开采先进企业

在服务矿山生产过程中,建设矿山实业分公司遇到过许多困难与阻力,他们党政合力,紧紧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在思想上统一认识,在目标上统一行动,以企业发展为主题,通过抓班子,带队伍,调动干部职工积极性,攻克一道道企业发展难题。不仅降低生产成本,还在回采率、贫化率等方面优于传统开采,成功实现年矿山生产能力达3000万吨,产值约2亿元的先进矿山生产企业。

为促进矿山稳产、高产,该公司党委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优势、提供保证,结合矿山生产环境艰苦实际,开展了“1233”保产立项活动。“1”是一个中心,即: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一个主题,即:公司发展为主题;一个目标,即:公司年生产经营目标。“2”党的建功立业活动一要渗透于生产工序之中,想方设法在“增产降耗”上助力;二要融入经营管理之中,千方百计在“降本增效”上加劲。“3”是切实发挥三个作用,即:发挥好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3”是助推提升企业三个能力,即:一助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二助推企业执行力的强劲高效,三是增强企业凝聚力,构筑和谐企业。该公司党委还围绕安全、生产、设备、成本、后勤服务和企业文化建设等6个方面开展建功立业活动,发扬“蚂蚁啃骨头”的精神,通过“单车单机”核算、“双增双节”、“修旧利废”等活动,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成本控制,有力助推企业生产健康发展。

发扬建设人不讲条件,吃苦耐劳,热爱本钢的奉献精神,建设矿山实业分公司的职工只要有急、难、险、重的活儿就冲锋在前。这些由建筑工人转为矿山生产职工的工人们认为,与吃过苦、受过累、收入低的日子比起,矿山生产环境虽然艰苦,但现在收入有保障让他们很知足。爆破队副队长宋楠告诉记者,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南芬露天矿上下盘预裂穿凿,在边坡人工清理浮石;对歪头山铁矿、贾家堡铁矿进行爆破等。由于爆破要求技术高,安全控制要精准,保障矿石破碎率。他们常常加班加点保障主采场矿石的二次爆破,在等待运药、装药的空儿蹲在现场吃冷饭,冬天工人腰系安全绳,吊在半空儿清理采场边坡浮石……

这个公司歪头山作业区区长范立光对记者说:“歪头山铁矿大都是大型设备,穿凿设备只能打平台,我们设备小,灵活机动,控制爆破等难题也常交给我们作业区,对歪矿急需的活儿,我们不讲条件,就是二个字‘干好’。经过一年多的付出,现在歪头山铁矿对我们的评价也是二个字‘信任’。”

该公司设备维修中心经理付伟向记者介绍说,2013年,他们修理内部大小车辆等设备110余台次、300多套总成件,完成产值1055万元。从普通的大车、推土机、牙轮钻机等到先进的沃而沃700钩机,发动机的液压缸、活塞,汽车曲轴等修旧利废,样样都能拿得起放得下。为了保障矿山生产,职工们不畏严冬酷暑,上山现场服务,不仅解决我们公司设备维护、抢修难题,还极大减轻企业外委维修设备资金负担。不仅如此,他们还将目光锁定新市场,横向联合,与重庆重汽服务站建立本溪市燃油泵服务站,扩大服务项目,为公司发展创效打基础。

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如此负重前行,究其原因,这个公司经理孙荣权的话道出了缘由。他说:“除了企业创新管理,提升管理水平,更重要的是尊敬职工,认可他们的工作,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迅速与市场接轨。”

2000多年前,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地球。寻找到企业发展支点的他们,在服务本钢矿山生产中掌握了合同采矿的核心技术和经验,不仅拥有了稳定的内部市场,还通过承担吉林延边新华龙钼矿委托开采项目,闯出一片新天地。

在21世纪的新本钢,快速发展的建设矿山实业分公司经理孙荣权心怀感恩,发出肺腑之言:“我们的发展得益于本钢集团领导的决策支持,得益于各部门的理解和矿业公司及各单位的信任,更得益于我们拥有一支在建筑市场曾立下过座座建设丰碑,经历过千锤百炼,忠诚企业的干部职工队伍。作为建设人,我们有信心、有决心,以“精细严实”的作风为本钢矿山发展再立新功! (作者单位:本钢集团)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