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国中冶在北京和香港分别召开2014年年度业绩沟通会
展示优秀上市央企形象
    发布日期:2015-04-03
业绩沟通会现场。
国文清在业绩沟通会上回答投资者问题。
3月27日和
中国中冶继2013年力挽狂澜、扭亏为盈后,2014年各项经营指标逆势攀升、再创佳绩。201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57.86亿元,同比增长6.46%;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39.6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3.01%。市场开拓更上一层楼,2014年累计新签合同额3,297.94亿元,同比增长29.18%,“高新综大”项目大幅增加,新签5亿元以上国内重大工程承包合同108个,合同额1262.5亿元,同比增长110%;实现结转合同3547亿元,同比增加313亿元,为企业后续发展备足了后劲。资本市场有效传递了经营业绩的喜人表现,中国中冶A/H股股价从2014年初的1.75元、1.43港币上涨至
业绩沟通会上,国文清董事长对境内外投资者、分析师和财经媒体一直以来给予中国中冶的关心、理解和支持表示了衷心感谢。在现场沟通环节中,国文清董事长指出,中国中冶认真吸取过去的教训,近年来一直立足于稳健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公司上下坚持以“一天也不耽误、一天也不懈怠”的强烈进取精神,一方面下大力解决历史包袱问题,攻坚克难;另一方面在冶金行业市场低迷的情况下,把市场开拓作为至关重要、牵动全局的“牛鼻子”来抓,突出“大环境、大客户、大项目”的设计与运作,总部、子企业、区域公司“三力合一”开拓市场,实现以量增收,以质提效。2014年在上一年扭亏增利的基础上,超预期完成“一年迈一步,三年跨大步”第二年的各项指标,为公司持续健康发展打牢了更加坚实的基础。2015年公司提出了打造“四梁八柱”业务体系升级版,再造“美好中冶”新优势,争做名副其实的全球最强最优最大的冶金建设运营服务“国家队”的战略新定位,站在国际水平的高端和整个冶金行业的高度,用独占鳌头的核心技术、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力、无可替代的冶金全产业链整合优势,切实承担起引领中国冶金向更高水平发展的国家责任。中国中冶将紧紧抓住“一带一路”等国家政策带来的市场黄金期,主动契合国家战略,加强顶层设计,全面布局重点市场,实现中国中冶新的跨越。
张兆祥总裁对投资者、分析师和财经媒体关心的具体业务情况进行了说明。张兆祥总裁表示,2015年中国中冶将稳中求进,着力加强项目管理,积极开拓市场,提高矿产资源产能,并继续扭亏相关业务,持续提升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公司积极响应“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大力加强海外工程市场开拓,通过调整海外业务管理体制、向重点地区派驻25家代表分支机构等一系列市场培育措施,有效提升公司海外业务的市场份额。
会上,康承业董秘介绍了中国中冶年度业绩和业务发展总体情况,并与管理层分别回答了境内外投资者、分析师及财经媒体提出的有关公司发展状况、财务状况、子企业业绩考核、“两金”清欠及回收工作、所有制改革等相关问题。
通过此次业绩沟通工作,中国中冶以优秀上市央企的风貌展现在资本市场面前,再次获得了资本市场各方的高度关注和认可。 (中国中冶 魏 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