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省承德市丰宁县四岔口乡,山上成片成行的风机威武挺拔,与坝上草原的旖旎风光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获得“京北第一草原天路”的美誉,是千松坝国家森林公园景区的重点景观,取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综合效果,而这一切的缔造者就是中国二十二冶的风电建设者们。

丰宁森吉图风电场二期工程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丰宁县四岔口乡,风电场建设规模为200兆瓦,中国二十二冶主要承建风电场道路、风机土建基础、风机吊装平台、50台葛美飒2000千瓦风力发电机组吊装、35千伏线路及其辅助工程的施工。

“干就干好,做就做精”是丰宁森吉图风电场二期工程项目全员的座右铭,尤其是在质量管理工作方面。风机机位分布点是经过测风塔和气象局常年测量风力数据得出的结果,所以在现场找准机位点具体位置和路线是保证发电质量的关键。丰宁的冬季山风凛冽、积雪很深,测量人员扛起仪器深一脚浅一脚,背着干粮饮水在30余公里的设计路线上数次往返奔波,漫长艰苦的测量工作就此开始。工程将要施工的区域,山势十分陡峭,常年人迹罕至,在测量时常常会遇到陡峭的山坡,这时只能手脚并用、小心翼翼才能通过危险区域。与此同时,还要紧紧保护好手中的仪器,其难度可想而知。一条临时道路的测量,需要测量人员上山下山跑好几个来回,打桩、做标记,硬生生在大山中开辟了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实践了鲁迅先生笔下那句“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的名言。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项目工程人员每天扛着测量仪器精心复勘,与业主、设计院及县林业局等沟通,提出合理化建议,确定机位点位,对部分路线进行修改,在降低施工难度和成本的同时,确保了风机布置和发电质量。

风机吊装是质量管理的重中之重。在冬季施工现场低温严寒、大风不断、地面湿滑等不利条件下,风机安装难度增大,安装时间延长,一个微小细节的把控不严就可能造成不可预想的后果。因此,项目部在宏观层面建立冬季施工质量目标,落实到班组及个人,定期召开质量专题会议,组织班组交流学习,严格执行《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检验计划》,保证项目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可控状态。在微观层面,项目部一方面安排装载机随时清除覆盖施工道路和场地上的积雪,另一方面风机吊装队伍则根据网络和手机软件获得实时天气预报动态,依据冬季专项施工方案制定紧急应急预案,一旦风力减弱到能够保证吊装安全和质量的条件下,马上开始施工,力保吊车转场、设备组装、起吊工具与风机部件连接、起吊安装、人工固定等一道道工序快捷有序完成。每台风机吊装完成后,需在风机内部进行电气安装和消缺,安装消缺的过程比较繁杂,质量控制点多,大到塔筒力矩、机舱设备对中、叶片拉伸,小到清刷补漆、打扫卫生,都需要严格把关、一次完成、不留缺陷,但肆虐的大风和骤降的低温严重影响工程进度。面对复杂局面,项目部根据天气情况,不断调整预定进度计划,见缝插针抢时间,在观察测量到风力较小、天气条件允许时,随时进入风机内部加班加点施工,完成一系列电气安装消缺任务。在环网柜电缆分线和焊接过程中,棉手套影响了施工人员的灵活操作,大家便脱去手套操作。在这种情况下,气温寒冷了施工人员的双手,却寒冷不了消缺质量,最终确保工程具备一次性验收通过的条件。

森吉图风电场二期工程施工内容包括工装支架安拆、锚笼安装、锚笼下法兰焊接调平、锚杆下螺栓力矩紧固、基础浇筑完成后的二次灌浆、锚杆拉伸等内容,并且与基础环式基础或一般锚笼式基础相比,不仅施工时间长、施工工艺复杂,而且质量控制隐患点多,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为确保施工质量,项目部积极与厂家指导人员深化技术交流、强化技术培训,经多次沟通测算,将锚笼下法兰焊接由满焊改为点焊,减少调平难度,提高施工效率,同时凭借丰富的钢结构安装经验,将安装一台基础工装支架的时间由最初的两天缩短为半天,切实加快施工进度。

由于丰宁项目自有搅拌站罐体较小,容纳水泥等拌合料容积有限,加之工程施工位置偏僻,离业主指定水泥等原材料生产厂家距离较远,最快也需要36至48小时才能到达施工现场。如何合理调配发货时间就成了项目部面临的难题,既要保证大体积混凝土连续浇筑所需的大量原材料供应,又要兼顾施工间隙、恶劣天气、村民阻工、存储罐容积小造成的货物无法卸车等情况。经过项目部与供应商多次协商,最终要求供应商至少保证一台备用运输车辆在原材料生产厂家24小时待命,并派驻一名供应商代表驻场,根据气象局“未来一段时间的气象预报”,配合项目部制定混凝土浇筑和原材料供应计划,在风机基础浇筑时提前准备,增派备用运输车辆以防意外情况发生,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

质量之路无终点。所有的精品工程都是智慧与努力的结晶,而丰宁森吉图风电场二期工程就是这一理念的体现和缩影,在目前严峻的市场环境下,只有认真对待每一项工程,做好做精,干出精气神,才能在未来建设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持续发展。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  张恒飞 牟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