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雄安新区万物竞秀、生机盎然,在以最严标准防控疫情的前提下,雄安新区的建设工程画卷正徐徐铺开。5月28日,中国二十二冶雄安新区容西混凝土搅拌站项目通过竣工验收,标志着项目向全面投产达效迈出了重要一步。喜讯传来,相信所有工程的建设者都可以自豪地说一声“我骄傲”。

雄安新区容西混凝土搅拌站项目位于河北省雄安新区容城县城区西北侧S333省道和津保铁路以北,南侧毗邻津保铁路,总建筑面积65576.22平方米,主要由生活区、生产区、厂区道路、绿化工程、外网、监控、亮化工程等其他配套设施组成。其中生产区包括混凝土搅拌站、水泥稳定土拌和站、沥青混凝土搅拌站各一座,建成后将满足雄安新区基础建设需求,为确保雄安新区稳步快速建设发展奠定基础。

雄安新区容西混凝土搅拌站项目以打造“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标准设计建设,“世界一流、国内领先”这看似简单的八个字背后凝聚了建设者们付出的难以想象的汗水和辛劳。他们克服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但他们并未抱怨,更未轻言放弃,而是用心思考如何将压力化为动力,转化为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履约的助推力。

让工程闪耀“工匠精神”,彰显“阅兵精度”

雄安新区容西混凝土搅拌站项目努力以优质工程落实“雄安质量”、“雄安标准”,设定了“高于国优、优于国优”的建设标准,制定了项目质量管理体系、质量达标计划、质量检验计划和创优规划,并以此为建设目标责任到人、落实到位。

为实现高标准质量要求,项目部广泛推广和应用国家建筑业10项新技术和新工艺、新材料,应用BIM技术配合预埋无线电子测温模块进行测温,记录分析混凝土浇筑时的入模温度和浇筑后的表面、芯部及环境温度,改变传统式脚手架应用盘销式钢管脚手架,改变传统木模板应用新型铝合金模板,广泛应用钢筋机械锚固板新技术等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工程成本,提升了工程质量水平。

让尽责担当为工程架起“绿色通道”

新冠肺炎疫情的突袭扰乱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但建设雄安新区的千年大计不能因此而受影响。雄安新区容西混凝土搅拌站项目多措并举,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加快恢复施工生产,确保疫情防控和项目复工安全可控、科学有序、稳步进行。

利用“大数据”信息保障返岗人员来源清、资料准、风险低,同时确保“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设置“红黄绿”三个区域,根据工人返岗方式不同进行区分,保证返岗工人顺利度过隔离期,将疫情传播风险控制到最低。利用复工前期工人较少、设备进场缓慢的复工瓶颈期,积极进行安全联查,对施工现场停工期间所产生的用电设备老化、防尘绿网脱落、物料堆放零散等自然因素导致的问题,进行集中联合排查,确保工人入场后能够立刻营造大干氛围,确保将疫情导致的工期延误影响降到最低。

让工地更加智能,更富“智慧”

雄安新区容西混凝土搅拌站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封闭生产、无人值守、永磁变频、质量控制、排放为零、超低能耗、储料方式、清洁能源和去工业化,这九大特点显现了工程的“智”造与创新。项目部运用BIM技术对工程进度、技术、安全、质量等内容进行全面管控,为雄安新区数字化城市的建立提供数据支撑。

项目部将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身份信息录入信息服务中心系统,结合具有GPS+北斗精确快速定位功能的IGH智能安全帽实现数据收集和智能统计分析,通过电脑端或手机APP进行信息化管理和远程监控,实时查看现场工人总人数、不同工种和不同班组的进场人数和考勤信息等。对塔吊和其他机械设备建立设备监测系统,把各种数据通过GPRS模块实时发送到监控系统平台,实现同步、远程监控。为塔吊安装智能力矩监测设备和防碰撞安全监测设备,通过重量、幅度等传感器自动采集每台起重机的重量,避免超载超限等不安全作业,传感器实时监控塔吊运行,实现全方位动态智能管理。

初心不改,使命在肩。建设雄安新区是国家大事、千年大计,在这一项历史性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二十二冶建设者勇于挑战、敢于征服,始终向着保履约、创品牌的初心方向,用实际行动把央企的责任担当书写在这片充满希望的沃土上。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 郑爱香 王 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