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冶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魏新民

善于“稳”中求机

今年将迎来建国70周年,也将迎来山东省冶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建院60周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把握发展大势 坚持稳中求进”作为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总基调,可以说今年无论从政治高度、经济结构调整还是社会民生角度来说,“稳”字当头都显得意义非凡。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持续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继续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预计“稳”字当头下的钢铁市场将延续盈利的态势,但盈利的幅度会有所降低,钢铁产能过剩的态势不会有根本性改变。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环保监管的力度将会进一步加大,开发钢铁产业绿色化、智能化、服务化的新技术、新工艺的要求将会更加迫切。钢铁业新一轮关键共性先进技术将迎来发展机遇。冶金工程建设企业要善于在国家“稳中求进”的经济结构调整中寻求发展机会,钢铁产业产能置换、新旧动能转换、钢铁厂从城市搬迁等将会给冶金建设和环保改造带来新的机遇,善于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中寻求国际市场开发的新机遇。要善于在新形势下提升应变能力,在国际贸易摩擦中需求发展,做到“危”中求“机”,实现弯道超车。要认真分析市场、研究市场、感知市场,才能懂得市场,才能给市场不断输送影响钢铁冶金技术工艺升级、节能环保的高质量、高服务的技术产品。

深入推进商业模式创新

创新无止境,改革永远在路上。好的技术产品来自企业自身的不断创新和改进。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深化公司内部体制改革,要敢于动一些制约发展、束缚发展的制度,进一步释放潜力,提高生产经营效率,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外要拓展思路,提升企业进一步整合资源的能力,做强产业链延伸,强化融资、咨询、设计、总包、运行全产业链的新业态,扩大企业的行业品牌影响力。要树立好“客户是上帝”、“一切为用户着想”的理念。以此来指导冶金建设企业确定商业模式创新的根本路径和目标,提高应对复杂营销环境的能力。将营销从单独产品提升到文化、价值的高度,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自我,改进自我,才能赢得业主的信任和支持。

商业模式创新,必须逐步改变与企业发展不适应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文化,向精准管理、科学管理、高效管理迈进。这些改进和提升,要靠制度和管理工具创新,要靠严格的执行力和严谨的工作作风,要靠每一名员工对新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的认同和支持。

第一要处理好转型新产品与传统产品的关系。要从传统的大型专项的集中营销向单项技术多军团作战转变,战略上从一味做增量向市场细分转变,向高质量发展和绿色智能转变,发挥体制机制优势,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优势,走国际化道路的优势,依据新产品的需求从营销模式开始确定新产品培育路线图,推进商业模式创新成功。

第二要处理好人员培训和人员组织结构调整的关系。要培育新产品,要创造新的市场空间就必须要加强人员培训,要吸引高端人才加盟团队,使专业人员的知识面和业务水平得到新的拓展。要摈弃小专业小格局,完全服从公司大局对人员结构的需求,将最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输送到公司转型最需要的岗位,要对新兴项目满怀信心,为公司转出新产品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第三要凝聚好职工力量。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上下共同努力、稳扎稳打。善于在工作中化解各种矛盾,形成攻坚克难的合力,推动商业模式创新。

持续提高技术研发能力

要紧紧围绕绿色智能冶金、新旧动能转换、产能置换和钢铁企业环境保护压力大等方面的新需求部署研发课题。围绕市政新型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国家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对垃圾处理、水务、土壤修复等方面加大研发力度和步伐,贴近市场研发新工艺、新技术。

就山冶设计来讲,新的一年钢铁冶金要向绿色化、智能化、高质化转变,市政新兴产业要打造半壁江山,国际市场SDM品牌要独树一帜,这些对技术创新的内在要求更加迫切。一要认真落实国家强化环保监管治理的方针政策,在公司内部大力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引导全体员工在工程设计、施工、运营中全方位参与到技术研发中去;二要以公司战略部署的技术需求为重点,紧紧依托山钢绿色智能研究中心,认真研究绿色智能钢铁有关工艺创新、装备升级、产品高质方面的先进技术;三要加大研发投入力度,集全公司之力做好项目的技术研发和储备工作;四要紧密联系市政项目,与高校、环保企业、科研院所密切合作,进一步开拓视野,搭建技术研发平台。通过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培育更多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前沿技术。五要继续规范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充分利用好专利资源,进一步提升企业品牌价值。

当前山冶设计的热风烧结、大型环保焦炉备受业界关注,《新型绿色大容积率焦炉装备技术研制及应用》刚刚被中国金属学会认定为国际一流水平。还有烧结在线换台车、电除尘、烟气脱硫脱硝、焦炉煤气上升管、高温超高压发电等新技术都对冶金行业绿色生产和智能化操作都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山冶设计正在汇聚全体员工的智慧推动技术研发工作向日常化方向发展。截止2018年已累计申请专利 186项,获得国内授权专利130项,其中发明专利57项;国外申请专利27项,获得授权23项。

咬定质量、安全两个根本指标

质量为本。质量向来是企业管理永恒的主题,要伴随新形势下的商业模式创新和国内外工程总包市场开发,进一步贯彻执行好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将建立起的总包体系质量办法和标准全面融入到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的全过程,调动质量管理内部资源加强监督审核,用完善的制度和科学的管理提高质量的控制水平。强化全员质量意识教育和全员质量管理培训,结合设计流程中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加强质量管理过程检查、控制、督促,健全完善质量预防控制体系,采用质量问题倒逼机制,杜绝不按设计程序和管理制度办事,同类错误连续出现等现象的发生,形成质量案例共享成果,提前预防和化解质量隐患,杜绝重大质量事故。

安全为天。安全管理要细化安全职责,强化施工过程安全防控,实施应急预案管理,推进现场施工规范化、标准化、本质安全化。工程现场管理千头万绪,错综复杂,但一切都以工程的质量、进度、投资和安全顺行为出发点,严格执行工程总包管理体系,强化设备监制,严格执行各种制度和规范,按照网络计划,科学合理安排施工。严格贯彻质量管理体系和安全管理制度。全力以赴把每一项工程都建成一个精品工程、标杆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