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冶赛迪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肖学文


9月8日,重庆市委市政府新闻门户华龙网推出“对话山城企业家”系列访谈。首期节目走进中冶赛迪集团有限公司,采访了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肖学文。肖学文讲述了企业坚持科技创新,在智能化大数据方面提前布局,今年以来积极主动克服疫情带来的影响,以抢抓机遇、勇创大业的胆识与气魄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与时代共发展,与城市同呼吸的故事,畅谈了他对企业家精神的理解最重要的是“以恒心办恒业”,要有家国情怀、前瞻性的视野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力。

中冶赛迪集团作为新中国钢铁事业的开拓者与主力军,在渝60余年,为建立新中国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推动中国钢铁工业实现现代化并迈入世界一流钢铁工业强国行列做出了重要历史贡献,并率先实现中国钢铁工程技术从“引进”到“输出”的转变。

中冶赛迪集团在海内外设立了20余家子公司,今年年初海外业务受疫情影响较大,企业曾一度出现资金只出不进的情况,这让身为企业负责人的肖学文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我们五矿集团总经理、中冶集团董事长国文清同志说过一句话,‘疫情终将被我们战胜,我们的日子还要继续过,山峰还要继续攀,大路还要继续行’”,正是凭着这样的信念,肖学文身体力行地带领着企业全体党员干部冲锋在前,通过跑项目现场,全力以赴抓经营,很快挽回了疫情带来的损失。

“得益于我们公司很好的信息化管理、智能化管理的基础,在今年疫情期间我们发的图纸量比去年翻了一番。”肖学文告诉我们,之所以企业能快速恢复增长势头,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功不可没,而早在10年前他就已经开始在这个领域布局,这次的疫情恰好发挥出了价值。

可以说重庆的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让很多像中冶赛迪一样的企业在这次疫情期间装上了智能化的加速器,帮助企业快速恢复,也助力了全市经济快速恢复增长。

访谈摘录

“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召开了企业家座谈会,总书记有一句话,说到我心坎里了,就是以恒心办恒业。选择了企业家就一辈子干这件事。从我的体会来说,第一个是要有家国情怀,始终跟党中央的要求保持高度一致,始终把企业的发展和国家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服务于国家发展,服务经济社会。既要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也要创造精神财富。第二个,企业家要有前瞻性,能够看到未来的方向;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力,最怕的就是走着走着遇到难题了就换道了,最后样样都没干成。越是困难越向前,行业市场困难的时候,恰恰是优秀企业的机会。你要能越过当下的黑暗,越过当下的困难,看到未来的曙光。”

“国有企业在关键的时候要顶得住靠得住,什么叫顶得住靠得住?就是在重大的疫情影响面前能保持企业的稳定发展,保持增长的势头不减。”

“重庆人从来没怕过困难,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能体现她的文化精神的魅力。过去几年重庆市大力推动数字化转型尤其是智能化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使得我们产品的网络化能力大大增强。不仅是我们企业,重庆市很多企业这方面能力都大大增强。”

“创新确确实实是要点魄力的。为什么要创新?因为我们吃过很多的亏,经历过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屈辱和痛苦。经过20年的发展,在行业各个企业的共同努力之下,我们可以说,钢铁领域所涉及的核心的工艺技术、装备技术、数学模型技术、材料科学,我们全部可以自主,不再受制于人。我们现在的排放标准比欧洲的排放标准严10倍。中冶赛迪在整个流程制造业的智能化已经站在行业全球的尖端。我们建立了自己的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国家工信部把钢铁行业的二级解析节点也落户在我们重庆。”

“要解决产业链上行业的很多共性技术需要新的机制创新,这个机制创新靠一个中小企业是做不到的,大家可以建立产业联盟,共同投入,成果共享。需要政府搭建这个平台。通过这样的创新使得参与这个创新联盟的中小企业能够快速的得到应用,能快速的提升它本来原有业务的竞争力。”

“我们应该支持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支持一大批有能力的企业立足重庆,面向全国市场甚至全球市场,重庆的经济活力才能真正匹配他的战略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