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的武钢、鞍钢!”曾担任武钢第一副经理兼总工程师和鞍钢党委书记、总经理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玠,在接受《中国冶金报》记者采访时发出这样的肺腑之言。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回顾了武钢、鞍钢在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的发展历程,并对未来中国钢铁行业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成为世界钢铁强国提出了他的建议和设想。

武钢一米七轧机工程与持续创新

刘玠首先向《中国冶金报》记者介绍了当年武钢一米七轧机工程建设情况。他说,武钢一米七轧机工程于1974年9月7日破土动工,工程包括三厂一车间,即热轧厂、冷轧厂、硅钢片厂和连铸车间,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轧钢冶金装备和技术,连铸机和冷轧机组是从联邦德国引进,热轧机组和硅钢片生产线是从日本引进。1975年,公司派送刘玠到日本学习10个多月,先后在日本东芝府中工厂和新日铁大分制铁所学习热连轧计算机控制技术。回国后,他参加了一米七轧机工程的热连轧建设,负责计算机调试工作,担任计算机车间副主任、数模组组长。

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对武钢的一米七轧机工程建设一直很关心。1975年9月28日,邓小平同志和其他4位副总理共同签发的关于武钢一米七连轧机组问题的批示中就说:“我们对于武钢一米七连轧机组能否按时投产和充分发挥生产能力十分关心……加强对建设基地的领导,协调各部门之间工作,逐步做到备品备件自给,特别是立即在基地指挥部内建立生产准备指挥系统,做到按时投产,并且能保证持续生产。要通过这个基地的建设和生产实践培养出一支无产阶级政治挂帅的、具有更高水平的骨干队伍,使今后国内也能制造并发展这类机组。”这个批示,对一米七轧机工程的建设和顺利投产起了重要的作用。

1979年12月,一米七轧机工程建成投产。这是我国钢铁行业率先从国外引进的国际先进的连轧装备和冶金技术。在1978年中国步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时,武钢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先进设备方面已捷足先登了。

“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亲自来到武钢视察一米七轧机工程。”刘玠回忆道,1980年7月16日上午9时45分,邓小平同志乘坐的面包车来到武钢第二炼钢厂连铸车间的南大门前。虽然事先湖北省委已传达了邓小平同志“不组织群众欢迎仪式,一切按正常生产进行”的意见,但武钢领导和职工还是自发地聚集在连铸车间门前迎接邓小平同志的到来。

“邓小平同志坐在操作台前,透过明亮的玻璃,一边观看轧钢过程,一边听取操作人员介绍情况。他仔细观察着钢坯由厚变薄,由红变黑,每秒20米速度的钢材最后成卷。当他听说一米七轧机产品质量好,热轧钢板经平整后误差不到半根头发丝,冷轧板平整后误差约一根头发丝的1/16时,满意地笑了。”刘玠向《中国冶金报》记者详细描述了当时的场景。

“正是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我国钢铁行业首次从国外引进世界先进冶金装备的一米七轧机工程不仅顺利投产,而且还有所创新。”刘玠告诉《中国冶金报》记者,1981年12月12日,一米七轧机工程经国家验收合格,正式投产。一米七轧机生产的产品分板、卷、带三大类,主要品种有汽车板、自行车带钢、镀锌板、镀锡板、船板、普通板和硅钢片,改变了我国这些钢材依赖进口的局面。一米七轧机工程达到核定的设计能力。

刘玠说,武钢自一米七轧机工程之后,自行设计建设了大型高炉,设计能力为年产224万吨,有效容积为3200立方米,分别采用了卢森堡、德国、日本等国家的先进技术,达到20世纪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为中国老高炉改造闯出了一条新路。武钢不断开发新技术、新工艺,大力开发新产品,到199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时,一米七轧机工程开发创新的新技术项目达197项,其中达到20世纪8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有47项。从1984年开始,武钢先后自行开发了高牌号连铸硅钢、异钢种连浇等10多项新技术、新工艺,在国内率先实现了全连铸,武钢连铸生产技术由此跃入20世纪80年代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行列,武钢也因此跃升为当时全国最先进的钢铁企业。

老国企技改让鞍钢重焕生机

40年来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的钢铁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刘玠说:“我是看着我国钢铁工业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在大跃进的1958年,全民大炼钢铁,为实现1070万吨钢而战。当时,农村、城市,到处都是土炼钢炉;机关大院、工厂、学校、街道,处处都掀起了炼钢热潮,我们当时作为中学生也参加了炼钢。1978年,我国钢产量才3178万吨,而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钢产量增长了25倍,雄踞世界第一。这正是得力于改革开放的好政策、改革开放的好年代。”

“改革开放也使鞍钢获得了新生。”刘玠说,自1994年到2007年,他一直在鞍钢工作,先后担任过鞍山钢铁集团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上世纪90年代,鞍钢正处于极度困难时期,企业资金运转困难,没钱买煤,致使两座高炉停产;设备陈旧老化,产品质量差;50万职工中,有18万子弟兵、12万离退休人员;没有合同,生产难以为继;当时职工的年均工资才8000元,但就这么一点工资,企业也都发不出来,鞍钢一度陷入了绝境。

就在这时候,国家给了鞍钢改革开放的好政策,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革。1997年,鞍钢冷轧厂、厚板厂和线材公司3个生产部门进行资产重组,创建了鞍钢新轧钢股份有限公司,并成功地在香港、深圳分别发行8.9亿股H股、3亿股A股股票。上市后,鞍钢共筹集资金26亿元。“我们就靠这笔资金把鞍钢资产盘活了。”刘玠说。

“我们按照党中央的要求,抓住‘三改一加强’,对鞍钢进行了技术改造。”刘玠说,鞍钢热轧带钢厂1780毫米工程是国家“九五”重点工程之一,也是鞍钢有史以来工程量最大、技术及装备水平最先进的改造工程。这项工程于1997年5月18日奠基开工,历时31个月,仅用43亿元人民币,便于1999年10月14日试轧出第一个热轧卷。它的竣工投产,对于改善鞍钢工艺装备条件、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增加高附加值产品、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996年10月15日,国内外同行关注的鞍钢“平改转”工程拉开序幕,1年零9个月后,第一、第二炼钢厂的12座平炉全改建成6座转炉,全部投资仅用1年多时间就收回来了。刘玠向《中国冶金报》记者介绍道:“我们用了5.2亿元人民币,完成了鞍钢520万吨平炉改转炉技术改造工程。同时,我们用14亿元投资,自主研发了1700中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工艺,建成了中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为热连轧国产化开了先河。”

“这是我国第一条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当代国际先进水平的1700中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ASP),已成套对外输出,不仅经济效益可观,同时也为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该项目先后获得‘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冶金科学技术特等奖。我们还大胆创新,用16亿元自主集成,成功开发出国内第一条冷连轧生产线,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些成果,靠的也是改革开放的好政策、改革开放的好年代。”刘玠说。

此外,鞍钢还先后建成了两个全新的钢铁生产基地,包括3200立方米、4025立方米高炉,大型烧结机,250吨转炉,2150热连轧线,2130冷连轧线以及配套的各种生产线,完成了产能1200万吨/年的技术改造,创出了一条“高起点、少投入、快产出、高效益”的技术改造新路子。鞍钢“平改转”推动了全国钢铁行业淘汰平炉的进程,中国的钢铁行业比计划提前5年淘汰了落后的平炉炼钢工艺。

“鞍钢还在企业的体制、机制上进行改革创新,这也完全得力于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刘玠说。为适应深化改革和债转股工作的需要,鞍钢对所属的22个单位进行资产重组而建立了新公司。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独立核算、管理科学”的方针,鞍钢集团公司对新钢铁公司实施资产委托经营,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新钢铁公司取得独立的采购和销售权力,实行独立核算,并最终实现了钢铁制造产业的整体上市。

在企业改革上,鞍钢正确处理“转机”与“建制”的关系,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并把推进下岗分流、减人增效和实施再就业工程结合起来。到2006年12月底,鞍钢已分离辅助单位23个,钢铁生产主线通过减员降到2.55万人;全集团公司在岗职工人数由1995年的19.75万人降到10.69万人,净减员9.06万人。从2007年开始,鞍钢实行了规范的公司制改革,10个分离单位正式按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资子公司运行。

当时,改革开放还只有30年,鞍钢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从1979年到2007年,鞍钢累计产钢2.55亿吨、生铁2.5亿吨、钢材1.97亿吨,向国家上缴利税869亿元。30年间,鞍钢进行了大规模的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固定资产原值和净值分别比30年前增加11.87倍和13.12倍,已形成年产钢1880万吨、生铁1550万吨、钢材1576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可生产700多个品种、25000多个规格的钢材产品。

“改革开放给鞍钢带来了新生,带来了巨变。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鞍钢的今天。”刘玠说。

未来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40年来的改革开放,使我们整个钢铁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业绩,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上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没有现在的钢铁产能,可以说就没有现在的经济发展。“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雄辩地证明,党和国家实施的改革开放政策和路线是正确的,我们钢铁工业在发展中所走过的路也是正确的。”刘玠告诉《中国冶金报》记者。

当记者问及未来我国钢铁行业如何继续深化改革、未来的发展之路如何走时,刘玠思索一下说道:“钢铁行业这40年来取得的成绩必须肯定,但存在的不足必须重视,这些不足主要表现在钢铁产能过剩,节能减排、环保压力大,还有少量的钢材需要进口,实现钢铁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要继续深化改革,不断自主创新。”

刘玠提出了如何进一步发展我国钢铁工业的几点设想和意见。他认为,从总体来看,未来的钢铁工业要在去过剩产能、发展精品战略、推进绿色制造、加快智能制造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深化国企改革,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带动下,加快走出去步伐,推进中国钢铁转向高质量发展。

首先,钢铁行业要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高质量发展为方向。钢铁行业要逐步提高产业集中度,推动钢铁行业良性重组,合并与整合同质化产能,整合技术与研发力量,向新领域拓展;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逐步去除过剩的、落后的产能;走智能化、绿色化、清洁化、信息化、自动化的发展道路。

其次,要瞄准世界先进技术,加快提高钢铁行业智能制造水平。钢铁工业要向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实现智能化生产,要把工人智能技术和生产工艺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全生产链的智能生产。

再次,要推进钢铁工业的绿色制造。就钢铁企业而言,应在钢铁生产环节使用清洁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做到节能减排,而且要开发“城市矿山”,回收利用更多的废料作为资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为建设美丽中国发挥更大的作用。

最后,要坚持走发展精品的道路。在钢材品种开发上,钢铁行业要以全方位满足国民经济对钢铁产品质的需求为方向,尤其是要满足中国先进制造业的高端需求,特别是解决批量不大、品种繁多的钢材需求。因此,未来钢铁企业要不断提高产品品质,生产精品钢材。

“未来的钢铁工业将‘以钢铁产业为基础,相关产业协同发展’,即形成以绿色精品智慧的钢铁产业为基础,新材料、现代贸易物流、工业服务、城市服务、产业金融等相关产业协同发展的格局,最终实现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的转变。”刘玠说。 (来源: 中国钢铁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