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打造中冶领导力品牌
    发布日期:2017-06-01
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国文清
领导力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维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软实力,更是化解危机最不可或缺的要素。自2012年起,中冶集团由一个深陷全面危机、完全依附于钢铁的传统冶金老企业成功实现转型换档,在“冶金建设国家队、基本建设主力军、新兴产业领跑者”征程上阔步前行,走出了一条从谷底快速回升并持续向上的发展曲线。“逆袭”的实现,靠的正是困境重压下激发出来的领导力。今天的中冶已经站在新的战略起点上,进入了一个从夯实基础到突破拔尖的跨越新阶段,难得的历史机遇和诸多严峻的考验对中冶领导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能否打造出中冶的领导力品牌已成为事关企业可持续发展成败的关键。
新形势呼唤领导力的培育
从外部形势看,世情、国情、党情对国企领导力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提升领导力是企业主动适应、把握和引领新形势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企业党的建设的根本保证。我们党从成立之初的寥寥数人,发展成一个拥有8800多万名党员、400多万个党组织的长期执政党,带领中国人民为中华民族做出了伟大历史贡献,成功的秘诀就在于我们党拥有强大的领导力。在新形势、新要求下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更加需要企业拥有顺势而为、勇于担当的新型领导力。
从企业内部看,中冶要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综合性工程公司,实现保持10万人的队伍、3000多亿元营业收入、100亿元利润,价值创造能力稳步提升的“聚焦中冶主业,建设美好中冶”的目标。要完成这一艰巨使命,中冶还面临着长期、复杂、严峻的考验,主要包括:协调发展的考验,即需要同时承受住经济增速下滑和增长动力转换两大挑战,面对拓市场和控风险两大任务;转型升级的考验,即需要快速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发展路径,实现企业内涵式增长;创新突破的考验,即需要加快解决独创独有和核心技术产品化、产业化和市场化的问题。对中冶来说,提升各层级的领导力建设迫在眉睫。充分认识到承担新角色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加强能力建设,加快知识更新,成为中冶主动适应新形势的重要原则。
中冶的发展历程是领导力不断形成并提升的过程
领导科学告诉我们,领导力根植于实践中长期的、有意识的自我学习和培育。中冶的领导力就是在长期的实战中培育起来的。2012年,中冶面临生死考验,亏损额高达73.6亿元,亏损额在中央企业中排名第3,经营业绩连续两年在国资委考核中被评为最低的D级,连续两年被国资委定为债务风险特别监管企业。几年来,中冶攻坚克难、奋力自救,经过采取一系列改革脱困、修复整顿措施,企业冲出低谷,实现逆势攀升,经营业绩年年刷新历史纪录,从2012年巨额亏损,到2013年实现利润44.4亿元,扭亏增利118亿元。紧接着,中冶2014年实现利润60.3亿元,2015年实现利润68.7亿元,2016年实现利润71.8亿元,今年,中冶继续保持稳健向好的发展态势。4年多来,中冶领导力不断提升,逐渐形成了4个核心特质:
中冶领导力的形成,是基于对党和国家的忠诚和干事创业的激情。这种忠诚的品质在中冶人艰苦奋斗、争创佳绩的责任担当上得到了显著体现。出色地完成党交给的事业,是中冶对党最大的忠诚。
中冶领导力的形成,是源自正确战略引领下“一个调子齐合唱”的共同担当。中冶2012年提出重构“回归主业”的盈利模式,2013年明确“聚焦中冶主业,建设美好中冶”的发展愿景,2014年底提出打造“四梁八柱”(“四梁”是中冶的4个主营业务,包括工程承包、房地产开发、装备制造和资源开发;“八柱”是冶金工程、高端房建、矿山建设与矿产开发、中高端地产、交通市政基础设施、核心技术装备与中冶钢构、环境工程与新能源、特色主题工程)业务体系升级版的业务层策略。2015年底,中国五矿集团和中冶战略重组后,迅速明确“做冶金建设国家队、基本建设主力军、新兴产业领跑者,长期坚持走高技术建设之路”的战略定位,目前,中冶已经形成了有机统一、一脉相承、层层推高的企业发展战略体系。
中冶领导力的形成,不是靠上级压下级压出来的,也不是靠处罚吓出来的,而是在真抓实干、敢抓敢管的过程中树立起来的。在困难面前,中冶人不逃避、不退缩,直击要害,精准发力,责任套牢,压力上肩;瞄准问题,全力突破,注重实战,注重实效,一步一个脚印做好每项工作。“一天也不耽误,一天也不懈怠”已经成为中冶人追求效率、追求实战的最好诠释。
中冶领导力的形成,是在“打铁还需自身硬”、打造风清气正干部团队的过程中锻造出来的。在中冶,各级领导干部既做表率又做推动,一大批业绩突出、敢于担当的好干部“站要位”“把关隘”“挑大梁”,广大干部职工一门心思干工作,在中冶的大舞台上展其能、尽其才、竞相贡献,形成了“干部领跑、团队奋进、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的企业大团结发展格局。
领导力的5个层面
战略掌控是企业最核心的领导力。领导力强调目标导向,要求企业必须顺应经济发展规律做好顶层设计,具备前瞻性的战略眼力,匹配明确的战略目标、清晰的战略路径,同时激励全体员工共同奋斗。新常态下,打造中冶的领导力品牌,首要的就是保持战略定力,紧紧咬定“做冶金建设国家队、基本建设主力军、新兴产业领跑者,长期坚持走高技术建设之路”的大方向、大战略、大目标,做到做精主业、多元发展,让传统优势更拔尖、让优势产业更突出。培育企业领导力,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对于转型,中冶结合自身优势和特色,明确主攻方向,坚持在自身“看家本领”的“合理半径”内聚焦发展,尤其坚持在“政府永远都关注”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百姓永远都需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全面发力,走专业化、品牌化、差异化的发展道路。
改革创新是最激发活力的领导力。中冶作为国家创新型企业,拥有20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科技创新平台,有效专利数居中央企业第4名,并率先围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立了综合管廊、海绵城市、美丽乡村与智慧城市、水环境、康养产业、主题公园六大技术研究院。这些高技术资源禀赋是中冶能够保持动态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核心要素。面向未来,中冶必须继续以科技创新引领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中冶应在冶金建设领域加大原始创新和颠覆性技术创新;掌握引领细分市场行业未来变革方向的系列化技术群,同时致力于满足最高级别的行业环境标准,以此作为创造新的收入流和控制成本的推动力;重点解决核心技术如何走向市场这一问题,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专利技术“搭载”到装备上,使之快速进入市场,并快速形成规模和品牌,实现技术研发与核心技术产品化同步走。
抓班子、带队伍是关系事业成败的领导力。抓班子、带队伍首先要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大力选拔干事创业、勇于改革、敢于担当、作风扎实的干部。在这方面,中冶有着明确且严格的要求,即要严格规范选人、用人程序,筑牢干部任免的规矩“篱笆”,严把人选政治关、品行关、作风关、廉洁关;加大治庸治懒力度,让干部有压力、有动力;加大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力度,打通年轻干部成长通道,有序推动干部交流,让年轻干部在基层扎实历练、快速成长,力争到2020年,子企业领导班子和总部职能部门负责人中4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人数达到相应层级干部总数的四分之一;从严管理监督干部,通过实施常态化的管理监督规范干部行为;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内监督,扎实推进企业内部巡察工作,落实好提醒、函询、诫勉和谈心谈话等制度;处理好约束与激励的关系,改变“多干多出事、少干少出事、不干不出事”的逆向激励,树立正向激励的鲜明导向,建立容错纠错机制,进一步促进干部创造性开展工作。
纪律严明是最具约束力的领导力。企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需要严明纪律和规矩,确保步调一致、队伍整齐。对此,中冶的要求是:增强“四个意识”,不折不扣地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位,把爱党、忧党、兴党、护党落实到经营管理各项工作中;始终保持全面从严治党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把管党治党责任压实套牢,对管党治党不严、抓党建工作不得力而出现问题的相关人员予以严肃问责;消除干部中存在的模糊认识和错误心理,以“永远在路上”的恒心和韧劲,从严从实把作风建设一抓到底;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实践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持续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让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同时,要树正气、刹歪风、打“内鬼”,对恶意造谣、诬陷伤害干部的人予以严肃处理,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
“一马当先”是最有说服力的领导力。企业的领导力与领导干部的个体领导力密切相关。对于员工来说,领导干部以身作则、以上率下是一种无声的命令、激励和感召,“一马当先”必然带动“万马奔腾”。中冶对领导干部有着这样的要求:做信念坚定的表率,在理想信念、思想境界和价值追求上有更高标准,把培育优秀企业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和无悔追求,以笃定的信念和坚守的力量赢得人心、赢得事业成就;做担当有为的表率,善于登高望远、统揽全局、抓住重点,治企有方、兴企有为;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确保任何决策都经得起阳光照射,经得起时间和历史检验;务实高效,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瘦身健体”、提质增效的各项任务落实落细、取得实效;做团结和谐的表率,“一把手”要当好“乐队指挥”,与班子成员等距离工作,一把尺子待人、一个标准行事,营造和谐氛围;做清正廉洁的表率,依法用权、正确用权、干净用权;做到“知足、知不足”,在个人待遇上知足,在做人做事上知不足,廉洁修身、廉洁齐家,让清廉成为对家人和社会最好的馈赠。 (原载《中国冶金报》2017年5月26日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