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安钢集团公司以视频会议形式,组织召开安钢“十四五”发展战略规划专家论证会,集团公司领导李利剑、刘润生、李福永、张怀宾、张建军、雷鹏、郭宪臻、付培众、谷少党、张智勇、程官江参加会议。受邀参加会议的专家和领导还有,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李新创、副院长姜晓东、中国工程院院士毛新平、北京科技大学原校长张欣欣、包钢集团原董事长司永涛、马钢集团原董事长高海建等。会议由安钢集团副总经理郭宪臻主持。

会上,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汇报了安钢“十四五”发展战略规划的主要内容。与会专家和领导围绕战略规划进行充分研讨,并发表了专业意见。多名专家领导不约而同地提出,要把发展智能制造、推进数字化转型、打造“智慧安钢”作为支撑企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特别是,安钢集团正在全力建设“一中心、四基地、多产业”发展新格局,打造绿色发展、高效发展、高质量发展“三大特色”,提升集团化管控、规范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三化运营”管控水平,发展智能制造、推进数字化转型不仅是实现各项战略目标的关键一环,更是安钢集团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听取战略规划内容汇报以及相关专家意见后,安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利剑、总经理刘润生对各位领导及专家参加论证会表示感谢,对冶金规划院规划编制团队的辛勤付出和工作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同时,对发展智能制造、推进数字化转型给予了更高期望,提出要加快建设“点、线、面”立体化的“智慧安钢”。一要牢牢把握时代脉搏,承借第四次工业技术革命东风,用好技术优势和政策优势,结合安钢实际需求,加速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赋予更大能量。二要赋能集团总部建设,发挥企业云、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三个平台”作用,推进流程、制度线上运行,不断放大管理效能。三要推进钢铁基地升级,增加单“点”应用场景,探索推进机器人替代、无人天车等项目,实现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实施全“线”智能化升级,在3#高炉、1780mm热连轧、冷轧等最具竞争力的工序,实施信息化、智能化改造,以“极致智能”支撑“极致高效”;探索全“面”智能制造,推进专业、经营、运作等管控体系入机、上云,加快“黑灯工厂、无人工厂”的建设步伐,着力打造智能制造生产基地,构建“点、线、面”立体化的“智慧安钢”,为建设现代化钢铁强企提供更多“智慧”力量。

安钢自动化软件股份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安钢集团控投的高新技术企业,业务范围涵盖软件工程、智慧平台、自动化工程、机器人及非标自动化,专注为企业、园区等提供智能化一站式服务。公司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75人,累计拥有发明专利17项,软件著作权41项,技术团队有着深厚的工程经验和行业积淀。2017年2月,公司成功实现新三板挂牌,发展进入快车道。为了更好地服务安钢集团“一中心,四基地,多产业”战略布局,践行“三个走出”发展战略,安钢软件于2020年下半年将总部迁至郑东新区,全力布局中原市场。在满足安钢集团信息及智能化建设需求的基础上,先后自主开发智能自助计量系统、四位一体智能质检系统,智能物流管控系统、钢材营销系统、网上招投标系统、智能环保管控平台等具有自主独创技术的软件产品,助推安钢实现从供应、生产、销售到财务、成本、质量等全流程信息化管理,为安钢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公司始终坚持“开放、超越、协作、共赢”的经营原则,荟萃精英人才,将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智能物联网技术及企业实践经验相结合,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和智能化管控能力。成立10年来,公司已在冶金、矿山、煤炭、化工、水泥、电力等诸多领域完成多项业绩,获得良好口碑,是可信赖的长期合作伙伴。 (安钢集团 薛 军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