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国二十冶志》(1991-2010)出版问世
    发布日期:2014-09-17
一部全面、系统记述中国二十冶集团1991至2010年发展历程和历史全貌的大型志书——《中国二十冶志》(1991~2010)金秋时节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正式出版问世,同时还通过国家电子出版物数据中心审核出版了电子读物。
《中国二十冶志》(1991~2010)时间跨度达20年,跨越了“八五”至“十一五”四个五年计划期,期间正值我国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全面推进的经济转型增长期,中国二十冶集团抢抓机遇,南北联动,积极推进区域经营和属地化改革,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市场结构,伴随着中冶集团和中国中冶进入世界企业500强及成功上市的步伐,企业的管理体制、运营模式、经营范围、区域格局、经营规模均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注册地转移至上海市宝山区,注册资本金增加到8.952亿元,工程技术及管理人员占比达58%, 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经营规模不断扩张,产业链条不断延伸,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美誉度不断提升,成为具有工程总承包、房地产开发、装备制造、工厂服务“两大两小”主业板块,“冶炼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建筑行业(建筑工程)甲级”、“对外承包工程经营资格证书”在内的24项重要资质的大型综合性国有控股集团公司,综合实力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居于全国同行业前列,位居上海市百强企业第31位。多次荣获全国优秀施工企业、中央企业先进集体、全国施工企业管理优秀奖等荣誉。20年累计完成企业总产值972.84亿元,为前20年35.74亿元的27.22倍,其中2010年的企业总产值为169.36亿元,是1990年3.94亿元的42.98倍。二十年间公司先后创造了24项“中国企业新纪录”,获得179项国家级和省部级优质工程奖,建成的一批代表性项目集中体现了当今世界冶金工业的领先水平,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获奖项目中,中国二十冶集团参建的宝钢工程、太钢新建150万吨不锈钢工程和天津无缝钢管工程三大项目榜上有名。二十年来,中国二十冶集团完成科技开发项目280项,承担国家级重点研发项目5项。通过省部级科技成果鉴定120项,其中达到国际领先水平6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46项。获各级科技进步奖71项。申请PCT国际专利2件,获专利授权362件。获得国家级工法12项,省部级工法73项。主编或参编国家、行业或地方标准13项。公司在行业内外享有“轧机之秀”的美誉,“诚信为本”和“选择二十冶就是选择放心”的品牌得到社会广大用户的认可。
中国二十冶集团秉持“盛世修志”的民族优良传统,按照对历史高度负责和为企业发展服务、为现实和后人着想的宗旨,以精干的人力物力于2011年8月正式启动了《中国二十冶志》(1991~2010)的编纂工作。志书总体分为16篇、81章、257节,及序言、凡例、总述、大事记、编后记等,计800页、100万字。采用述、志、记、图、表、录等形式编排,图文并茂地对企业20年的发展历史进行了全面记述。在这项繁杂的系统工程中,参与编纂的工作人员克服各种困难,边学边干,去繁就简,实现了编纂形式、编纂方法的创新和突破。
作为中国二十冶集团